【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已在手机、穿戴等终端产品上大规模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认可和经济效益。
[0003]将柔性可折叠OLED产品应用于可折叠的笔记本电脑(notebook,NB),实现笔记本电脑的全屏化和无键盘化,是当前继续拓展的热点发展方向。适用于折叠的NB产品的OLED显示屏,模组电路通常需要的两块印制电路板组件(PCBA)配合使用,同时为满足产品的折叠性,目前的方案是将两块PCBA间为采用、柔性可折叠的柔性电路板(FPC)板连接。但是,该方案存在如下问题:1、柔性FPC在左右PCBA间组装操作难度极大,扣紧柔性FPC过程中极易拉扯坏已绑定好的覆晶薄膜(COF)和显示面板(Panel),极大影响模组良率和作业效率;2、柔性FPC始终随Panel动态折叠形成震动,易发生FPC接口处松动,造成异显等信赖性重大不良;3、柔性FPC桥接工艺复杂、采购成本高,推高模组产品出货成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多个印制电路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所述显示区之外的周边区;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至少一个弯折区,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两侧的非弯折区;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所述周边区包括:与所述非弯折区对应的多个绑定区;每一所述绑定区与至少一个所述印制电路板绑定;每一所述印制电路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驱动信号线;所述周边区包括至少一条连接引线;所述连接引线沿第一方向从所述弯折区延伸至位于所述弯折区两侧的所述绑定区;在所述弯折区两侧的所述绑定区,相邻的两个所述印制电路板中的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线通过所述连接引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显示信号线;至少一个所述印制电路板还包括多条第二驱动信号线;所述周边区包括多条所述连接引线;部分所述连接引线的一端与部分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线电连接,部分所述连接引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非弯折区;在所述连接引线延伸的所述非弯折区,所述连接引线与位于该所述非弯折区内的部分所述显示信号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多个覆晶薄膜电路板;每一所述印制电路板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覆晶薄膜电路板与所述绑定区绑定;每一所述绑定区包括:与所述覆晶薄膜电路板绑定的多个绑定端子;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线通过所述覆晶薄膜电路板与所述绑定端子电连接;部分所述连接引线的两端均与所述绑定端子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当至少一个所述印制电路板还包括多条第二驱动信号线时,部分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线通过所述覆晶薄膜电路板与所述绑定端子电连接;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线电连接的所述连引线电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绑定端子电连接;所述连接引线延伸至所述非弯折区的部分,位于该所述非弯折区中的所述绑定端子面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印制电路板包括:一个主印制电路板以及至少一个副印制电路板;所述主印制电路板包括:第一电源端,时序控制器;每一所述覆晶薄膜电路板包括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线包括:第一驱动电源信号线,多条第一差分信号线;所述主印制电路板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源信号线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线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副印制电路板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源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线均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仅所述主印制电路板包括多条第二驱动信号线;所述主印制电路板还包括:第二电源端;所述多条第二驱动信号线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源端电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源信号线和第
三驱动电源信号线,以及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连接的多条栅极驱动电路驱动信号线;所述第二驱动电源信号线提供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三驱动电源信号线提供低电平信号;部分所述第二驱动电源信号线、所述第三驱动电源信号线以及所述栅极驱动电路驱动信号线通过所述覆晶薄膜电路板、所述绑定端子与所述连接引线电连接,其余所述第二驱动电源信号线、所述第三驱动电源信号线以及所述栅极驱动电路驱动信号线通过所述覆晶薄膜电路板、所述绑定端子与所述显示信号线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印制电路板还包括多个平衡电阻;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勇,胡振文,刘文红,贾群,王中杰,陈腾,喻勇,张昌,兰传艳,刘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