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856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晶片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借助激光的照射,在所述晶锭内距离第一表面相当于所述晶片厚度的深度位置上沿着C面形成剥离层;将所述晶锭的第一表面通过粘结层粘附于固体衬底上;对所述固体衬底和/或所述剥离层远离第一表面一端的晶锭施加外力,使所述剥离层两端的晶锭产生相对运动,由此以所述剥离层为界面将晶锭的一部分剥离而生成晶片;以及降低粘结层的粘结性,将生成的所述晶片与固体衬底分离。上述制造方法中晶锭的剥离过程简单可靠,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片的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半导体元件制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晶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行业中,通常使用碳化硅(SiC)、硅(Si)、蓝宝石(Al2O3)、玻璃等材料的晶片作为制备器件的衬底。传统的晶片制备方法为使用线锯切割的方式或“冷分离”的方式将晶锭剥离成片。
[0003]但是采用线锯切割的方式存在严重的材料损耗,分片过程会导致晶锭的大部分(70~80%)被废弃。特别是对于高硬度的SiC材料(莫氏硬度9.5),锯线切割的方式不仅材料损耗大,还存在效率过低、刀具磨损严重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难题,严重制约了SiC产业的发展。
[0004]而采用“冷分离”的方式中,需要通过旋体胶水的方法将SiC晶锭材料与PDMS粘结到一起。胶水的旋涂工艺增加了工艺复杂度,不利于批量生产。另外,上述分离方案中采用液氮制冷,液氮作为耗材会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同时,制冷装置的引入也会使得装备制造过程更为复杂。上述问题限制该方案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在于提供晶片的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片的制造方法,用于把晶锭分离制得晶片,所述晶锭具有C轴以及与所述C轴垂直的C面,且所述晶锭还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C面相互平行或呈现有夹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借助激光的照射,在所述晶锭内距离第一表面相当于所述晶片厚度的深度位置上沿着C面形成剥离层;将所述晶锭的第一表面通过粘结层粘附于固体衬底上;对所述固体衬底和/或所述剥离层远离第一表面一端的晶锭施加外力,由此以所述剥离层为界面将晶锭的一部分剥离而生成晶片;以及降低粘结层的粘结性,将生成的所述晶片与固体衬底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层为热分离胶、光分离胶、或可溶性粘附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粘性材料层为热分离胶,所述降低粘结层的粘结性,将生成的所述晶片与固体衬底分离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粘性材料层加热使所述粘性材料层受热熔化,进而失去或降低粘性;以及将所述晶片与所述固体衬底分离。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粘性材料层为光分离胶,所述降低粘结层的粘结性,将生成的所述晶片与固体衬底分离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粘性材料层进行光照使所述粘性材料层进行光分解,进而失去或降低粘性;以及将所述晶片与所述固体衬底分离。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粘性材料层为可溶性粘附材料,所述降低粘结层的粘结性,将生成的所述晶片与固体衬底分离的步骤包括:向所述粘性材料层通入腐蚀液使所述粘性材料层溶解于腐蚀液中,进而失去或降低粘性;以及将所述晶片与所述固体衬底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昊郝宏伟巫礼杰任达仰瑞贺少鹏童灿钊尹建刚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