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话过程中的同声传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过程中的同声传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跨国贸易、交流的不断增加,导致使用不同语种的用户之间需要频繁沟通。然而,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并不具备跨语种交流的能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通话过程中的即时翻译功能变得尤为重要。
[0003]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在两通话终端之间的服务器处部署翻译器的方式,使得通话双方的原声均经由服务器翻译后,再传输至对端用户处,进而实现跨语种通话过程中的同声传译。该方式尽管能够避免通话双方由于语种不同而导致的无法沟通的问题,但极易出现翻译后得到的译音与用户原声混杂,而导致对端用户难以听清通话内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供一种通话过程中的同声传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能够在跨语种通话的过程中,避免用户原声与翻译得到的译音混杂的问题。
[0005]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话过程中的同声传译方法,应用于本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话过程中的同声传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本端通话终端,包括:在所述本端通话终端发出或接收到通话事件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在所述本端通话终端侧建立原声通话链路;在检测到所述本端通话终端的同声传译功能被开启的情况下,在所述本端通话终端侧建立译音通话链路,并切断所述原声通话链路;基于所述译音通话链路对所述本端通话终端侧的用户的原声进行翻译,并将翻译得到的译音传输至所述通话事件的对端通话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译音通话链路对所述本端通话终端侧的用户的原声进行翻译,包括:调用所述本端通话终端中的语种识别模块,对所述用户的原声进行语种识别,并基于识别得到的原声语种对所述原声进行翻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识别得到的原声语种对所述原声进行翻译,包括:获取与所述原声语种对应的文本转化模型,通过获取的文本转化模型将所述原声转化为原声文本;将所述原声文本输入同传翻译模块,以由所述同传翻译模块将所述原声文本翻译为译音文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翻译得到的译音传输至所述通话事件的对端通话终端,包括:将所述译音文本输入音频转化模块,以通过所述音频转化模块将所述译音文本转化为译音音频,并将所述译音音频传输至所述对端通话终端;或者,将所述译音文本传输至所述对端通话终端,以由所述对端通话终端通过本地部署的音频转化模块将所述译音文本转化为译音音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译音通话链路对所述本端通话终端侧的用户的原声进行翻译,包括:基于所述译音通话链路将所述本端通话终端侧的用户的原声,翻译为所述本端通话终端中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波,李孝玲,李黎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