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37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所述救生衣主体内设置有纤维发热线;救援组件,所述救援组件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后侧背部;破冰组件,所述破冰组件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后侧,且位于手臂肘部位置;逃生组件,所述逃生组件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后侧,且位于手臂的小臂处;防滑鞋底,所述防滑鞋底固定设置在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底端鞋底处;荧光条,若干个所述荧光条分别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前侧手臂和大腿处。该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提高生还率,便于施救和拖动落水者,破冰效果好,尽可能保留落水者的体力,可辅助落水者逃脱至冰面以上;安全性得到保证。安全性得到保证。安全性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救生衣
,具体为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

技术介绍

[0002]救生衣( life jacket)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NEOPRENE),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一般使用年限为5

7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一般为背心式,用泡沫塑料或软木等制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使落水者头部能露出水面;传统的救生衣大多为常温落水者救生防护使用,但是在面对冰面落水情况时,因素较为复杂,极低的温度和冰面会使恐惧迅速击破落水者的心里防线,可能还会收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降低落水者生还几率,如冰面不足以支撑落水者的体重,致使落水者无法爬出冰面,长时间浸泡在冰水中易造成失温现象,破冰难度大,易受伤,过度消耗落水者体力等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落水者无法爬出冰面、易造成失温现象、破冰难度大易受伤和过度消耗落水者体力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所述救生衣主体内设置有纤维发热线;救援组件,所述救援组件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后侧背部;破冰组件,所述破冰组件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后侧,且位于手臂肘部位置;逃生组件,所述逃生组件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后侧,且位于手臂的小臂处;防滑鞋底,所述防滑鞋底固定设置在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底端鞋底处;荧光条,若干个所述荧光条分别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前侧手臂和大腿处;松紧带,两个所述松紧带分别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底部两个脚踝处;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固定安置于所述松紧带的两端,且相互粘接;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前侧,并位于人体的胸部位置;刺冰锥,两个所述刺冰锥分别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移动组件顶端左右两侧的凹槽内;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顶端的内腔中。
[0005]优选的,所述救援组件包括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沿左右方向固定安置于所述救
生衣主体的后侧背部位置;防护框,所述防护框活动安置于所述固定条的外侧;气枕,所述气枕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框的内侧,并与人体头部位置相对应;主连接块,所述主连接块固定安置于所述防护框的底端中部;副连接块,两个所述副连接块分别安置于所述防护框顶端左右两侧。
[0006]优选的,所述破冰组件包括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救生衣主体的手臂肘部位置;垫块,所述垫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受力块内侧内壁中部位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安置于所述受力块的外侧中部位置;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内腔中;冲击块,所述冲击块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旋转块的内侧;且顶端中部呈尖锐状;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外侧;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安置于所述旋转块的底端,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一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分别固定开设在所述旋转块的外壁两侧;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固定开设至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形状呈螺旋状。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首尾两端均呈水平状,中部为竖直状。
[0008]优选的,所述冲击块的底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柱形凸起,且所述柱形凸起同时卡接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侧。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罩体,所述罩体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前侧,且位于人体的胸部位置;第一移动板,若干个所述第一移动板分别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卡接在所述罩体的内腔左侧;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卡接在所述罩体的中部内腔右侧;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分别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上下两端的间隙中;滑行杆,两个所述滑行杆分别沿上下方向固定安置于若干个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外端前侧;拉手,所述拉手固定安置于所述滑行杆的外侧中部;齿条,若干个所述齿条分别固定安置于两个第一移动板的内侧壁和第二移动板的上下两端,且均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滑行杆的前侧外端呈弧形光滑状。
[0011]优选的,所述逃生组件包括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后侧小臂处;救援巾,所述救援巾叠放于所述储物槽的内侧,其中一端可拆卸的固定于储物槽的内侧;且所述救援巾的外侧呈设置有长绒棉麻条,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拉链,所述拉链固定安装在所述储物槽的开口处。
[001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救援组件能够保证落水者头部迅速露出水面,降低落水者冲入冰层以下水位的概率,提高生还率,便于施救和拖动落水者,通过纤维发热线的设置能够保证落水者的体温;2、本专利技术通过破冰组件能够实现省力破冰的效果,使落水者能够迅速完成破冰效果,直至可以移动到冰层较厚位置逃离脱身,破冰过程无需借助外部工具,且破冰效果好,尽可能保留落水者的体力,通过逃生组件能够实现在冰面迅速形成固定抓握点的作用,可强有力的辅助落水者逃脱至冰面以上;3、本专利技术通过移动组件能够加大身体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和着力点,并提供一种阻力较低,可辅助冰面上的救援者或者落水者进行迅速移动,相对于匍匐在冰面上的移动速度显著提升,安全性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破冰组件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破冰组件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逃生组件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移动组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救生衣主体,2、救援组件,3、破冰组件,4、逃生组件,5、防滑鞋底,6、荧光条,7、松紧带,8、魔术贴,9、移动组件,10、刺冰锥,11、蓄电池,21、固定条,22、防护框,23、气枕,24、主连接块,25、副连接块,31、受力块,32、垫块,33、固定座,34、旋转块,35、冲击块,36、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8、第一限位槽,39、第二限位槽,41、储物槽,42、救援巾,43、拉链,91、罩体,92、第一移动板,93、第三齿轮,94、第二移动板,95、滑行杆,96,拉手,97、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1、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衣主体(1),所述救生衣主体(1)内设置有纤维发热线;救援组件(2),所述救援组件(2)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1)的后侧背部;破冰组件(3),所述破冰组件(3)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1)的后侧,且位于手臂肘部位置;逃生组件(4),所述逃生组件(4)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1)的后侧,且位于手臂的小臂处;防滑鞋底(5),所述防滑鞋底(5)固定设置在所述救生衣主体(1)的底端鞋底处;荧光条(6),若干个所述荧光条(6)分别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1)的前侧手臂和大腿处;松紧带(7),两个所述松紧带(7)分别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1)底部两个脚踝处;魔术贴(8),所述魔术贴(8)固定安置于所述松紧带(7)的两端,且相互粘接;移动组件(9),所述移动组件(9)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1)的前侧,并位于人体的胸部位置;刺冰锥(10),两个所述刺冰锥(10)分别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移动组件(9)顶端左右两侧的凹槽内;蓄电池(11),所述蓄电池(11)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9)顶端的内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组件(2)包括有:固定条(21),所述固定条(21)沿左右方向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1)的后侧背部位置;防护框(22),所述防护框(22)活动安置于所述固定条(21)的外侧;气枕(23),所述气枕(23)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框(22)的内侧,并与人体头部位置相对应;主连接块(24),所述主连接块(24)固定安置于所述防护框(22)的底端中部;副连接块(25),两个所述副连接块(25)分别安置于所述防护框(22)顶端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冰组件(3)包括有:受力块(31),所述受力块(31)固定设置在所述救生衣主体(1)的手臂肘部位置;垫块(32),所述垫块(32)固定设置在所述受力块(31)内侧内壁中部位置;固定座(33),所述固定座(33)固定安置于所述受力块(31)的外侧中部位置;旋转块(34),所述旋转块(34)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3)的内腔中;冲击块(35),所述冲击块(35)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旋转块(34)的内侧;且顶端中部呈尖锐状;第一齿轮(36),所述第一齿轮(36)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越王德祥王盛贤徐森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万舟救生装备东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