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复环境的地下水循环井耦合原位化学氧化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循环井
,具体为一种修复环境的地下水循环井耦合原位化学氧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污染介质清挖/异地堆置、淋洗、化学氧化/还原、固化/稳定化、热修复等方法,并且基于强化的原位生物修复方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0003]然而现有技术面临工程量大、成本和能耗高、且往往通过异位实施而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难以成为稳定的、规模性的修复实施方法。并且,由于我国的污染场地一般污染比较严重、污染物浓度较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传统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修复目标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及地下水质量的需求,在其目前技术发展条件下难以得到应有的广泛利用。
[0004]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绿色、经济和高效的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技术,对现有修复技术进行改良,提高修复效率、缩短修复周期、降低修复成本,加快对污染场地的修复进程,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环境的地下水循环井耦合原位化学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氧化剂的准备在氧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实验室等先将氧化剂所用的原材料准备好,为下一步氧化做好准备。S2.对地下水进行抽出化验分析从不同深度或不同污染区域的井中抽出地下水,对不同的地下水进行化验分析。S3.原位修复氧化剂的挑选用于原位修复的四种主要氧化剂分别为高锰酸盐、过硫酸盐、过氧化氢和臭氧,前三种氧化剂通常以液态注入,臭氧虽然是强氧化剂,但作为一种气体,应用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不常被使用。S4.原位修复氧化剂的注入当氧化剂被添加到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中,化学反应会摧毁污染物并且产生无害的物质,原位修复土壤和地下水时,通常将氧化剂通过井注入到地下,在污染源区域安装不同深度的井,以便于接触到尽可能多的溶解和未溶解的污染物,一旦氧化剂被注入井中,就会扩散到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中,并与其中的污染物混合发生化学反应。S5.提高地下水和氧化剂的混合为了提高混合,地下水和氧化剂可能需要在井之间循环流动,这涉及在一个井注入氧化剂,从另一个井中抽出地下水与氧化剂的混合物,混合物被抽出后,添加更多的氧化剂,然后再注入第一个井中,循环往复,这种循环流动可以更快地修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信,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川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