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越构筑物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市政供排水、供油、供燃气等工程穿越公路、铁路等既有构筑物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穿越构筑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水利、市政供排水、供油、供燃气等工程设计管线穿越公路、铁路等既有构筑物施工时,为确保构筑物沉降在允许范围内,保证施工安全及既有构筑物的有效运行,往往采取顶管施工方法,存在着施工速度慢、投资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投资小、安全风险低的穿越构筑物的施工方法,解决传统供排水、供油、供燃气等工程设计管线穿越构筑物施工方法施工速度慢、投资大、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穿越构筑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进行两次施工,第一次进行回拖套管施工,第二次进行回拖设计管线施工;施工后套管与设计管线呈嵌套式同心结构,设计管线位于套管内侧;
[0007]套管直径大于设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构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进行两次施工,第一次进行回拖套管施工,第二次进行回拖设计管线施工;施工后套管与设计管线呈嵌套式同心结构,设计管线位于套管内侧;套管直径大于设计管线直径;其中,套管与钻孔间空隙采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粉煤灰浆液进行注浆加固,保证钻孔与管壁空隙密实、构筑物不塌陷;套管前后端口采用聚氨酯发泡进行封堵,其与所述设计管线之间的空隙采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粉煤灰干粉冲填密实,确保设计管线运行过程中不晃动;套管出、入土点采取防水翼环+粘性土回填方式进行防渗,减少基层渗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管材为PE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套管直径较设计管线大约20cm~3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方越,李坤鹏,辛石镱,康建龙,谢国章,田磊,靳言言,杜纪龙,成祥,李瑞,段龙辉,张勇为,王斌,刘欢,黄明,王勇,魏晓梦,董二伟,魏信邦,刘鹏飞,曾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