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倒置式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06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倒置式防护结构。用于保护无人机,无人机包括机壳、四个电机、四个设置在电机输出端的螺旋桨、用于给电机提供电源的动力电池,用于控制无人机飞行的控制器,防护结构包括桨叶防护组件,设置在桨叶防护组上并与桨叶防护组件一体成型的电机安装组件、电池安装组件、控制器安装组件和机壳安装组件,桨叶防护组件包括四个圆盘状的桨叶护罩,四个桨叶护罩的轴心按照正方形的四角为基点排列,以正方形的左上角为起始点顺时针排序,四个桨叶护罩分别为第一桨叶护罩、第二桨叶护罩、第三桨叶护罩和第四桨叶护罩。本申请通过一体成型的防护结构,在无人机发生碰撞时有效的对无人机进行保护。保护。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倒置式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倒置式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在航拍、救援、森林防火以及安防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由机体和多个旋翼组成,传统无人机的旋翼上均未设置任何防护装置,因此在室内外飞行时,尤其是在环境较为复杂的城市中时,操作不当而导致无人机跟环境中的物体发生碰撞,对无人机的旋翼造成较大的损伤,可能导致机体失控或者坠落的情况,而现有的无人机防护结构往往是在现有的无人机的旋翼上加装可拆卸的防护支架,防护支架一般有塑料框架构成与无人机之间依靠简单的卡扣连接,结构强度差,在无人机发生碰撞时无法有效的保护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倒置式防护结构,本申请通过一体成型的桨叶防护组件、电池安装组件、电机安装组件、控制器安装组件、机壳安装组件将无人机的动力电池、电机及安装在电机上的螺旋、控制器和机壳与防护结构紧密连接,增加无人机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无人机防护结构在无人机发生碰撞时的防护效果。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倒置式防护结构,用于保护无人机,无人机包括机壳、四个电机、四个设置在电机输出端的螺旋桨、用于给电机提供电源的动力电池,用于控制无人机飞行的控制器,
[0005]防护结构包括桨叶防护组件,设置在桨叶防护组上并与桨叶防护组件一体成型的电机安装组件、电池安装组件、控制器安装组件和机壳安装组件,桨叶防护组件包括四个圆盘状的桨叶护罩,四个桨叶护罩的内径相同且大于螺旋桨的外径,四个桨叶护罩的轴心按照正方形的四角为基点排列,以正方形的左上角为起始点顺时针排序,四个桨叶护罩分别为第一桨叶护罩、第二桨叶护罩、第三桨叶护罩和第四桨叶护罩。
[0006]优选的,电池安装组件包括,
[0007]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竖直设置在第一桨叶护罩上,且第一连杆位于第一桨叶护罩轴心与第三桨叶护罩轴心的连接线上,第一连杆的顶端与第一桨叶护罩一体成型;
[0008]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竖直设置在第二桨叶护罩上,且第二连杆位于第二桨叶护罩轴心与第四桨叶护罩轴心的连接线上,第二连杆的顶端与第二桨叶护罩一体成型;
[0009]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竖直设置在第三桨叶护罩上,且第三连杆位于第三桨叶护罩轴心与第一桨叶护罩轴心的连接线上,第三连杆的顶端与第三桨叶护罩一体成型;
[0010]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竖直设置在第四桨叶护罩上,且第四连杆位于第四桨叶护罩轴心与第二桨叶护罩轴心的连接线上,第四连杆的顶端与第四桨叶护罩一体成型;
[0011]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水平设置在第一连杆与第四连杆的底端,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的底端、第四连杆的底端一体成型;
[0012]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水平设置在第二连杆与第四连杆的底端,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的底端、第四连杆的底端一体成型;
[0013]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右侧面中点处、第二支撑杆左侧面中点处一体成型,第一固定板的底面与动力电池的顶面相贴合;
[0014]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二固定板位于第一支撑杆靠近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二固定板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的底面一体成型,第二固定板的右侧面与动力电池的左侧面相贴合;
[0015]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三固定板位于第一支撑杆靠近第四连杆的一端,第三固定板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的底面一体成型,第三固定板的右侧面与动力电池的左侧面相贴合;
[0016]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第四固定板位于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二连杆的一端,第四固定板的顶端与第二支撑杆的底面一体成型,第四固定板的左侧面与动力电池的右侧面相贴合;
[0017]第五固定板,第五固定板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第五固定板位于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三连杆的一端,第五固定板的顶端与第二支撑杆的底面一体成型,第五固定板的左侧面与动力电池的右侧面相贴合;
[0018]第六固定板,第六固定板水平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与第四固定板之间,第六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的底端一体成型,第六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第四固定板的底端一体成型,第六固定板的顶面与动力电池的底面相贴合;
[0019]第七固定板,第七固定板水平设置在第三固定板与第五固定板之间,第七胡顶板的一端与第三固定板的底端一体成型,第七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第五固定板的底端一体成型,第七固定板的顶面与动力电池的底面相贴合。
[0020]优选的,四个电机的顶端均设有以电机轴线为中心的第一螺纹安装孔,电机安装组件包括,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有四个,分别水平设置在第一至第四桨叶护罩上,电机安装座与对应的第一至第四桨叶护罩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四个电机安装座上均设有电机定位孔,电机定位孔与第一螺纹安装孔同径设置,电机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螺丝,第一固定螺丝数量与第一螺纹安装孔数量相同,第一固定螺丝插设在电机定位孔中与第一螺纹安装孔连接,电机在第一固定螺丝与电机安装座的配合下,四个电机分别与第一至第四桨叶护罩同轴连接,四个电机的顶面分别与四个电机安装座的底面固定连接。
[0021]优选的,控制器为矩形且四个角均设置有定位卡槽,控制器安装组件包括四个控制器安装座,四个控制器安装座分别对称的设置在第一桨叶护罩与第二桨叶护罩之间、第二桨叶护罩与第三桨叶护罩之间、第三桨叶护罩与第四桨叶护罩之间、第四桨叶护罩与第一桨叶护罩之间,控制器安装座与桨叶防护组件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四个控制器安装座上均设有垫圈、第二螺纹安装孔和第二固定螺丝,垫圈分别抵靠于对应的定位卡槽。
[0022]优选的,机壳上设置有三个第三螺纹安装孔,机壳安装组件包括,
[0023]第三固定螺丝;
[0024]第一机壳安装座,第一机壳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一桨叶护罩与第二桨叶护罩之间,且位于控制器安装座的外侧,第一机壳安装座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桨叶护罩、第二桨叶护
罩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第一机壳安装座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机壳定位孔;
[0025]第二机壳安装座,第二机壳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一桨叶护罩与第四桨叶护罩之间,且位于控制器安装座的外侧,第二机壳安装座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桨叶护罩、第四桨叶护罩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第二机壳安装座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机壳定位孔;
[0026]第三机壳安装座,第三机壳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二桨叶护罩与第三桨叶护罩之间,且位于控制器安装座的外侧,第三机壳安装座的两侧分别与第二桨叶护罩、第三桨叶护罩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第三机壳安装座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三机壳定位孔。
[0027]优选的,防护结构还设有蜂鸣组件,蜂鸣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桨叶护罩与第二桨叶护罩之间的蜂鸣器安装座,蜂鸣器安装座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倒置式防护结构,用于保护无人机(8),无人机(8)包括机壳(8e)、四个电机(8b)、四个设置在电机(8b)输出端的螺旋桨(8c)、用于给电机(8b)提供电源的动力电池(8a),用于控制无人机(8)飞行的控制器(8d),其特征在于,防护结构包括桨叶防护组件(1),设置在桨叶防护组上并与桨叶防护组件(1)一体成型的电机安装组件(3)、电池安装组件(2)、控制器安装组件(4)和机壳安装组件(5),桨叶防护组件(1)包括四个圆盘状的桨叶护罩,四个桨叶护罩的内径相同且大于螺旋桨(8c)的外径,四个桨叶护罩的轴心按照正方形的四角为基点排列,以正方形的左上角为起始点顺时针排序,四个桨叶护罩分别为第一桨叶护罩(1a)、第二桨叶护罩(1b)、第三桨叶护罩(1c)和第四桨叶护罩(1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倒置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安装组件(2)包括,第一连杆(2a),第一连杆(2a)竖直设置在第一桨叶护罩(1a)上,且第一连杆(2a)位于第一桨叶护罩(1a)轴心与第三桨叶护罩(1c)轴心的连接线上,第一连杆(2a)的顶端与第一桨叶护罩(1a)一体成型;第二连杆(2b),第二连杆(2b)竖直设置在第二桨叶护罩(1b)上,且第二连杆(2b)位于第二桨叶护罩(1b)轴心与第四桨叶护罩(1d)轴心的连接线上,第二连杆(2b)的顶端与第二桨叶护罩(1b)一体成型;第三连杆(2c),第三连杆(2c)竖直设置在第三桨叶护罩(1c)上,且第三连杆(2c)位于第三桨叶护罩(1c)轴心与第一桨叶护罩(1a)轴心的连接线上,第三连杆(2c)的顶端与第三桨叶护罩(1c)一体成型;第四连杆(2d),第四连杆(2d)竖直设置在第四桨叶护罩(1d)上,且第四连杆(2d)位于第四桨叶护罩(1d)轴心与第二桨叶护罩(1b)轴心的连接线上,第四连杆(2d)的顶端与第四桨叶护罩(1d)一体成型;第一支撑杆(2e),第一支撑杆(2e)水平设置在第一连杆(2a)与第四连杆(2d)的底端,第一支撑杆(2e)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2a)的底端、第四连杆(2d)的底端一体成型;第二支撑杆(2f),第二支撑杆(2f)水平设置在第二连杆(2b)与第四连杆(2d)的底端,第二支撑杆(2f)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2b)的底端、第四连杆(2d)的底端一体成型;第一固定板(2g),第一固定板(2g)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e)与第二支撑杆(2f)之间,第一固定板(2g)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2e)右侧面中点处、第二支撑杆(2f)左侧面中点处一体成型,第一固定板(2g)的底面与动力电池(8a)的顶面相贴合;第二固定板(2h),第二固定板(2h)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e)上,第二固定板(2h)位于第一支撑杆(2e)靠近第一连杆(2a)的一端,第二固定板(2h)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2e)的底面一体成型,第二固定板(2h)的右侧面与动力电池(8a)的左侧面相贴合;第三固定板(2i),第三固定板(2i)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e)上,第三固定板(2i)位于第一支撑杆(2e)靠近第四连杆(2d)的一端,第三固定板(2i)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2e)的底面一体成型,第三固定板(2i)的右侧面与动力电池(8a)的左侧面相贴合;第四固定板(2j),第四固定板(2j)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撑杆(2f)上,第四固定板(2j)位于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二连杆(2b)的一端,第四固定板(2j)的顶端与第二支撑杆(2f)的底面一体成型,第四固定板(2j)的左侧面与动力电池(8a)的右侧面相贴合;
第五固定板(2k),第五固定板(2k)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撑杆(2f)上,第五固定板(2k)位于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三连杆(2c)的一端,第五固定板(2k)的顶端与第二支撑杆(2f)的底面一体成型,第五固定板(2k)的左侧面与动力电池(8a)的右侧面相贴合;第六固定板(2l),第六固定板(2l)水平设置在第二固定板(2h)与第四固定板(2j)之间,第六固定板(2l)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2h)的底端一体成型,第六固定板(2l)的另一端与第四固定板(2j)的底端一体成型,第六固定板(2l)的顶面与动力电池(8a)的底面相贴合;第七固定板(2m),第七固定板(2m)水平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