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有机废弃物的两相干式发酵产沼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机废弃物的两相干式发酵产沼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干式厌氧发酵可显著提高沼渣产量,降低沼液产量,并且单位空间内的甲烷产量显著提高,是厌氧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201010544575.1公开了一种中药渣两阶段干式厌氧发酵工艺,通过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新鲜牛粪、污泥和发酵原料,然后控制不同的培养条件,分阶段启动水解酸化罐和产气罐,最终实现工艺快速启动。设计水解酸化罐与产气罐体积比为1:4,控制水解酸化罐新鲜物料每天投配率为40%,产气罐投配率为10%,水解酸化罐出料作为产气罐进料,保证两罐进、出物料守恒,实现整个工艺连续运行。该厌氧发酵工艺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该厌氧发酵工艺在水解段未采用增氧措施,水解段的含氧量较低,水解酸化段的反应效率低,因此无法适用于对农作物秸秆等高木质纤维素含量的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应用范围受限。
[0004]2、中药渣等物料全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有机废弃物的两相干式发酵产沼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发酵产沼外壳(2)、微曝气管(3)、第一搅拌机(4)、分隔板件、第二搅拌组件(6)、消化气收集管(7)、水解液回流组件和消化液回流管(102);发酵产沼外壳(2)上设有进料口(1)、出渣口(8)和出浆口(9),分隔板件设置在发酵产沼外壳(2)内,发酵产沼外壳(2)通过分隔板件分隔成水解区域(100)和产沼区域(200),水解区域(100)的上部与产沼区域(200)的上部通过分隔板件隔开,水解区域(100)的下部与产沼区域(200)的下部连通形成过渡区域,且水解区域(100)和产沼区域(200)内的物料高度均不低于过渡区域的高度,出渣口(8)设置在过渡区域内;微曝气管(3)设置在水解区域(100)底部,进料口(1)与水解区域(100)连通,出浆口(9)与产沼区域(200)连通;第一搅拌机(4)设置在水解区域(100)内,第一搅拌机(4)的搅拌杆从进料口(1)延伸至过渡区域;消化气收集管(7)与产沼区域(200)连通,水解液回流组件的进料口连接至出渣口(8),水解液回流组件的出料口连接至进料口(1);第二搅拌组件(6)设置在发酵产沼外壳(2)上并与产沼区域(200)连通,第二搅拌组件(6)分组布置在过渡区域与出浆口(9)之间,消化液回流管(102)的一端连接至出浆口(9),消化液回流管(10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搅拌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废弃物的两相干式发酵产沼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解液回流组件包括固液分离器(12)、水解液池(13)和水解液回流管(101);固液分离器(12)的进料口连接至出渣口(8),固液分离器(12)的液体出料口连接至水解液池(13)的进料口,水解液池(13)的出料口通过水解液回流管(101)连接至进料口(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废弃物的两相干式发酵产沼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解区域(100)和产沼区域(200)内设有保温伴热器(11),保温伴热器(11)的发热盘管位于物料下方并与物料接触;所述的产沼区域(200)的尾端设有固定填料(201)。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有机废弃物的两相干式发酵产沼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隔板件包括第一折流板(51)和第二折流板(52),第一折流板(51)和第二折流板(52)的高度均小于发酵产沼外壳(2)的高度;第一折流板(51)的上端安装在发酵产沼外壳(2)的内壁顶部,在水解区域(100)的下部形成物料出口;第二折流板(52)的下端安装在发酵产沼外壳(2)的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折流板(51)的下游,在产沼区域(200)的上部形成物料进口,且第一折流板(51)的下端低于第二折流板(52)的上端,使第一折流板(51)与第二折流板(52)之间形成二次折流过渡区域(300),物料的推流轨迹为:从进料口(1)进入水解区域,经第一折流板(51)和第二折流板(52)的二次折流后进入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洵,程国杰,房豪杰,雍士玮,李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