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磨豆机构和磨豆装置,所述磨豆机构可拆卸的装设在磨豆装置上,所述磨豆机构包括:磨豆本体,设置有内磨刀和外磨刀,所述外磨刀套设在所述内磨刀外;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磨豆本体上,所述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内磨刀和/或外磨刀并调节所述内磨刀和外磨刀之间的间隙。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一种单独调整内磨刀和外磨刀之间的间隙的磨豆机构。调整内磨刀和外磨刀之间的间隙的磨豆机构。调整内磨刀和外磨刀之间的间隙的磨豆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豆机构和磨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的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磨豆机构和磨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咖啡口感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即冲既喝的速溶咖啡已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咖啡口感品质的需求,现磨现冲式的咖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0003]现有的磨豆咖啡机,磨豆组件有采用不可拆卸结构和可拆卸结构,磨豆组件一般包括内磨刀和外磨刀,内磨刀和外磨刀之间的间隙是可以进行调节的,对于现有的可拆卸结构,需要将磨豆组件装入磨豆装置后才可以进行间隙调节,而且在装入磨豆装置后,该间隙都会有差异,从而导致每台磨豆装置的磨粉粗细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磨豆机构可拆卸的设置在磨豆装置上,该磨豆机构可单独调整内磨刀和外磨刀之间的间隙。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磨豆机构,可拆卸的装设在磨豆装置上,包括:
[0006]磨豆本体,设置有内磨刀和外磨刀,所述外磨刀套设在所述内磨刀外;
[0007]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磨豆本体上,所述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内磨刀和/或外磨刀并调节所述内磨刀和外磨刀之间的间隙。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内磨刀并带动所述内磨刀沿其轴向移动,并使所述内磨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外磨刀。
[0009]优选的,所述磨豆本体还包括驱动轴,所述内磨刀设置在该驱动轴上,所述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并带动该驱动轴沿其轴向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可沿着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移动的顶抵件,该顶抵件顶抵在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上。
[0011]优选的,所述磨豆本体还包括复位件,该复位件顶抵在所述驱动轴上并迫使所述驱动轴压抵在所述顶抵件上。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连接座和调节环体,所述磨豆本体与所述调节连接座连接,所述顶抵件设置在所述调节环体上,所述调节环体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连接座上并带动所述顶抵件移动。
[0013]优选的,所述顶抵件和所述调节连接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顶抵件固定在所述调节环体上,所述调节环体转动,带动所述顶抵件螺接在所述调节连接座上并移动。
[0014]优选的,所述磨豆本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调节连接座上。
[0015]优选的,所述调节连接座还包括沿着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复数个定位孔,所述调节环体设置有定位件,该调节环体转动在所述调节连接座时,所述定位件嵌入其中一个所
述定位孔中。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磨豆装置,设置有所述的磨豆机构。
[00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磨豆机构为单独的构件,可独立调节内磨刀和外磨刀之间的间隙;
[0019]2.磨豆机构通过调节机构带动顶抵件直接顶抵在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上,结构巧妙,成本低;
[0020]3.通过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孔,每次在调节时,各个定位孔对应的内磨刀和外磨刀的间隙为固定的值,在多批量制造磨豆机构的背景下,可以保持其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磨豆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磨豆机构和磨豆装置拆装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磨豆机构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磨豆本体和调节机构拆装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磨豆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磨豆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定位件和定位孔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9]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方”、“下方”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0030]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
[0031]参阅图1-7,一种磨豆装置100,包括外壳110,所述外壳110包括顶部1101、底部1102和连接在所述顶部1101和底部1102之间的连接部1103,所述顶部1101和底部1102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开并界定出一承接空间1104。
[0032]所述磨豆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顶部1101上的磨豆料斗120,该磨豆料斗120用于承接咖啡豆、胡椒粒等颗粒状物物质,在本实施例中,以咖啡豆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磨豆装置100还包括可拆卸的装设在所述磨豆装置100的磨豆机构130,该磨豆机构130呈回转体结构,所述外壳110上设置有供该磨豆机构130装接的安装槽1105,该安装槽1105贯穿所述顶部1101并与所述磨豆料斗120连通,所述磨豆机构130从所述安装槽1105朝下的开口装入并卡接。
[0033]具体的,所述安装槽1105内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可径向内缩的卡扣件1106,所述磨豆机构130沿着周向设置有与所述卡扣件1106对应卡接的卡槽2211,当所述磨豆机构130从所述安装槽1105朝下的开口装入时,所述卡扣件1106受挤压内缩卡接在所述卡槽2211上,因该拆卸结构与本申请无关,在此不再赘述。
[0034]所述磨豆机构130包括磨豆本体1和调节机构2,所述磨豆本体1设置有内磨刀111
和外磨刀112,所述外磨刀112套设在所述内磨刀111外,所述调节机构2设置在所述磨豆本体1上,所述调节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内磨刀111和/或外磨刀112并调节所述内磨刀111和外磨刀112之间的间隙。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调节机构2可以传动连接所述内磨刀111或外磨刀112,所述调节机构2还可以一起传动所述内磨刀111和外磨刀112,并不以此为限,下面以所述调节机构2传动所述内磨刀111为例,所述调节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内磨刀111并带动所述内磨刀111沿其轴向移动,并使所述内磨刀111靠近或远离所述外磨刀112。
[0035]具体的,该磨豆本体1还包括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所述第一支撑架12包括第一周壁121、第一延伸臂122和第一枢转套123,所述第一周壁121为贯穿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枢转套123沿轴向间隔开该第一周壁121的上端面一段距离,该第一支撑架12共设置有三个第一延伸臂122,该第一延伸臂122均匀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一枢转套123和第一周壁121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周壁121包括连接壁1211和径向向内间隔开的容装壁1213,该容装壁1213用于容装所述外磨刀112,该外磨刀112从所述第一周壁121的下端面装入。
[0036]同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豆机构,可拆卸的装设在磨豆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磨豆本体,设置有内磨刀和外磨刀,所述外磨刀套设在所述内磨刀外;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磨豆本体上,所述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内磨刀和/或外磨刀并调节所述内磨刀和外磨刀之间的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内磨刀并带动所述内磨刀沿其轴向移动,并使所述内磨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外磨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豆本体还包括驱动轴,所述内磨刀设置在该驱动轴上,所述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并带动该驱动轴沿其轴向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可沿着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移动的顶抵件,该顶抵件顶抵在所述驱动轴的第一一端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豆本体还包括复位件,该复位件顶抵在所述驱动轴上并迫使所述驱动轴压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雁翔,薛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