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学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69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学泳设备,包括身穿气囊和气管阀门,所述身穿气囊的下部外侧连接有安全带,且安全带的左端设置有安全带母扣,所述安全带的右端连接有安全带子口,所述身穿气囊的中部右侧安装有主控部分,且主控部分的中部设置有充气按钮,所述身穿气囊的中部左侧安装有放气按钮,且身穿气囊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气管,所述气管阀门设置于连接气管的中部,且连接气管的上端连接有头部后气囊,所述头部后气囊的后侧设置有传感器,且头部后气囊的前部上侧安装有警报器,所述头部后气囊的前端连接有头部前气囊,且头部前气囊的上侧中部设置有气囊阀门。该安全学泳设备设置有气管阀门和气囊阀门,方便了对头部前气囊充气量的调节。节。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学泳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游泳设备
,具体为一种安全学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不会游泳的大人或者小孩,在游泳池或者野外河中练习游泳,使用的类似游泳圈之类的安全保护设备,用来增加胸部或者腹部的浮力,虽然增加了安全性,而这些设备主要功能在于救生和辅助游水,戏水之用,对于学习游泳,特别是希望快速学会游泳的人士,帮助不大,因此出现了一些专用的学泳设备。
[0003]市场上的安全学泳设备使用过程中结构简单,穿脱不方便,且不方便对各部位浮力进行调节,并且没有设置报警提示结构,安全性低,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安全学泳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学泳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安全学泳设备使用过程中灵活性差,移动不方便,且在实验时不能进行加灰操作,实验效果不明显,并且实验用的滑油不能循环利用,浪费实验资源,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麻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学泳设备,包括身穿气囊和气管阀门,所述身穿气囊的下部外侧连接有安全带,且安全带的左端设置有安全带母扣,所述安全带的右端连接有安全带子口,所述身穿气囊的中部右侧安装有主控部分,且主控部分的中部设置有充气按钮,所述身穿气囊的中部左侧安装有放气按钮,且身穿气囊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气管,所述气管阀门设置于连接气管的中部,且连接气管的上端连接有头部后气囊,所述头部后气囊的后侧设置有传感器,且头部后气囊的前部上侧安装有警报器,所述头部后气囊的前端连接有头部前气囊,且头部前气囊的上侧中部设置有气囊阀门。
[0006]优选的,所述主控部分与身穿气囊之间为固定粘接,且身穿气囊与安全带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安全带母扣和安全带子口与安全带之间均为活动连接,且安全带母扣和安全带子口之间为卡合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气管阀门与连接气管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连接气管与身穿气囊和头部后气囊之间均为固定粘接。
[0009]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和警报器与头部后气囊之间均为固定粘接,且头部后气囊为球形状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头部后气囊与头部前气囊之间为一体化结构,同时气囊阀门与头部前气囊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安全学泳设备的主控部分由电源和气泵组成,通过主控部分的设置,方便了对该设备的充气,并通过安全带的固定连接,方便了身穿气囊在使用者身上的固定;通过安全
带母扣和安全带子口之间的卡合连接方式,方便了它们间的固定和拆卸,从而方便了身穿气囊的穿脱,并通过它们与安全带之间的活动连接,方便了对安全带松紧度的调节。
[0013]该安全学泳设备通过连接气管的粘接,使身穿气囊和头部后气囊之间相互连通,从而方便了气体的流通,并通过气管阀门的设置,方便了对头部后气囊内充气量的控制,从而方便了对其浮力的调节。
[0014]该安全学泳设备的通过传感器的粘接,方便了对该设置状态的监测,并结合警报器的连接,当头部前气囊长期满过水时,会自动调整浮力并报警提示,从而确保了游泳者安全;通过头部后气囊与头部前气囊之间的一体化结构,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并方便了气体的贯通,结合气囊阀门设置,方便了对头部前气囊充气量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侧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身穿气囊;2、安全带;3、安全带母扣;4、安全带子口;5、主控部分;6、充气按钮;7、放气按钮;8、连接气管;9、气管阀门;10、头部后气囊;11、传感器;12、警报器;13、头部前气囊;14、气囊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学泳设备,包括身穿气囊1和气管阀门9,身穿气囊1的下部外侧连接有安全带2,且安全带2的左端设置有安全带母扣3,安全带2的右端连接有安全带子口4,身穿气囊1的中部右侧安装有主控部分5,且主控部分5的中部设置有充气按钮6,身穿气囊1的中部左侧安装有放气按钮7,且身穿气囊1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气管8,气管阀门9设置于连接气管8的中部,且连接气管8的上端连接有头部后气囊10,头部后气囊10的后侧设置有传感器11,且头部后气囊10的前部上侧安装有警报器12,头部后气囊10的前端连接有头部前气囊13,且头部前气囊13的上侧中部设置有气囊阀门14。
[0021]主控部分5与身穿气囊1之间为固定粘接,且身穿气囊1与安全带2之间为固定连接,主控部分5由电源和气泵组成,通过主控部分5的设置,方便了对该设备的充气,并通过安全带2的固定连接,方便了身穿气囊1在使用者身上的固定;
[0022]安全带母扣3和安全带子口4与安全带2之间均为活动连接,且安全带母扣3和安全带子口4之间为卡合连接,通过安全带母扣3和安全带子口4之间的卡合连接方式,方便了它们间的固定和拆卸,从而方便了身穿气囊1的穿脱,并通过它们与安全带2之间的活动连接,方便了对安全带2松紧度的调节;
[0023]气管阀门9与连接气管8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连接气管8与身穿气囊1和头部后气囊
10之间均为固定粘接,通过连接气管8的粘接,使身穿气囊1和头部后气囊10之间相互连通,从而方便了气体的流通,并通过气管阀门9的设置,方便了对头部后气囊10内充气量的控制,从而方便了对其浮力的调节;
[0024]传感器11和警报器12与头部后气囊10之间均为固定粘接,且头部后气囊10为球形状结构,通过传感器11的粘接,方便了对该设置状态的监测,并结合警报器12的连接,当头部前气囊13长期满过水时,会自动调整浮力并报警提示,从而确保了游泳者安全;
[0025]头部后气囊10与头部前气囊13之间为一体化结构,同时气囊阀门14与头部前气囊13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头部后气囊10与头部前气囊13之间的一体化结构,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并方便了气体的贯通,结合气囊阀门14设置,方便了对头部前气囊13充气量的调节。
[0026]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安全学泳设备,首先将将身穿气囊1穿戴在使用者的上身,然后将安全带母扣3和安全带子口4卡合固定,从而使身穿气囊1固定,然后通过主控部分5的设置,对身穿气囊1部分进行充气,并在连接气管8的作用下,通过控制气管阀门9,将气体导入头部后气囊10,下水后,由于身穿气囊1和头部后气囊10部分产生的浮力,使用者可以自由安全漂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学泳设备,包括身穿气囊(1)和气管阀门(9),其特征在于:所述身穿气囊(1)的下部外侧连接有安全带(2),且安全带(2)的左端设置有安全带母扣(3),所述安全带(2)的右端连接有安全带子口(4),所述身穿气囊(1)的中部右侧安装有主控部分(5),且主控部分(5)的中部设置有充气按钮(6),所述身穿气囊(1)的中部左侧安装有放气按钮(7),且身穿气囊(1)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气管(8),所述气管阀门(9)设置于连接气管(8)的中部,且连接气管(8)的上端连接有头部后气囊(10),所述头部后气囊(10)的后侧设置有传感器(11),且头部后气囊(10)的前部上侧安装有警报器(12),所述头部后气囊(10)的前端连接有头部前气囊(13),且头部前气囊(13)的上侧中部设置有气囊阀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学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部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德朱翠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