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扩肛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的扩肛器。
技术介绍
[0002]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希尔施普龙病。由于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近端结肠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先天性巨结肠的比较大的患者,肠道里的大便是很硬的,医学用语就是粪石形成,以往的灌肠方式很难清洗干净,反复的进管还会对肛门口刺激,对灌肠治疗过程不利,有些甚至需要肠镜协助才可以清洗,为了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目前更倾向于采用肛门内部润滑加按摩腹部的方法帮助患者排便,采用该方法就需要用到扩肛器,扩肛器是用于使肛门肌肉扩张,使肛门打开的医用器械,由于两端开口的圆柱筒在插入肛门的过程中,肛门内肌肉会对插入端进行阻挡,使得普通的圆柱筒难以插入肛门,插入过程用力不当,很容易对肛门内部造成撕裂伤,所以现有的扩肛器多是一根前端带有封闭导引头的圆柱筒,插入肛门后需要拔出,才能进行其他治疗操作,现有的扩肛器从肛门拔出后,肛门很快又会收缩起来,需要重新扩肛,反复地拔插扩肛器,不仅麻烦,费时费力,还容易对患者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扩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包括扩肛筒、阻挡翼和引流板;所述阻挡翼为板状结构,所述扩肛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扩肛筒垂直穿设所述阻挡翼的中部,所述扩肛筒的长度方向上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排出端,所述排出端固定穿设所述阻挡翼;所述引流板沿垂直其长度方向的任一截面均为弧形,所述引流板的内凹面朝向所述扩肛筒的所在侧,所述扩肛筒的中心线与所述引流板的弧心连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该平面为A平面,所述引流板的长度方向上一端端部的弧形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扩肛筒的内径,所述引流板的该一端与所述扩肛筒的排出端的端部固连,所述引流板的另一端远离所述扩肛筒设置,所述引流板的内凹面至扩肛筒的间距从连接排出端的部分向远离排出端的部分逐渐增大;固定部:包括两固定件,两所述固定件分设在所述A平面的两侧,每一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带和胶贴,所述连接带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固连所述阻挡翼、另一端固连所述胶贴,所述胶贴的粘贴面朝向所述插入端的所在侧;导引部:所述导引部活动插设所述扩肛筒,所述导引部包括导引头、限位塞和连接杆,所述导引头为橄榄状结构,所述导引头的最大圆形截面直径等于所述扩肛筒的内径;所述限位塞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排出端的端口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引头的长度方向重合,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一端端部固连所述导引头的长度方向一端端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设所述限位塞并与所述限位塞固连;所述限位塞固定在所述排出端的端口处上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芷妍,徐嘉聆,黄肖丽,黎雪莉,杨立健,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