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率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765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心率监测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心率监测系统。手环,套在使用者的手腕上;足环,套在使用者的脚背上,与手环通信连接,用于采集足部的脉率;颈环,套在使用者的脖子上,与手环通信连接,用于采集颈部脉率。本申请通过颈环、足环和手环组成心率监测系统,避免了只有手环的情况下会受到运动影响产生误报警,不能很好的反应使用者的心率状态。同时本申请的传感器采用压力式脉搏传感器,除了可以测量脉搏的次数,还可以获得脉搏的力度,进而可以更好的对使用者的心率进行更好的监测,同时也可以更准确的判断使用者当前身体健康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率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心率监测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心率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心率,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人多数在60

100次/分钟。心脏将血液经动脉泵至全身,所以,我们可以在手腕、脚背、颈部等多个体表处触摸到脉率,正常情况下与心率一致。
[0003]如果出现心律失常,例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速、房颤、房扑、室速、室颤、传导阻滞等等,心脏有一些跳动不能有效将血液泵至全身,因此会出现脉搏缺失。此时,脉率与心率不一致,脉搏会出现频繁的漏脉,导致脉率显著低于心率。如果用来判断心脏功能状态,误差很大。
[0004]对于心动过速、低血压症和休克病人,即使是心率规则,由于脉压差很小,脉搏也会很弱,甚至脉动缺失,此时往往不能够准确测量脉率。
[0005]另外,脉搏随肢体移动会形成伪迹波动,也会影响脉率的测量。而心率不受心律失常、心动过速、休克、肢体活动的影响。
[0006]现今健身人群普遍会佩戴心率手表,来监测心率帮助调整运动量。事实上,这类手表监测的都是脉率而不是心率,其原理是依靠腕部动脉的血液周期性脉动来获得脉率。对于没有心脏疾患的健康人群,在静息状态下测量数据可以客观反映真实心率,但是在运动状态下,由于手臂甩动使得干扰增大,往往误差很大。所以对于已知有心脏疾患的人群,单纯的使用心率手表来进行心率监测是不合理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心率监测系统,包括:手环,套在使用者的手腕上;足环,套在使用者的脚背上,与手环通信连接,用于采集足部的脉率;颈环,套在使用者的脖子上,与手环通信连接,用于采集颈部脉率。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足环包括:第一可调节半环体,套在使用者的脚背上;第一脉搏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可调节半环体的中部,用于采集使用者脚背处的脉率;第一陀螺仪,安装在第一可调节半环体内,用于采集使用者下肢的运动状态;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陀螺仪和第一脉搏传感器电连接;第一处理器,与第一电源模块电连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与手环通信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颈环包括:半环形环体,套在使用者的颈部,两端分别位于喉部两侧;第二脉搏传感器,安装在半环形环体的两端,用于采集颈部的脉率;第二电源模块,与第二脉搏传感器电连接;第二处理器,与第二电源模块电连接;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与手环通信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手环包括:第三可调节环体,套在使用者的手腕上;第三脉搏传感器,用于采集使用者手腕处的心率;第三陀螺仪,安装在第三可调节环体内,用于监测使
用者的运动状态;第三电源模块,与第三脉搏传感器和第三陀螺仪电连接;中心处理器,与第三电源模块电连接;第三通信模块,与中心处理器电连接,与足环和颈环通信连接,用于处理颈环和足环传输来的信息;触摸显示屏,与中心处理电连接,用于显示颈环、足环采集的心率数据以及电量数据;扬声器,与中心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发出警示提醒。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颈环、足环和手环组成心率监测系统,避免了只有手环的情况下会受到运动影响产生误报警,不能很好的反应使用者的心率状态。同时本申请的传感器采用压力式脉搏传感器,除了可以测量脉搏的次数,还可以获得脉搏的力度,进而可以更好的对使用者的心率进行更好的监测,同时也可以更准确的判断使用者当前身体健康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3]图1为监测系统整体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4]图2为足环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颈环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手环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
足环,11

第一脉搏传感器,12

第一陀螺仪,13

第一电源模块,14

第一通信模块,15

第一电源模块,16

第一可调节半环,2

手环,21

扬声器,22
‑ꢀ
中心处理器,23

第三通信模块,24

第三脉搏传感器,25

第三陀螺仪,26

触摸显示屏,27

第三可调节环体,3

颈环,31

第二脉搏传感器,32

第二电源模块,33

第二处理器,34

第二通信模块,35

半环形环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心率监测系统,包括:手环2、足环1和颈环31。足环1套在使用者的脚背上,与手环2通信连接,用于采集足部的脉率。足环1包括:第一可调节半环16体、第一脉搏传感器11、第一陀螺仪12、第一电源模块1513、第一处理器和第一通信模块14。第一可调节半环16体套在使用者的脚背上。第一脉搏传感器11安装在第一可调节半环16体的中部,用于采集使用者脚背处的脉率。第一陀螺仪12安装在第一可调节半环 16体内,用于采集使用者下肢的运动状态。第一电源模块1513与第一陀螺仪12和第一脉搏传感器11电连接。第一处理器与第一电源模块1513电连接。第一通信模块14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与手环2通信连接。
[0021]如图1和图3所示,颈环31套在使用者的脖子上,与手环2通信连接,用于采集颈部脉率。颈环31包括:半环形环体35、第一脉搏传感器11、第二电源模块32、第二通信模块34和第二处理器33。半环形环体35套在使用者的颈部,两端分别位于喉部两侧。第二脉搏传感器
31安装在半环形环体 35的两端,用于采集颈部的脉率。第二电源模块32与第二脉搏传感器31电连接。第二处理器33与第二电源模块32电连接。第二通信模块34与第二处理器33电连接,与手环2通信连接。
[0022]如图1和图4所示,手环2套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手环2包括:第三可调节环体27、第三脉搏传感器24、第三陀螺仪25、第三电源模块、中心处理器22、触摸显示屏26和扬声器21。第三可调节环体27套在使用者的手腕上。第三脉搏传感器24用于采集使用者手腕处的心率。第三陀螺仪25安装在第三可调节环体27内,用于监测使用者的运动状态。第三电源模块与第三脉搏传感器24和第三陀螺仪25电连接。中心处理器22与第三电源模块电连接。第三通信模块23与中心处理器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环,套在使用者的手腕上;足环,套在使用者的脚背上,与手环通信连接,用于采集足部的脉率;颈环,套在使用者的脖子上,与手环通信连接,用于采集颈部脉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环包括:第一可调节半环体,套在使用者的脚背上;第一脉搏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可调节半环体的中部,用于采集使用者脚背处的脉率;第一陀螺仪,安装在第一可调节半环体内,用于采集使用者下肢的运动状态;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陀螺仪和第一脉搏传感器电连接;第一处理器,与第一电源模块电连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与手环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环包括:半环形环体,套在使用者的颈部,两端分别位于喉部两侧;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喜娥任珂蝶孙自娟强春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