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真空线操作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溶剂转移
,具体涉及一种高真空线操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空气敏感化合物的无水无氧实验室操作技术主要有:Schlenk技术、手套箱技术、高真空线技术。Schlenk技术和手套箱技术的基本原理都是基于用惰性气体来排代装置中的空气,而高真空线技术则是用抽真空的方法来排代装置中的空气。高真空线技术的优点在于:除水除氧效果更好,能定量保存反应产物,操作的反应物质可以是微量,更适合操作对空气特别敏感的化合物,但现有的常规的高真空线系统在将反应容器抽真空后,不能通入惰性气体,功能较单一;各接口之间只能通过主管道相通,在真空转移溶剂时,要占用主管道,此时高真空线系统不能进行其他操作,并且只能同时转移一种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种高真空线操作系统,该高真空线操作系统既能通入惰性气体,又可以同时进行多种操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真空线操作系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真空线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主管道(1),所述真空主管道(1)的一端连接第一直角旋塞阀门(2)的侧壁支管,所述第一直角旋塞阀门(2)的底部支管与冷肼(3)连通,所述冷肼(3)的侧壁与第二直角旋塞阀门(5)的侧壁支管相连通,所述第二直角旋塞阀门(5)的底部支管通过波纹管(6)与真空油泵(7)连接;所述真空主管道(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4)的底部支管,所述第一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4)一端侧壁支管连接电热偶真空规(8),所述第一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4)另一端侧壁支管连接第三直角旋塞阀门(9)的侧壁支管,并且在所述第一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4)另一端侧壁支管的管壁上开设连接气球(10)的连接开口,所述第三直角旋塞阀门(9)的底部支管连接惰性气体瓶(12);所述真空主管道(1)的侧壁分别依次连接第二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13)的侧壁支管、第三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14)的侧壁支管、第四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15)的侧壁支管和第四直角旋塞阀门(16)的侧壁支管;所述第二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13)另一侧壁支管连接所述第三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14)的底部支管,所述第三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14)的另一侧壁支管连接所述第四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15)的底部支管,所述第四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15)的另一侧壁支管连接所述第四直角旋塞阀门(16)的底部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真空线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13)的底部支管的末端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一外磨口接头(17),所述第四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15)的底部支管的末端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二外磨口接头(18),所述第三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14)的底部支管的末端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一内磨口接头(19),所述第四直角旋塞阀门(16)的底部支管的末端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二内磨口接头(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真空线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磨口接头(17)、第二外磨口接头(18)、第一内磨口接头(19)和第二内磨口接头(20)处均涂有高真空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真空线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单向三通管道旋塞阀门(4)的一端侧壁支管与电热偶真空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冲,陈俏,马克西姆,聂万丽,陈封政,孙国峰,李书华,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