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充电智能灭火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748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智能灭火防护系统,包括承载横梁、承载柱、水平驱动导轨、导向滑块、承载槽、导向臂、定位盘、喷淋头、检测头,承载柱与承载横梁外表面垂直连接,承载横梁与水平驱动导轨间通过连接筋板连接,导向滑块前半部的上端面包覆在承载横梁下端面外,后半部上端面与水平驱动导轨连接,导向臂上端面与导向滑块下端面铰接,前端面与定位盘铰接,喷淋头和检测头与定位盘铰接,喷淋头通过导流管与灭火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可有效满足不同使用场地及结构类型电动车充电车棚防护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运行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电动车车棚充电作业时对火灾防护控制的可靠性。控制的可靠性。控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充电智能灭火防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棚消防灭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智能灭火防护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电动车辆充电作业时,均需要将电动车停放在指定的充电车位后方可进行充电作业,为了满足车辆充电管理作业的需要,需要处于充电作业的电动车均停放在相应的停车位中,当前所使用的停车位往往均为在地面上简单划分出的相应位置,虽然可以满足车辆停放的需要,当对处于停车位中停放状态的车辆位置固定,无法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车辆在车位中停放的位置,极易造成因无法灵活调整停放位置而造成部分停车位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充电位浪费的同时,也造成了当前电动车充电管理及调度难度相对较大。
[0003]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电动车停放管理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灭火防护设备,本技术一方面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通用性好,可有效满足不同使用场地及结构类型电动车充电车棚防护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控制精度及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从而有效提高电动车车棚充电作业时对火灾防护控制的可靠性,极大的提高电动车充电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电动车充电智能灭火防护系统,包括承载横梁、承载柱、水平驱动导轨、导向滑块、承载槽、导向臂、定位盘、喷淋头、检测头、灭火器、调压机构及控制系统,其中承载横梁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承载柱至少一条,沿承载横梁轴线方向均布,并与承载横梁外表面垂直连接,水平驱动导轨至少一条,与承载横梁轴线平行分布,并与承载柱连接,且承载横梁与水平驱动导轨间通过若干连接筋板连接,导向滑块至少一个,各导向滑块前半部的上端面包覆在承载横梁下端面外,并与承载横梁滑动连接,其后半部上端面与水平驱动导轨连接,承载槽为轴线与导向滑块轴线平行分布的槽状框架结构,至少一个并与水平导向滑轨侧表面连接,导向臂上端面与导向滑块下端面通过转台机构铰接并与导向滑块下端面垂直分布,导向臂前端面轴线与水平面呈0
°
—90
°
夹角,同时通过转台机构与定位盘铰接并同轴分布,喷淋头和检测头与定位盘前端面通过转台机构铰接,对称分布在导向臂轴线两侧,并与水平面呈0
°
—90
°
夹角,其中喷淋头通过导流管与灭火器连通,且导流管与灭火器间通过调压机构连通,灭火器嵌于承载槽内并与承载槽通过卡箍连接,控制系统嵌于导向滑块内,并分别与水平驱动导轨、喷淋头、检测头、灭火器、调压机构及转台机构电气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滑块包括基座、导向套、万向滚珠及接线端子,其中所述导向套为横断面呈矩形的闭合腔体结构,控制系统嵌于基座内并与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所述
基座下端面通过滑槽与导向臂滑动连接,基座前端面及后端面均通过弹性铰链与至少一个导向套连接,并通过导向套包覆在承载横梁和水平驱动导轨外并与承载横梁和水平驱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套包覆与承载横梁和水平驱动导轨同轴分布,其内表面通过至少两个环绕导向套轴线均布的万向滚轮,并通过万向滚轮与承载横梁外表面滑动连接,且导向套内表面通过承压弹簧与万向滚珠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至少一个,嵌于基座侧表面,并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槽为横断面呈“凵”字形、等腰梯形结构、圆弧结构槽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承载槽内设若干弹性垫块、滑槽,其中所述滑槽至少两条,对称分布在承载槽侧壁内表面,并与承载槽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弹性垫块若干,沿承载槽槽底轴线方向均布,且弹性垫块与槽底连接并高出承载槽槽底上端面至少5毫米,所述卡箍至少两个,嵌于承载槽内并沿承载槽轴线方向分布,且卡箍通过滑槽与承载槽内侧面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臂包括主导向臂、辅助导向臂、承载台、导向滑槽、驱动辊、倾角传感器、伸缩传感器,所述主导向臂共两条,对称分布在承载台两侧并相互平行分布,且所述主导向臂上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导向滑块下端面连接,下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台侧表面铰接,且承载台环绕转台机构铰接轴进行0
°
—180
°
夹角,所述承载台上端面设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位于承载台中线位置,与承载台上端面平行分布并与主导向臂和水平面呈0
°
—90
°
夹角,所述辅助导向臂嵌于导向滑槽内并与导向滑槽同轴分布,所述辅助导向臂外侧面通过驱动辊与导向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辊至少两个,嵌于导向滑槽侧壁内表面并沿导向滑槽轴线方向均布,所述倾角传感器分别与主导向臂、辅助导向臂、承载台外表面连接,并位于主导向臂、辅助导向臂、承载台中点位置处,所述驱动辊、倾角传感器、伸缩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导向臂、辅助导向臂均为至少两级电动伸缩杆结构,且主导向臂与辅助导向臂外侧面通过至少一条气动伸缩杆连接,且所述气动伸缩杆两端分别与主导向臂、辅助导向臂外侧面铰接,并与主导向臂、辅助导向臂轴线呈0
°
—90
°
夹角。
[0011]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头包括承载壳、透明防护板、检测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CD摄像头、热感摄像机,其中所述承载壳为轴向截面横“匚”字形圆柱腔体结构,其前端面与透明防护板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CCD摄像头、热感摄像机嵌于承载壳内,并环绕承载壳轴线均布,且CCD摄像头、热感摄像机光轴与承载壳轴线平行分布,所述检测环为与承载壳同轴分布的环装结构,包覆在承载壳外,并与承载壳外表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检测环内均布若干与检测环同轴分布的检测腔,所述检测腔环绕检测环轴线均布,且检测腔对应的检测环外表面均布若干透孔,所述检测腔内均设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湿度传感器和一个烟雾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CD摄像头、热感摄像机均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调压机构包括节流阀、控制阀、增压泵、引流管及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增压泵一端通过引流管与灭火器连通,另一端通过引流管与节流阀连通,所述节流阀通过导流管与喷淋头连通,所述引流管通过控制阀与灭火器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共两个,位于增压泵两端并与增压泵两端的引流管连通,所述节流阀、控制阀、增压泵及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筋板两端与承载横梁与水平驱动导轨侧表面铰接,且所述水
平驱动导轨另通过若干连杆与承载柱侧表面连接,所述承载横梁、水平驱动导轨分布在同一与水平面呈0
°
—60
°
夹角。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为基于工业计算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控制系统另设通讯网关、辅助电源及操控界面,所述操控界面与承载柱外表面连接。
[0015]本技术一方面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通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充电智能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充电智能灭火防护系统包括承载横梁、承载柱、水平驱动导轨、导向滑块、承载槽、导向臂、定位盘、喷淋头、检测头、灭火器、调压机构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承载横梁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所述承载柱至少一条,沿承载横梁轴线方向均布,并与承载横梁外表面垂直连接,所述水平驱动导轨至少一条,与承载横梁轴线平行分布,并与承载柱连接,且承载横梁与水平驱动导轨间通过若干连接筋板连接,所述导向滑块至少一个,各导向滑块前半部的上端面包覆在承载横梁下端面外,并与承载横梁滑动连接,其后半部上端面与水平驱动导轨连接,所述承载槽为轴线与导向滑块轴线平行分布的槽状框架结构,至少一个并与水平导向滑轨侧表面连接,所述导向臂上端面与导向滑块下端面通过转台机构铰接并与导向滑块下端面垂直分布,所述导向臂前端面轴线与水平面呈0
°
—90
°
夹角,同时通过转台机构与定位盘铰接并同轴分布,所述喷淋头和检测头与定位盘前端面通过转台机构铰接,对称分布在导向臂轴线两侧,并与水平面呈0
°
—90
°
夹角,其中所述喷淋头通过导流管与灭火器连通,且导流管与灭火器间通过调压机构连通,所述灭火器嵌于承载槽内并与承载槽通过卡箍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嵌于导向滑块内,并分别与水平驱动导轨、喷淋头、检测头、灭火器、调压机构及转台机构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充电智能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滑块包括基座、导向套、万向滚珠及接线端子,其中所述导向套为横断面呈矩形的闭合腔体结构,控制系统嵌于基座内并与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所述基座下端面通过滑槽与导向臂滑动连接,基座前端面及后端面均通过弹性铰链与至少一个导向套连接,并通过导向套包覆在承载横梁和水平驱动导轨外并与承载横梁和水平驱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套包覆与承载横梁和水平驱动导轨同轴分布,其内表面通过至少两个环绕导向套轴线均布的万向滚轮,并通过万向滚轮与承载横梁外表面滑动连接,且导向套内表面通过承压弹簧与万向滚珠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至少一个,嵌于基座侧表面,并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充电智能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槽为横断面呈“凵”字形、等腰梯形结构、圆弧结构槽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承载槽内设若干弹性垫块、滑槽,其中所述滑槽至少两条,对称分布在承载槽侧壁内表面,并与承载槽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弹性垫块若干,沿承载槽槽底轴线方向均布,且弹性垫块与槽底连接并高出承载槽槽底上端面至少5毫米,所述卡箍至少两个,嵌于承载槽内并沿承载槽轴线方向分布,且卡箍通过滑槽与承载槽内侧面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充电智能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臂包括主导向臂、辅助导向臂、承载台、导向滑槽、驱动辊、倾角传感器、伸缩传感器,所述主导向臂共两条,对称分布在承载台两侧并相互平行分布,且所述主导向臂上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导向滑块下端面连接,下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台侧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学锋马鸿雁朱博超温舒超宁路炜秦梦晴王勇祺黄婕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