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胶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32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B胶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离型层、使用层和第二离型层,使用层包括第一胶黏剂层和第二胶黏剂层,第一胶黏剂层上表面设有第一离型层,第一胶黏剂层下表面复合有第二胶黏剂层,第二胶黏剂层下表面设有第二离型层,第一胶黏剂层为SEPS层、SEBS层或TPU层,且第一胶黏剂层的厚度为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B胶膜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用保护膜
,具体涉及一种AB胶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如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产品,而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接触着。为了有效防止由于不慎撞击造成电子产品玻璃面板的破碎飞散,减少对玻璃面板的隐性伤害,需要对屏幕进行一定的防范保护。一般是通过在屏幕表面粘贴钢化玻璃来实现的,而为了固定的比较牢固,钢化玻璃一般通过两面都有粘性的AB胶膜固定在电子产品屏幕表面。
[0003]现有的用于钢化玻璃的AB胶膜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是以PET为基材1',基材1'的一面设置硅胶层2',基材1'的另一面设置亚克力胶层3',将AB胶膜上的亚克力胶层3'与钢化玻璃相贴合,再将AB胶膜上的硅胶层2'与电子产品屏幕相贴合。但是,上述AB胶膜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由基材的存在导致AB胶膜产品过厚且无法贴合曲屏(如2.5D屏、3D屏),而且容易透出基材,影响整体美观性,并影响可视性;亚克力胶的粘性很高,使用一段时候,揭开钢化玻璃后容易在电子产品屏幕表面留下残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AB胶膜,其厚度均匀,透明度高,性能稳定,材质较软,能够服帖的与钢化玻璃和电子产品屏幕相贴合,达到完美贴合曲屏的目的,而且使用时无脱胶,残胶少。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AB胶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离型层、使用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使用层包括用于与钢化玻璃相贴合的第一胶黏剂层和用于与电子产品屏幕相贴合的第二胶黏剂层,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上表面设有第一离型层,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下表面复合有所述第二胶黏剂层,所述第二胶黏剂层下表面设有第二离型层,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为SEPS层、SEBS层或TPU层,且所述第一胶黏剂层的厚度为10

50μm,所述第二胶黏剂层为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层、聚氨酯压敏胶层或有机硅压敏胶层,且所述第二胶黏剂层的厚度为10

100μm。
[0007]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离型层下表面经涂布形成所述第一胶黏剂层,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下表面经涂布形成所述第二胶黏剂层。
[0008]采用涂布方式在第一离型层下表面上制得第一胶黏剂层,然后在第一胶黏剂层上采用涂布方式制得第一胶黏剂层,生产加工过程简单,最终制得的AB胶膜厚度均匀,外观良好,性能稳定。
[0009]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胶黏剂层采用真空吸附后热压的方式与钢化玻璃相贴合。
[0010]采用SEBS(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乙烯

丁烯共聚物为中间
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SEPS(苯乙烯

乙烯/丙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树脂溶液经涂布方式制得的第一胶黏剂层在室温下不具有黏性,因此需要将其采用真空吸附后热压的方式与钢化玻璃相贴合,在贴合过程中一旦AB胶膜与钢化玻璃贴合错误,可立即进行返工。
[0011]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胶黏剂层中设有防蓝光颗粒。
[0012]通过在第二胶黏剂层中加入防蓝光颗粒,使之不但具有粘合功能,还屏蔽了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和紫外线,减少蓝光和紫外线对人眼睛造成的伤害,防蓝光颗粒选用具有蓝光吸收作用的金属偶氮染料。
[0013]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离型层和所述第二离型层为硅系离型膜、非硅离型膜或氟素离型膜。优选地,第一离型层为硅系离型膜,第二离型层为氟素离型膜。
[0014]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离型层和所述第二离型层的厚度为20

100μ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中AB胶膜中使用层由第一胶黏剂层和第二胶黏剂层直接复合而成,两者之间不用设置基材,降低了AB胶膜的厚度和生产成本,并采用涂布方式在第一离型纸下表面上制得第一胶黏剂层,然后在第一胶黏剂层上采用涂布方式制得第二胶黏剂层,生产加工过程简单,最终制得的AB胶膜厚度均匀,透明度高,外观良好,性能稳定,而且膜层材质较软,能够服帖的与钢化玻璃和电子产品屏幕相贴合,达到完美贴合曲屏的目的,使用时无脱胶,残胶少。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为现有技术中AB胶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AB胶膜处于收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AB胶膜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AB胶膜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第二胶黏剂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中AB胶膜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0024]其中,具体附图标记为:基材1',硅胶层2',亚克力胶层3',第一离型层1,第一胶黏剂层2,第二胶黏剂层3,防蓝光颗粒4,第二离型层5,钢化玻璃6,电子产品屏幕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AB胶膜,如图2至图4所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离型层1、使用层和第二离型层5,使用层包括用于与钢化玻璃6相贴合的第一胶黏剂层2和用于与电子产品屏幕7相贴合的第二胶黏剂层3,第一胶黏剂层2上表面设有第一离型层1,第一胶黏剂层2下表面复合有第二胶黏剂层3,第二胶黏剂层3下表面设有第二离型层5,第一胶黏剂层2为SEPS层、SEBS层或TPU层,且第一胶黏剂层2的厚度为10

50μm,第二胶黏剂层3为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层、聚氨酯压敏胶层或有机硅压敏胶层,且第二胶黏剂层3的厚度为10

100μm,第二胶黏剂层3优选为有机硅压敏胶层,有机硅压敏胶层有助于AB胶膜贴合于电子产品屏幕7后排除气泡,使AB胶膜贴合更加平整。
[0026]其中,第一离型层1下表面经涂布形成第一胶黏剂层2,第一胶黏剂层2下表面经涂布形成第二胶黏剂层3。采用涂布方式在第一离型层1下表面上制得第一胶黏剂层2,然后在第一胶黏剂层2上采用涂布方式制得第一胶黏剂层2,生产加工过程简单,最终制得的AB胶膜厚度均匀,外观良好,性能稳定。
[0027]AB胶膜的具体加工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将SEBS、SEPS或TPU树脂溶液涂布于第一离型层1下表面,经烘干干燥处理,在第一离型层1下表面形成第一胶黏剂层2;
[0029]S2、然后在第一胶黏剂层2下表面涂布压敏胶,经烘箱干燥,形成第二胶黏剂层3,
[0030]S3、再将其与第二离型层5贴合收卷,置于一定温度下熟化,即得AB胶膜。
[0031]其中,第一胶黏剂层2采用真空吸附后热压的方式与钢化玻璃6相贴合。采用SEBS(以聚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B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离型层、使用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使用层包括用于与钢化玻璃相贴合的第一胶黏剂层和用于与电子产品屏幕相贴合的第二胶黏剂层,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上表面设有第一离型层,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下表面复合有所述第二胶黏剂层,所述第二胶黏剂层下表面设有第二离型层,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为SEPS层、SEBS层或TPU层,且所述第一胶黏剂层的厚度为10

50μm,所述第二胶黏剂层为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层、聚氨酯压敏胶层或有机硅压敏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迪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