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妙专利>正文

一种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85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它们相向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栓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盒体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盒,所述升降盒内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凸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能够自动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抢救操作,提高急救效率,节约了大量人力和时间,且方便操作,给医疗人员提供便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时,一般需要多名医护人员轮流进行胸外按压抢救,然后再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这样不仅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合作,消耗了大量人力,而且操作较为复杂,急救效率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急救效率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急救效率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0003]目前在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时,一般需要多名医护人员轮流进行胸外按压抢救,然后再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这样的方式不仅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合作,消耗了大量人力,而且操作较为复杂,急救效率得不到保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自动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抢救操作,提高急救效率,节约了大量人力和时间,且方便操作,给医疗人员提供便利的急救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具备能够自动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抢救操作,提高急救效率,节约了大量人力和时间,且方便操作,给医疗人员提供便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时,一般需要多名医护人员轮流进行胸外按压抢救,然后再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这样不仅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合作,消耗了大量人力,而且操作较为复杂,急救效率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它们相向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栓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盒体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盒,所述升降盒内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升降盒的后侧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升降盒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凸轮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盒内壁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与凸轮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底端与升降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且弹簧分别与活动板以及升降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底端贯穿至升降盒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按压板。
[0006]优选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二电机、螺纹杆和套管,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盒体并延伸至盒体的内部,所述螺纹杆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底端,所述套管套设在螺纹杆的下方,且套管与螺纹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套管的底端贯穿至盒体的外部并与升降盒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盒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套管两侧的顶部均栓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并栓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壁
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相向一侧的表面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升降盒的两侧均栓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远离升降盒的一侧均栓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栓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块位于导向槽的内部,且导向杆贯穿导向块并与导向块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按压板的底部设置有软垫,且软垫由海绵材质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栓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呈U型设置,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具备能够自动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抢救操作,提高急救效率,节约了大量人力和时间,且方便操作,给医疗人员提供便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时,一般需要多名医护人员轮流进行胸外按压抢救,然后再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这样不仅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合作,消耗了大量人力,而且操作较为复杂,急救效率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0013]2、通过第二电机、螺纹杆和套管的设置,方便对按压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通过限位槽、限位杆和限位块的设置,对套管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使其只能进行上下方向移动。
[0014]3、通过导向槽、导向板、导向块和导向杆的设置,有效提高升降盒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使按压板能够准确移动至急救按压位置,防止其发生偏移,通过软垫的设置,对患者进行保护,防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通过固定板、螺纹孔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方便对装置进行固定安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升降盒的左视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固定板的立体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支撑架;2、安装板;3、盒体;4、传动结构;41、第二电机;42、螺纹杆;43、套管;5、升降盒;6、凸轮;7、第一电机;8、连接杆;9、活动板;10、伸缩杆;11、弹簧;12、安装杆;13、按压板;14、限位槽;15、限位杆;16、限位块;17、导向板;18、导向槽;19、导向块;20、导向杆;21、软垫;22、固定板;23、螺纹孔;24、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数量为两个,且它们相向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底部栓接有盒体3,盒体3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结构4,盒体3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盒5,升降盒5内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凸轮6,
升降盒5的后侧安装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至升降盒5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前端与凸轮6的后侧固定连接,升降盒5内壁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活动板9,且活动板9与凸轮6滑动连接,活动板9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伸缩杆10,且伸缩杆10的底端与升降盒5的内壁固定连接,伸缩杆10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1,且弹簧11分别与活动板9以及升降盒5内壁固定连接,活动板9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杆12,安装杆12的底端贯穿至升降盒5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按压板13,本技术具备能够自动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抢救操作,提高急救效率,节约了大量人力和时间,且方便操作,给医疗人员提供便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时,一般需要多名医护人员轮流进行胸外按压抢救,然后再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这样不仅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合作,消耗了大量人力,而且操作较为复杂,急救效率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0022]请参阅图1和4所示,传动结构4包括第二电机41、螺纹杆42和套管43,第二电机41安装在安装板2的顶部,且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贯穿盒体3并延伸至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数量为两个,且它们相向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栓接有盒体(3),所述盒体(3)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结构(4),所述盒体(3)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盒(5),所述升降盒(5)内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凸轮(6),所述升降盒(5)的后侧安装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至升降盒(5)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前端与凸轮(6)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盒(5)内壁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活动板(9),且活动板(9)与凸轮(6)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9)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伸缩杆(10),且伸缩杆(10)的底端与升降盒(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0)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1),且弹簧(11)分别与活动板(9)以及升降盒(5)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9)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杆(12),所述安装杆(12)的底端贯穿至升降盒(5)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按压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4)包括第二电机(41)、螺纹杆(42)和套管(43),所述第二电机(41)安装在安装板(2)的顶部,且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贯穿盒体(3)并延伸至盒体(3)的内部,所述螺纹杆(42)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41)输出轴的底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妙章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卢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