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842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包括面板,盖设于所述面板上的上盖,所述面板和上盖形成一腔体;所述面板与所述上盖之间设置一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与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一弹簧组,所述弹簧组使所述排水板向下移动以推挤排尽所述腔体内的残留水;并通过排水板将腔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且在第一腔室内设置导气孔,通过导气孔以避免第一腔室内形成真空而造成卡死;通过设置排水板与面板相对应的一面相贴合,有利于完全排尽残留水。留水。留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产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浴室里最经常使用到的产品就是花洒,包括顶喷花洒和手握花洒等。花洒通常用在淋浴,淋浴结束时,花洒里通常会存在一些残留水无法排除干净,残留水残留在花洒的腔体内,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易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包括面板,盖设于所述面板上的上盖,所述面板和上盖形成一腔体;所述面板与所述上盖之间设置一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与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一弹簧组,所述弹簧组使所述排水板向下移动以推挤排尽所述腔体内的残留水。
[0006]优选的,所述排水板将所述腔体上下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导气孔。
[0007]优选的,所述上盖设置有一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具有环形周壁;所述排水板卡设有与所述进水口相对应的环形孔,所述环形周壁插设于所述环形孔,所述环形孔侧壁开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将所述环形周壁和所述环形孔密封分隔。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水板外侧壁开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套设一第一密封件;所述面板上凸设一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环形凸起,所述第一密封件将所述排水板和所述环形凸起密封分隔。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为V型圈,V型圈采用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为二次注塑的软性塑胶圈。
[0011]优选的,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
[0012]优选的,所述面板与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弹簧组套设于所述导向组件。
[0013]优选的,所述弹簧组包括第一弹簧和若干个第二弹簧;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所述排水板上端面凹设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环绕所述环形孔设置;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环形周壁外、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0014]优选的,所述排水板上凸设有若干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弹簧相对应,所述上盖靠近所述排水板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定位柱相对应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凹设有滑动孔,所述定位柱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滑动孔内,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外,所述第二弹簧辅助所述第一弹簧以推挤所述排水板复位。
[0015]优选的,所述排水板靠近所述面板一侧的端面与所述面板靠近所述排水板一侧的端面相贴合。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在上盖和面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设置一排水板,并在排水板与上盖之间设置弹簧,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以推动排水板向下移动而推挤排尽腔体内的残留水。
[0018]2)、通过排水板将腔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且在第一腔室内设置导气孔,通过导气孔以避免第一腔室内形成真空而造成卡死。
[0019]3)、通过在排水板与上盖和面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以确保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互隔离。
[0020]4)、通过设置排水板与面板相对应的一面相贴合,有利于完全排尽残留水。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的爆炸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的轴测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的通水时的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的关水时的剖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的上盖的轴测图。
[0027]图中标号:
[0028]1、上盖;11、导气孔;12、进水口;13、导向柱;
[0029]2、弹簧组;21、第一弹簧;22、第二弹簧;
[0030]3、排水板;31、容置槽;32、定位柱;
[0031]4、面板;41、出水孔;
[0032]5、第一密封件;
[0033]6、第二密封件;
[0034]7、第一腔室;
[0035]8、第二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7]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中一较佳的实施例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包括面板4,盖设于所述面板4上的上盖1,所述面板4和上盖1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一可上下活动的排水板3,所述排水板3通过密封件将所述腔体上下分隔为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所述第一腔室7设置有导气孔11,水流从所述上盖1进入所述第二腔室8,所述导气孔11避免所述第一腔室7内形成真空而造成卡死,所述第二腔室8充盈后将所述排水板 3推动上
移,所述第一腔室7容积变小,空气从所述导气孔11排到外界。
[0038]所述上盖1设置有一进水口12,所述进水口12具有环形周壁;所述排水板3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12相对应的环形孔,所述环形周壁插设于所述环形孔,所述环形孔侧壁开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6,所述第二密封件6将所述环形周壁和所述环形孔密封分隔,从而使所述第一腔室7和所述第二腔室8相互密封分隔,确保所述第二腔室8的水流不会从所述环形周壁和所述环形孔之间的间隙流向所述第一腔室7。
[0039]所述排水板3外侧壁开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套设一第一密封件5;所述面板4上凸设一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环形凸起,所述第一密封件5将所述排水板3和所述环形凸起密封分隔,从而使所述第一腔室7和所述第二腔室8相互密封分隔,确保所述第二腔室8的水流不会从所述排水板3侧壁和所述环形凸起之间的间隙流向所述第一腔室7。
[0040]所述第一密封件5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均为V型圈,V型圈采用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所述第一密封件5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也可以设置为二次注塑的软性塑胶圈,只要能达到密封作用即可。
[0041]所述面板4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41,水流从所述进水口12流进所述第二腔室8,并从所述出水孔41流出供用户使用。
[0042]在排水过程中,水流充满所述第二腔室8,将所述排水板3向上推移,所述第一腔室 7的容积变小,所述第二腔室8的容积保持较大;然而,当关水时,残留水仍然滞留在所述第二腔室8内。在所述第一腔室7内设置弹簧组2,且所述弹簧组2套设于导向组件上,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导引所述弹簧组2、以确保所述弹簧组2的活动轨迹。关水时,所述弹簧组 2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除残留水结构,包括面板,盖设于所述面板上的上盖,所述面板和上盖形成一腔体;所述面板与所述上盖之间设置一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与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一弹簧组,所述弹簧组使所述排水板向下移动以推挤排尽所述腔体内的残留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除残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将所述腔体上下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导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除残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置有一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具有环形周壁;所述排水板卡设有与所述进水口相对应的环形孔,所述环形周壁插设于所述环形孔,所述环形孔侧壁开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将所述环形周壁和所述环形孔密封分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除残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外侧壁开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套设一第一密封件;所述面板上凸设一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环形凸起,所述第一密封件将所述排水板和所述环形凸起密封分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除残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为V型圈,V型圈采用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艳梅陈建全黄文元廖胜细林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