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程勘察的泥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82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程勘察的泥浆泵,包括电机、减震联轴器、吸泥浆机构、进泥浆机构和出泥浆机构;所述电机的外部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侧壁固定在安装板上表面上,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固定架,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并通过减震联轴器与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外表面上分别固定有轴承套和支撑管,所述轴承套与支撑管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底端与吸泥浆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吸泥浆机构的底部设有进泥浆机构,所述吸泥浆机构上远离进泥浆机构的位置设有出泥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减震密封圈有效避免泥浆进入支撑管内和轴承套内,防止泥浆对驱动轴和轴承座的腐蚀和损坏。驱动轴和轴承座的腐蚀和损坏。驱动轴和轴承座的腐蚀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程勘察的泥浆泵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勘察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工程勘察的泥浆泵。

技术介绍

[0002]泥浆泵是地质钻探设备的心脏,它是固井、压裂、酸化等作业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在石油化工、煤气化工工程、电站、矿山开采、船舶等行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现有的泥浆泵存在以下问题:泥浆容易进入泥浆泵的主体内部,对泥浆的驱动轴、轴承座产生腐蚀,导致泥浆泵容易出现问题,维修概率高,使用寿命短;较大颗粒的泥块进入泵体,损坏泥浆泵的配件,缩短泥浆泵的使用寿命;泥浆泵内的密封圈由于受泵体的震动的影响,容易损坏,间接导致泥浆泵的使用寿命缩短;泥浆泵装卸不方便。
[0003]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程勘察的泥浆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工程勘察的泥浆泵。
[0005]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提高泥浆泵的密封性,避免泥浆进入泵体内部;2、提供泥浆泵密封件的抗震性,提高其使用寿命;3、避免较大颗粒的泥浆进入泵体内部,损坏泵体配件;4、提高泥浆泵的安装效率。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基于工程勘察的泥浆泵,包括电机、减震联轴器、吸泥浆机构、进泥浆机构和出泥浆机构;
[0008]所述电机的外部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侧壁固定在安装板上表面上,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并通过减震联轴器与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外表面上分别固定有轴承套和支撑管,所述轴承套与支撑管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底端与吸泥浆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吸泥浆机构的底部设有进泥浆机构,所述吸泥浆机构上远离进泥浆机构的位置设有出泥浆机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若干块梯形固定板和一块固定底板,所述梯形固定板的顶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固定板的底端与固定底板固定连接,安装板、梯形固定板和固定底板拼接成一个空间,所述减震联轴器位于上述空间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联轴器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的底部固定连接定位板,所述下法兰的顶部固定设有配合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柱,所述配合板的顶部两端均设有配位槽,所述配位槽的横截面为T型,所述固定柱的底端活动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固定卡装在配位槽的T型横部,所述固定柱与配位槽相配合,所述固定柱外表面设有弹簧,通过卡环,固定柱可以在配位槽内上下移动,减缓和吸收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轴连接处的震动,增加了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定位板与配合板之间设有弹性块,便于减缓固定柱上下移动过程中定位板与配合板之间的撞击,所述上法兰
与吸收电机的输出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防磨垫片,所述下法兰与驱动轴连接处设有第二防磨垫片,减缓泥浆泵工作过程中对上法兰、下法兰的磨损。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套包括上轴承座盖板、轴承座和下轴承座盖板,所述上轴承座盖板与固定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轴承座盖板与支撑管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吸泥浆机构包括涡轮、涡轮壳和连接座,所述驱动轴的底端贯穿固定底板并与涡轮固定连接,所述涡轮壳设置于涡轮的外部,并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支撑管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泥浆进入轴承套内,防止泥浆腐蚀轴承座,以及避免泥浆进入支撑管内,腐蚀驱动轴,下轴承座盖板与支撑管顶端的连接处和连接座与支撑管底端的连接处均设有减震密封圈,所述减震密封圈的内部设有第一环形减震空腔和第二环形减震空腔,所述第一环形减震空腔和第二环形减震空腔之间设有弹性连接体,所述减震密封圈与驱动轴连接的表面设有波浪纹,以减小驱动轴在转动过程中对减震密封圈的磨损,同时增加多重密封线,增加密封效果,在驱动轴转动过程中,第一环形减震空腔和第二环形减震空腔可以通过形变减缓和吸收减震密封圈产生的震动,同时由于弹性连接体的作用,第一环形减震空腔和第二环形减震空腔可以相互间发生位移,从而可以减缓和吸收部分的冲击力,增加减震密封圈的减震效果。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泥浆机构包括法兰板、栅格和滤网板,所述法兰板与涡轮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栅格的顶端与法兰板固定连接,所述栅格的底端与滤网板固定连接,栅格和滤网板使得较小颗粒的泥浆进入涡轮壳,阻碍较大颗粒泥块的进入,避免较大颗粒泥块对涡轮的伤害,避免泥浆泵的损害。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出泥浆机构包括泥浆出口管、连接法兰和宝塔接头管,所述泥浆出口管设置于涡轮壳上,所述泥浆出口管远离法兰板,所述泥浆出口管通过连接法兰与宝塔接头管固定连接,宝塔接头管的设置便于外接管道的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在下轴承座盖板与支撑管顶端的连接处和连接座与支撑管底端的连接处设置的减震密封圈,利用了该减震密封圈表面的波形纹,减小驱动轴在转动过程中对减震密封圈的磨损,提高该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多重密封线,增加该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同时,利用了该减震密封圈内部设置的第一环形减震空腔、弹性连接体和第二环形减震空腔,有效缓冲和吸收该减震密封圈在驱动轴转动时产生的震动,进一步提高该减震密封圈使用寿命,另外,利用该减震密封圈可以有效避免泥浆进入支撑管内和轴承套内,防止泥浆对驱动轴和轴承座的腐蚀和损坏;
[0017]本技术通过进泥浆机构上的栅格和滤网板的设置,一方面提高了泥浆的进入效率,提高该泥浆泵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效减少较大颗粒泥块的进入,避免了较大颗粒泥块对泥浆泵内配件的损害,提高该泥浆泵的使用寿命;
[0018]本技术通过安装板和出泥浆机构的设置,有效提高了该泥浆泵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工程勘察的泥浆泵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0、电机;11、保护壳;20、安装板;30、固定架;31、梯形固定板;32、固定底板;40、减震联轴器;41、上法兰;411、第一防磨垫片;42、定位板;43、固定柱;431、弹簧;432、卡环;44、配合板;45、配位槽;46、弹性块;47、下法兰;471、第二防磨垫片;50、轴承套;51、上轴承座盖板;52、轴承座;53、下轴承座盖板;60、驱动轴;70、支撑管;80、吸泥浆机构;81、涡轮;82、涡轮壳;83、连接座;90、进泥浆机构;91、法兰板;92、栅格;93、滤网板;110、出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程勘察的泥浆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0)、减震联轴器(40)、吸泥浆机构(80)、进泥浆机构(90)和出泥浆机构(110);所述电机(10)的外部设有保护壳(11),所述保护壳(11)的侧壁固定在安装板(20)上表面上,所述安装板(20)的下方设有固定架(30),所述电机(10)固定在安装板(20)上,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20)并通过减震联轴器(40)与驱动轴(60)连接,所述驱动轴(60)外表面上分别固定有轴承套(50)和支撑管(70),所述轴承套(50)与支撑管(70)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70)的底端与吸泥浆机构(8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吸泥浆机构(80)的底部设有进泥浆机构(90),所述吸泥浆机构(80)上远离进泥浆机构(90)的位置设有出泥浆机构(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勘察的泥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0)包括若干块梯形固定板(31)和一块固定底板(32),所述梯形固定板(31)的顶端与安装板(20)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固定板(31)的底端与固定底板(32)固定连接,安装板(20)、梯形固定板(31)和固定底板(32)拼接成一个空间,所述减震联轴器(40)位于上述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勘察的泥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联轴器(40)包括上法兰(41)和下法兰(47),所述上法兰(41)的底部固定连接定位板(42),所述下法兰(47)的顶部固定设有配合板(44),所述定位板(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柱(43),所述配合板(44)的顶部两端均设有配位槽(45),所述配位槽(45)的横截面为T型,所述固定柱(43)的底端活动设有卡环(432),所述卡环(432)固定卡装在配位槽(45)的T型横部,所述固定柱(43)与配位槽(45)相配合,所述固定柱(43)外表面设有弹簧(431),所述定位板(42)与配合板(44)之间设有弹性块(46),所述上法兰(41)与吸收电机(10)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