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675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属于散热除尘技术领域。该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包括基座和除尘散热组件。所述基座包括柜体和箱体,所述箱体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所述除尘散热组件包括供风装置本体、过滤件和夹紧件,所述过滤件包括第一盒体、第一风机和第一滤管,第一风机输入端连通于第一滤管,方便对第一滤管底部的灰尘空气进行抽取过滤,第一风机输出端将过滤完成的空气通入第一盒体顶部,方便对柜体顶部电气元件进行散热处理,使得柜体内部空气流动效果提高,便于对柜体内部进行散热,提高了柜体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柜体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柜体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除尘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

技术介绍

[0002]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
[0003]目前,市面上采用的自动化系统控制柜,内部空气流通效果差,使得除尘散热效果差,控制柜使用时,内部热量堆积,影响控制柜使用效果,使得控制柜内部电气元件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旨在改善现有自动化系统控制柜,内部空气流通效果差,使得除尘散热效果差,控制柜使用时,内部热量堆积,影响控制柜使用效果,使得控制柜内部电气元件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包括基座和除尘散热组件。
[0007]所述基座包括柜体和箱体,所述箱体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所述除尘散热组件包括供风装置本体、过滤件和夹紧件,所述供风装置本体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所述供风装置本体输出端连通于所述柜体,所述供风装置本体输入端与所述箱体外部连通,所述夹紧件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所述过滤件包括第一盒体、第一风机和第一滤管,所述第一盒体固定于所述柜体内壁两侧,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内部,所述第一滤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底部,所述第一风机输入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滤管,所述第一风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盒体外部连通。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柜体一侧转动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所述柜体对应设置。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检修门顶部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检修门底部设置有进气孔,所述排气孔底部设置有观察窗。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检修门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接固定。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供风装置本体包括第二风机、第一风管、移动部和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第二风机输入端与所述箱体外部连通,所述第一风管固定于所述箱体内顶部,所述第二风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风管连通,所述移动部固定于所述柜体底部两侧,所述第二风管与所述移动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风管与所述第一风管连通。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包括电机、第一槽体、第一螺杆和第一
滑块,所述第一槽体固定于所述柜体底部两侧,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内部,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一侧,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螺纹套接于所述第一螺杆。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管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一侧,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风管对应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滤管,所述第二滤管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风机输出端和所述第一风管。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夹紧件包括电动滑台、转轴、第二盒体、第二槽体和第二螺杆,所述电动滑台固定于所述柜体内壁两侧,所述第二盒体一侧与所述电动滑台移动端固定,所述第二盒体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槽体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盒体内部,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槽体内部,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二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外部螺纹套接有第二滑块。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表面螺距相同,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滑块分别螺纹套接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使用时,柜体底部设置有箱体,柜体内部设置有夹紧件,通过调节夹紧件方便对柜体内部不同电气元件进行固定,便于提高柜体适用性,供风装置本体设置于柜体内部,通过供风装置本体方便将外部的空气通入柜体内部,使得柜体内部空气流通,提高柜体内部不同区域空气流动,柜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盒体、第一风机和第一滤管,第一滤管固定于第一盒体底部,第一风机输入端连通于第一滤管,方便对第一滤管底部的灰尘空气进行抽取过滤,第一风机输出端将过滤完成的空气通入第一盒体顶部,方便对柜体顶部电气元件进行散热处理,使得柜体内部空气流动效果提高,便于对柜体内部进行散热,提高了柜体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基座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除尘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供风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夹紧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

基座;110

柜体;120

检修门;121

进气孔;122

排气孔;123

卡块;124

卡槽;130

观察窗;140

箱体;200

除尘散热组件;210

供风装置本体;211

第二风机;2111

第二滤管;212

第一风管;213

移动部;2131

电机;2132

第一槽体;2133

第一螺杆;2134

第一滑块;214

第二风管;220

过滤件;221

第一盒体;222

第一风机;223

第一滤管;230

夹紧件;231

电动滑台;232

转轴;233

第二盒体;234

第二槽体;235

第二螺杆;2351

第一杆体;2352

第二杆体;236

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所述基座(100)包括柜体(110)和箱体(140),所述箱体(140)设置于所述柜体(110)底部;除尘散热组件(200),所述除尘散热组件(200)包括供风装置本体(210)、过滤件(220)和夹紧件(230),所述供风装置本体(210)设置于所述柜体(110)内部,所述供风装置本体(210)输出端连通于所述柜体(110),所述供风装置本体(210)输入端与所述箱体(140)外部连通,所述夹紧件(230)设置于所述柜体(110)顶部,所述过滤件(220)包括第一盒体(221)、第一风机(222)和第一滤管(223),所述第一盒体(221)固定于所述柜体(110)内壁两侧,所述第一风机(222)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221)内部,所述第一滤管(223)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221)底部,所述第一风机(222)输入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滤管(223),所述第一风机(222)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盒体(221)外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10)一侧转动设置有检修门(120),所述检修门(120)与所述柜体(110)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120)顶部设置有排气孔(122),所述检修门(120)底部设置有进气孔(121),所述排气孔(122)底部设置有观察窗(1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120)一侧设置有卡块(123),所述柜体(110)内部设置有卡槽(124),所述卡块(123)与所述卡槽(124)卡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系统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装置本体(210)包括第二风机(211)、第一风管(212)、移动部(213)和第二风管(214),所述第二风机(211)设置于所述箱体(140)内部,所述第二风机(211)输入端与所述箱体(140)外部连通,所述第一风管(212)固定于所述箱体(140)内顶部,所述第二风机(211)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风管(212)连通,所述移动部(213)固定于所述柜体(110)底部两侧,所述第二风管(214)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午时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泰和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