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662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包括内板,内板的下侧左端表面安装有滑轨,且滑轨的内部设置有滑块,并且滑轨通过滑块与卡板相互连接,卡板固定在滑块的下端,且卡板的内侧和摄像机的左侧外部相互连接,内板的下端右侧设置有竖杆,且竖杆的内部安装有转杆,活动块的左端顶部连接有平板,且平板的上侧表面设置有托板,并且托板的内侧和摄像机的右端外侧相互连接,内板的上端内侧开设有滑槽,且内板通过滑槽与挡板的下端相互连接,挡板的上端顶部内侧连接有弹力绳,且弹力绳的中部贯穿有固定块。该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使该装置能够对演戏的成果进行录制,方便操作人员的观察,并且该装置方便安装拆卸。拆卸。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自然灾害模拟演练
,具体为一种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每次自然造害,都会造成许多人死亡,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
[0003]在现有的模拟演练指挥系统中,往往无法对装置内部进行观察,并且螺丝连接固定的方式,不方便对自身进行拆卸,导致自身的实用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模拟演练指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解决了在现有的模拟演练指挥系统中,往往无法对装置内部进行观察,并且螺丝连接固定的方式,不方便对自身进行拆卸,导致自身的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包括内板,所述内板的下侧左端表面安装有滑轨,且滑轨的内部设置有滑块,并且滑轨通过滑块与卡板相互连接,所述卡板固定在滑块的下端,且卡板的内侧和摄像机的左侧外部相互连接,所述内板的下端右侧设置有竖杆,且竖杆的内部安装有转杆,并且竖杆通过转杆与活动块相互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左端顶部连接有平板,且平板的上侧表面设置有托板,并且托板的内侧和摄像机的右端外侧相互连接,所述内板的上端内侧开设有滑槽,且内板通过滑槽与挡板的下端相互连接,所述挡板的上端顶部内侧连接有弹力绳,且弹力绳的中部贯穿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和连接杆的上侧相互连接,且连接杆的下端底部安装有挤压板。
[0008]优选的,所述卡板通过滑块与滑轨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的外侧连接有压缩弹簧,并且滑块通过压缩弹簧与滑轨构成弹性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摄像机和卡板的连接处相互贴合,且摄像机通过卡板与内板构成拆卸安装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平板通过活动块与转杆构成升降结构,且活动块与转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并且转杆为转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托板为弧形结构,且托板的内壁和摄像机相互贴合,并且托板和平板为一体化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弹力绳与内板构成滑动结构,且挡板关于内板的中垂线呈对称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挤压板通过连接杆与固定块构成升降结构,且连接杆与固定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并且挤压板的下表面为颗粒状结构。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通过卡板的使用,使该装置能够对内侧的摄像机进行固定,之后通过转杆的使用,可以对活动块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活动块能够带动内侧的托板进行升降,之后对摄像机的后端进行升降,从而带动内侧的摄像机进行转动,使摄像机能够对不同的位置进行照射,提高了自身的实用性。
[0017](2)、该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通过连接杆的旋转,能够带动挤压板进行升降,之后弹力绳对挡板向内侧拉动,可以带动挡板向内侧滑动,从而能够对该装置进行固定,避免发生晃动的情况,相比较与以往通过固定螺丝的连接方式,该方式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剖面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固定块横切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平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内板;2、滑轨;3、滑块;4、卡板;5、摄像机;6、竖杆;7、转杆;8、活动块;9、平板;10、托板;11、滑槽;12、挡板;13、弹力绳;14、固定块;15、连接杆;16、挤压板;17、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包括内板1、滑轨2、滑块3、卡板4、摄像机5、竖杆6、转杆7、活动块8、平板9、托板10、滑槽11、挡板12、弹力绳13、固定块14、连接杆15和挤压板16,内板1的下侧左端表面安装有滑轨2,且滑轨2的内部设置有滑块3,并且滑轨2通过滑块3与卡板4相互连接,卡板4固定在滑块3的下端,且卡板4的内侧和摄像机5的左侧外部相互连接,内板1的下端右侧设置有竖杆6,且竖杆6的内部安装有转杆7,并且竖杆6通过转杆7与活动块8相互连接,活动块8的左端顶部连接有平板9,且平板9的上侧表面设置有托板10,并且托板10的内侧和摄像机5的右端外侧相互连接,内板1的上端内侧开设有滑槽11,且内板1通过滑槽11与挡板12的下端相互连接,挡板12的上端顶部内侧连接有弹力绳13,且弹力绳13的中部贯穿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中部和连接杆15的上侧相互连接,且连接杆15的下端底部安装有挤压板16;
[0025]卡板4通过滑块3与滑轨2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3的外侧连接有压缩弹簧17,并且
滑块3通过压缩弹簧17与滑轨2构成弹性结构,使该装置通过滑块3对卡板4进行滑动,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摄像机5进行固定,并且压缩弹簧17可以对卡板4向内侧挤压;
[0026]摄像机5和卡板4的连接处相互贴合,且摄像机5通过卡板4与内板1构成拆卸安装结构,使该装置通过摄像机5和卡板4的连接,能够对摄像机5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在使用时,摄像机5发生晃动的情况;
[0027]平板9通过活动块8与转杆7构成升降结构,且活动块8与转杆7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并且转杆7为转动结构,使该装置通过对转杆7进行旋转,能够带动活动块8进行升降,之后活动块8的升降可以带动内侧的平板9进行升降,从而对内侧的摄像机5进行升降;
[0028]托板10为弧形结构,且托板10的内壁和摄像机5相互贴合,并且托板10和平板9为一体化结构,使该装置通过托板10的使用,可以对摄像机5的后端进行固定,避免使用时,摄像机5和托板10的连接脱离开;
[0029]挡板12通过弹力绳13与内板1构成滑动结构,且挡板12关于内板1的中垂线呈对称设置,使该装置通过弹力绳13可以带动挡板12向内侧滑动,之后使挡板12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能够将该装置安装在不同大小的横杆上;
[0030]挤压板16通过连接杆15与固定块14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包括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的下侧左端表面安装有滑轨(2),且滑轨(2)的内部设置有滑块(3),并且滑轨(2)通过滑块(3)与卡板(4)相互连接,所述卡板(4)固定在滑块(3)的下端,且卡板(4)的内侧和摄像机(5)的左侧外部相互连接,所述内板(1)的下端右侧设置有竖杆(6),且竖杆(6)的内部安装有转杆(7),并且竖杆(6)通过转杆(7)与活动块(8)相互连接,所述活动块(8)的左端顶部连接有平板(9),且平板(9)的上侧表面设置有托板(10),并且托板(10)的内侧和摄像机(5)的右端外侧相互连接,所述内板(1)的上端内侧开设有滑槽(11),且内板(1)通过滑槽(11)与挡板(12)的下端相互连接,所述挡板(12)的上端顶部内侧连接有弹力绳(13),且弹力绳(13)的中部贯穿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中部和连接杆(15)的上侧相互连接,且连接杆(15)的下端底部安装有挤压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灾害应急模拟演练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4)通过滑块(3)与滑轨(2)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3)的外侧连接有压缩弹簧(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卫华王福平夏炬明帅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煤矿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