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逃生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50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综合管廊领域,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逃生救援装置,所述装置为双层结构,下层结构包括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上层结构为逃生区,所述第一通风区与第二通风区之间设有防火门,所述逃生区与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之间均设有通风孔,所述逃生区与第二通风区之间设有逃生孔,且于逃生孔位置设有管廊爬梯,所述逃生区内壁朝内设有逃生平台,且于逃生平台位置设有逃生爬梯,所述逃生区顶部且靠近逃生平台一侧设有单向玻璃窗。本装置结构简单,在逃生区内设置逃生平台,逃生平台旁设置仅内部可打开的玻璃窗,便于逃生人员打开窗户安全逃生,紧急情况时,外部救援人员也可从外部破窗进入管廊救援。从外部破窗进入管廊救援。从外部破窗进入管廊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逃生救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综合管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逃生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多位于城市主、次干道下方呈线状敷设,用于容纳电力、通信、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各种城市管线工程。为了保障综合管廊内部空气环境及灾后通风排烟,综合管廊沿线设置有通风井,同时为了保证发生灾害时,综合管廊内部人员能及时、安全的逃生,还需设置逃生口,沿线还设有人员出入口、吊装口、分支口等各种节点,在部分繁华路段用地十分紧张,往往无条件将各个节点单独设置。由于夹层板到风井上部的通风口距离有数米之高,灾害时人员需要快速、安全的撤离,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需要有安全的逃生设施,紧急情况时,外部救援人员还需从事故地点就近进入管廊内部救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逃生救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逃生救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综合管廊单独设置节点浪费占地,不方便逃生救援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所述综合管廊通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逃生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双层结构,下层结构包括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上层结构为逃生区,所述第一通风区与第二通风区之间设有防火门,所述逃生区与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之间均设有通风孔,所述逃生区与第二通风区之间设有逃生孔,且于逃生孔位置设有管廊爬梯,所述逃生区内壁朝内设有逃生平台,且于逃生平台位置设有逃生爬梯,所述逃生区顶部且靠近逃生平台一侧设有单向玻璃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综合管廊通风逃生救援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梅璟柯小华张涛陈毅明高烨楠鲍志梁吕新周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