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35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和针头,还包括针头保护帽,所述针头保护帽套接于所述针筒外部且与所述针筒固定连接;还包括针头牵拉装置,所述针头牵拉装置包括启动元件、第一弹性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启动元件设于所述针头保护帽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启动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所述启动元件通过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来带动所述针头脱离所述针筒;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针头保护帽的内腔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用于带动所述针头进入所述针头保护帽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注射器,能够实现无接触取下针头,避免针刺伤,安全卫生。安全卫生。安全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注射器是向动植物的体内注射药液的器具,其被制作成能够用尖锐的端部穿透皮肤而向任意的组织内注射药液。
[0003]注射器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医疗物品,注射器针头尖锐,医护人员在使用时,例如在配药后更换皮试针头、注射后拔取针头、将针头毁形及投入锐器盒的环节,常发生针刺伤。2020年,我国一项抽取24个省市工勤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管理、收集转运、基础维修、医院内部环境及患者卫生清洁等工作)的调查显示,约31.68%的工勤人员发生过针刺伤。而针刺伤可能导致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如乙肝、丙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给医护人员及医院工勤人员带来严重的危害。另外,临床上在配备皮试液后,需取下针头,再安置新的针头后实施皮内注射。取下针头的过程不仅容易被针刺伤,而且容易污染注射器,存在安全和卫生隐患。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避免针刺伤及污染的的注射器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射器,能够实现无接触取下针头,避免针刺伤,消除安全和卫生隐患。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和针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头保护帽,所述针头保护帽套接于所述针筒外部且与所述针筒固定连接;
[0008]还包括针头牵拉装置,所述针头牵拉装置包括启动元件、第一弹性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启动元件设于所述针头保护帽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启动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所述启动元件通过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来带动所述针头脱离所述针筒;
[0009]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针头保护帽的内腔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用于带动所述针头进入所述针头保护帽的内部。
[0010]上述的注射器,优选地,所述启动元件包括卡槽和设于所述卡槽内的按钮,所述卡槽与所述针头保护帽固定连接,所述按钮为可移动按钮,所述卡槽用于限制所述按钮的移动范围,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按钮连接。
[0011]上述的注射器,优选地,所述针头保护帽为透明针头保护帽。
[0012]上述的注射器,优选地,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为弹簧。
[0013]上述的注射器,优选地,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为弹性绳。
[0014]上述的注射器,优选地,所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弹簧、弹性绳以及杆子中的一种。
[0015]上述的注射器,优选地,所所述针筒靠近所述针头的一端设有乳头,所述针头通过
所述乳头与所述针筒连接。
[0016]上述的注射器,优选地,所述针筒还包括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所述针筒筒体内且能沿所述针筒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0017]本技术提供的注射器,针头保护帽和针头牵拉装置,其中所述针头保护帽套接于所述针筒外部且与所述针筒固定连接,所述针头牵拉装置包括启动元件、第一弹性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启动元件设于所述针头保护帽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启动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所述启动元件通过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来带动所述针头脱离所述针筒;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针头保护帽的内腔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用于带动所述针头进入所述针头保护帽的内部。
[0018]在取下针头前,第一弹性连接件为绷紧或者拉伸状态,当需要取下针头时,工作人员拉动启动元件,启动元件带动第二连接件使得针头与针筒分离,第一弹性连接件由于弹性作用,带动针头往针头保护帽内部移动,最终使针头移动到针头保护帽内部并稳定,针头保护帽能起到防御针头刺伤人员的作用,由此实现无接触取下针头,避免针刺伤及污染,消除安全和卫生隐患。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取针头前的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取针头后的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1-针筒;11-针头保护帽,3-启动元件,4-第一弹性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本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1和针头6,还包括针头保护帽11,针头保护帽11套接于针筒1外部且与针筒1固定连接;还包括针头牵拉装置,针头牵拉装置包括启动元件3、第一弹性连接件4以及第二连接件5,启动元件3设于针头保护帽11上,第二连接件5一端与启动元件3连接,另一端与针头6连接,启动元件3通过带动第二连接件5来带动针头6脱离针筒1;第一弹性连接件4的一端与针头6连接,另一端与针头保护帽11的内腔连接,第一弹性连接件4用于带动针头6进入针头保护帽11的内部。
[0026]其中,针头保护帽11的内腔为针筒1外壁和针头保护帽11内壁包围的空间。
[0027]在取下针头6前,第一弹性连接件4为绷紧或者拉伸状态,当需要取下针头6时,工作人员拉动启动元件3,启动元件3带动第二连接件5使得针头6与针筒1分离,第一弹性连接件4由于弹性作用,带动针头6往针头保护帽11内部移动,最终使针头6移动到针头保护帽11内部并稳定,针头保护帽11能起到防御针头6刺伤人员的作用,由此实现无接触取下针头6,避免针刺伤及污染,消除安全和卫生隐患。
[0028]如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取针头6后,针头6进入针头保护帽11内部的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射器,作为优选方案,启动元件3包括卡槽和设于卡槽内的按钮,卡槽与针头保护帽11固定连接,按钮为可移动按钮,卡槽用于限制按钮的移动范围,第二连接件5与按钮连接。此时,按钮可以为便于手指拿捏的纽扣、结节等形式。取下针头时,移动卡槽内的按钮,按钮带动第二连接件5运动,第二连接件5再带动针头6脱离针筒1,由此实现针头6与针筒1的分离。
[00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射器,作为优选方案,针头保护帽11为透明针头保护帽11。透明针头保护帽11可以避免阻挡医护人员观察针筒1筒体的视线。
[00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射器,作为优选方案,所第一弹性连接件4为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和针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头保护帽,所述针头保护帽套接于所述针筒外部且与所述针筒固定连接;还包括针头牵拉装置,所述针头牵拉装置包括启动元件、第一弹性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启动元件设于所述针头保护帽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启动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所述启动元件通过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来带动所述针头脱离所述针筒;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针头保护帽的内腔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用于带动所述针头进入所述针头保护帽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元件包括卡槽和设于所述卡槽内的按钮,所述卡槽与所述针头保护帽固定连接,所述按钮为可移动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凤良方玉琦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