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彪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25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包括第一浇灌组件、第二浇灌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浇灌组件包括两个总管和多个布水管,其中一个总管通过第一水泵连通于蓄水池,所述布水管可拆卸连通于两个总管之间,每个布水管分别连接有多组分水管,所述第二浇灌组件包括上水管、支撑管和多个弧形管,所述上水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水泵连通于蓄水池,上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支撑管连通于多个弧形管,每个弧形管均连接有多个雾化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浇灌组件和第二浇灌组件,不仅能够直接对土壤进行浇灌,还能调节大棚内的空气湿度,模拟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物生长的环境。物生长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浇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作物浇灌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浇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棚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普通的大棚,首先用竹木杆、玻璃纤维杆、轻型钢管等材料做成骨架,然后在骨架上覆盖塑料薄膜而形成拱圆形的大棚,农业大棚能够抵抗自然灾害、防寒保温、抗旱抗涝、提早栽培、延后栽培、延长作物的生长期,达到早熟、晚熟、增产稳产的目的,在高寒地区、沙荒及干旱地区,为抗御低温、干旱及风沙危害起着重大作用,因此,深受生产者的欢迎,但是生产者在种子蔬菜等时,需要定时定量进行浇水,工作繁琐,费时费力。
[0003]在大棚种植中,对作物的浇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浇灌使得大棚内部保持一个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大大影响的作物的质量以及农民的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通过一种智能浇灌装置,为农作物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包括第一浇灌组件、第二浇灌组件和支撑组件。
[0007]所述第一浇灌组件包括两个总管和多个布水管,其中一个总管通过第一水泵连通于蓄水池,所述布水管可拆卸连通于两个总管之间,每个布水管分别连接有多组分水管。
[0008]所述第二浇灌组件包括上水管、支撑管和多个弧形管,所述上水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水泵连通于蓄水池,上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支撑管连通于多个弧形管,每个弧形管均连接有多个雾化喷头。
[0009]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支撑管,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分别设于支撑管的两端。
[0010]通过设置第一浇灌组件和第二浇灌组件,不仅能够直接对土壤进行浇灌,还能调节大棚内的空气湿度,模拟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
[0011]进一步的,所述总管的端部连接有端盖,所述总管除了连接第一水泵的一端,其余端部连接有端盖,防止漏水,通过设置端盖,能够保证第一浇灌组件不漏水,而且长时间使用后,便于对总管内部进行清理,两个所述总管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安装口,所述布水管通过安装口连接于总管,所述安装口可拆卸连接有堵头,根据实际的需求,可以选择性的安装布水管,使得浇灌更加精准,节约水资源,当部分安装口不需要安装布水管时,在安装口连接堵头,防止漏水。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分水管一组设有两个,两个分水管呈“八”字型分布,通过增加分水管,可以使水资源直接进入有作物的土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所述支撑管远离上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堵头,通过设置堵头,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多个所述弧形管均设于支撑管的下侧,所述弧形管是指管的轴线呈弧形,弧形管的弧度可以根据大棚的形状进行调整,通过设
置弧形管,能够使得雾化喷头对大棚内各个部位均匀喷淋。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管的两端密封,弧形管连通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板和支撑腿,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板为圆弧形板,支撑板向连接支撑杆的一侧凸起,通过设置支撑架,能够对支撑管进行很好的支撑,并且将支撑板设计为弧形,能够避免支撑管转动,保证支撑管的稳定性。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湿度感应器、第二湿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光照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湿度感应器、第二湿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光照感应器、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湿度感应器,所述第一湿度感应器埋于土壤中且位于两个布水管之间,第一湿度感应器的型号为YL69,还包括第二湿度感应器,所述第二湿度感应器连接于支撑管,第二湿度感应器的型号为HM1500,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连接于支撑杆,所述温度感应器的型号为SHT15,还包括光照感应器,所述光照感应器连接于支撑管,光照感应器的型号为GVGR

T10GD,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湿度感应器、第二湿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光照感应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通过设置第一湿度感应器,能够监测土壤中的湿度,当土壤中湿度过小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开启,对作物进行浇灌,通过设置第二湿度感应器,能够监测大棚内的空气湿度,当空气湿度较小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开启,通过雾化喷头件喷淋,通过设置温度感应器和光照感应器,能够监测大棚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当温度过高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开启,进行喷淋降温,同时打开大棚的门和换气扇,避免大棚内湿度过大。当光照强度过强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开启,进行喷淋降温,提高空气湿度,减少紫外线对作物的伤害。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浇灌组件和第二浇灌组件,不仅能够直接对土壤进行浇灌,还能调节大棚内的空气湿度,模拟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并且该装置使用方便,便于对管路内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第一浇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第一浇灌组件的主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1]图5为图1中第二浇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1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的左视图;
[0024]图8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9为本技术中第一湿度感应器的分布图;
[0026]图10本技术中第二湿度感应器的分布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中电路模块示意图。
[0028]1‑
第一浇灌组件;11

总管;12

布水管;13

分水管;15

堵头;16

端盖;2

第二浇灌
组件;21

上水管;22

支撑管;23

弧形管;24

雾化喷头;3

支撑架;31

支撑杆;32

支撑板;33

支撑腿;41

第二水泵;42

第一水泵;5

第一湿度感应器;6

第二湿度感应器;7

温度感应器;8

光照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公开的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限制在本技术阐述的实施例中。
[0030]应当理解,本技术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浇灌组件(1)、第二浇灌组件(2)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浇灌组件(1)包括两个总管(11)和多个布水管(12),其中一个总管(11)通过第一水泵(42)连通于蓄水池,所述布水管(12)可拆卸连通于两个总管(11)之间,每个布水管(12)分别连接有多组分水管(13);所述第二浇灌组件(2)包括上水管(21)、支撑管(22)和多个弧形管(23),所述上水管(21)的一端通过第二水泵(41)连通于蓄水池,上水管(21)的另一端通过支撑管(22)连通于多个弧形管(23),每个弧形管(23)均连接有多个雾化喷头(24);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支撑管(22),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3),两个支撑架(3)分别设于支撑管(22)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11)的端部连接有端盖(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总管(11)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安装口,所述布水管(12)通过安装口连接于总管(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可拆卸连接有堵头(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浇灌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彪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