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微机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08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微机保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壳体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防护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杆,所述防护壳的内部位于滑杆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外壁连接有旋钮,且丝杆的外壁旋接有移动块,该一种改进型微机保护装置,通过壳体、弹簧、防护壳、连接杆、滑杆、滑槽和挡块等零件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对壳体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的目的,从而对微机设备本体进行二次保护。设备本体进行二次保护。设备本体进行二次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微机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机保护
,具体为一种改进型微机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机又称微型机,微机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体积较小的设备,常用于低功耗馈线终端的开发,在使用时,因其内部元器件较精密,所以需要对微机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微机外部加设有防护外壳。
[0003]现有的微机保护装置在使用时受到外力的挤压和冲击后,微机本体容易发生损坏,并且在将微机本体安装在保护装置内部时,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安装。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微机保护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微机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微机保护装置在使用时受到外力的挤压和冲击后,微机本体容易发生损坏,并且在将微机本体安装在保护装置内部时,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安装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微机保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壳体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防护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杆,所述防护壳的内部位于滑杆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外壁连接有旋钮,且丝杆的外壁旋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壳体的内壁位于限位块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且壳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微机设备本体。
[0006]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相契合,且滑杆与滑槽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滑杆与滑槽的数量为两组。
[0007]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外壁与移动块的内壁设置有相匹配的螺纹,且限位块的外壁与限位槽的内壁相契合,并且限位块与限位槽构成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转轴、转动板和压块,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压块。
[0009]优选的,所述压块设置为橡胶材质,且固定结构的数量为三组,并且三组固定结构等距分布在微机设备本体的上方。
[0010]优选的,所述凸块的外壁与固定块的底端内壁相契合,且凸块与固定块构成滑动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改进型微机保护装置,
[0012]1、通过壳体、弹簧、防护壳、连接杆、滑杆、滑槽和挡块等零件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对壳体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的目的,从而对微机设备本体进行二次保护;
[0013]2、通过丝杆、旋钮、移动块、限位块、限位槽、转轴、转动板和压块等零件的配合使用,达到了方便对微机设备本体进行拆卸安装的目的,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防护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壳体;2、弹簧;3、防护壳;4、连接杆;5、滑杆;6、滑槽;7、挡块;8、丝杆;9、旋钮;10、移动块;11、限位块;12、限位槽;13、固定结构;1301、转轴;1302、转动板;1303、压块;14、凸块;15、固定块;16、微机设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微机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弹簧2,弹簧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3,壳体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另一端位于防护壳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杆5,防护壳3的内部位于滑杆5的外壁开设有滑槽6,滑杆5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挡块7,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8,丝杆8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外壁连接有旋钮9,且丝杆8的外壁旋接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1,壳体1的内壁位于限位块11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12,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13,且壳体1的底端内壁固定设置有凸块14,凸块14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微机设备本体16。
[0021]滑杆5的外壁与滑槽6的内壁相契合,且滑杆5与滑槽6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滑杆5与滑槽6的数量为两组,便于滑杆5在滑槽6内滑动,且通过挡块7对滑杆5进行限位。
[0022]丝杆8的外壁与移动块10的内壁设置有相匹配的螺纹,且限位块11的外壁与限位槽12的内壁相契合,并且限位块11与限位槽12构成滑动连接,便于丝杆8转动带动移动块10进行横向移动,且通过限位块11在限位槽12内滑动对移动块10进行限位。
[0023]固定结构13包括转轴1301、转动板1302和压块1303,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1301,转轴1301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转动板1302,转动板13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压块1303,便于通过固定结构13将微机设备本体16固定。
[0024]压块1303设置为橡胶材质,且固定结构13的数量为三组,并且三组固定结构13等距分布在微机设备本体16的上方。凸块14的外壁与固定块15的底端内壁相契合,且凸块14与固定块15构成滑动结构,便于通过橡胶材质的压块1303将微机设备本体16固定的更牢固,且通过凸块14在固定块15顶端滑动进行限位。
[0025]工作原理:根据图1

3所述,当壳体1受到外力的冲击挤压时,防护壳3则挤压弹簧2,且防护壳3带动连接杆4转动,连接杆4则带动滑杆5在滑槽6内滑动,且通过挡块7对滑杆5进行限位,当壳体1受到的外力消失后,弹簧2则恢复形变带动防护壳3进行复位,防护壳3则
带动滑杆5在滑槽6内滑动复位,该运动过程将壳体1受到的外部冲击力缓冲掉,对壳体1内的微机设备本体16进行二次防护,根据图1和图4所示,将微机设备本体16底部的固定块15对应凸块14向壳体1内推进,此时转动旋钮9,旋钮9则带动丝杆8转动,丝杆8则带动移动块10进行向右移动,且通过限位块11在限位槽12内滑动对移动块10进行限位,移动块10则向右推动转动板1302,转动板1302则通过转轴1301在壳体1内转动,转动板1302则带动另一端的压块1303挤压微机设备本体16的顶端,反向转动旋钮9即可将微机设备本体16抽出壳体1,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微机设备本体16进行拆卸安装。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微机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弹簧(2),所述弹簧(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3),所述壳体(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位于防护壳(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杆(5),所述防护壳(3)的内部位于滑杆(5)的外壁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杆(5)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挡块(7),所述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8),所述丝杆(8)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外壁连接有旋钮(9),且丝杆(8)的外壁旋接有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1),所述壳体(1)的内壁位于限位块(11)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13),且壳体(1)的底端内壁固定设置有凸块(14),所述凸块(14)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微机设备本体(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微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的外壁与滑槽(6)的内壁相契合,且滑杆(5)与滑槽(6)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龙董志刚游海港张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英米特智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