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网状纤维的上浆混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丙烯网状纤维上浆混匀
,特别涉及一种聚丙烯网状纤维的上浆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网状纤维,是一种聚丙烯颗粒为原料,经特殊加工和处理制成的一束束互相交织成网状的纤维。加入混凝土基料中,经搅拌后,形成纤维单丝或网状结构充分张开,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一种乱向支撑体系。能极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及水泥砂浆的早期的塑性收缩和沉降裂纹。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破碎、抗冲击性能,增强混凝土韧性和耐磨性,从而使建筑物的寿命大大延长,极大地减少工程维护费用。
[0003]传统的上浆混匀工艺中将聚丙烯网状纤维加入混凝土基料中,使其未被完全打开,使得部分聚丙烯网状纤维遭到了浪费,浪费资源,降低了混匀效率,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网状纤维的上浆混匀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聚丙烯网状纤维的上浆混匀装置,包括工作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网状纤维的上浆混匀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左侧通过支撑柱固定安装有间歇传送带本体(2),所述间歇传送带本体(2)的下方且位于工作台(1)的顶端铆接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输出焊接有推板(301),所述推板(301)的侧壁与承接台(30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承接台(302)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所述承接台(302)的右端与连通管(303)的左端焊接连接,所述连通管(30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01),所述支撑座(101)的底端与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303)的另一端延伸至混匀箱(4)的内部与第一连接板(402)活动连接,所述连通管(303)与混匀箱(4)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连接板(402)的右端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03),所述连接杆(40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40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404)的右端中部焊接有转轴(406),所述转轴(406)的另一端延伸至混匀箱(4)的右侧外部与第一伺服电机(408)的输出端焊接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08)铆接在工作台(1)的顶端右侧,所述转轴(406)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四轴承(603),所述第四轴承(60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套管(407),所述套管(407)的外壁左侧与混匀箱(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407)的外壁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602),所述第三轴承(602)的外壁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云,郭磊,周阳,左龙涛,李红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