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智能配电的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558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智能配电的发电装置,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铁钩,底座的上端开设有散热孔,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和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位于支架的右侧,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幕布,幕布的外壁开设有孔洞,底座的内部上端嵌入设置有智能配电柜,智能配电柜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风扇,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幕布,幕布的宽度大于智能配电柜的宽度,且幕布采用防水材质,幕布向左拉动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幕布外壁的孔洞与铁钩挂接,覆盖智能配电柜的上端,防止下雨天时雨水沿着智能配电柜上端的缝隙进入智能配电柜的内部导致内部导线短路。进入智能配电柜的内部导致内部导线短路。进入智能配电柜的内部导致内部导线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智能配电的发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光伏智能配电的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国的一次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0003]现有的光伏智能配电的发电装置,太阳能电池板都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太阳西落时阳光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照射微弱,且智能配电柜一般裸露在外,雨天时的雨水和阳光的暴晒容易加速智能配电柜的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光伏智能配电的发电装置,太阳能电池板都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太阳西落时阳光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照射微弱,且智能配电柜一般裸露在外,雨天时的雨水和阳光的暴晒容易加速智能配电柜的老化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智能配电的发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铁钩,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和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的位于支架的右侧,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幕布,所述幕布的外壁开设有孔洞,所述底座的内部上端嵌入设置有智能配电柜,所述智能配电柜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支架的外壁贴合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底座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皮带,所述智能配电柜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风扇。
[0006]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环位于把手的正上方,且固定环的外围固定有拉绳。
[0007]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智能配电柜的外壁开设有孔,且孔与散热孔配套设置。
[0008]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幕布的宽度大于智能配电柜的宽度,且幕布采用防水材质。
[0009]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铁钩与孔洞处于同一水平线,且孔洞的宽度大于铁钩的宽度。
[0010]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端和智能配电柜的上端均设置有导线插口,且两个导线插口处于同一水平线。
[0011]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皮带远离第三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智能配电的发电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幕布,幕布的宽度大于智能配电柜的宽度,且幕布采用防水材质,幕布向左拉动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幕布外壁的孔洞与铁钩挂接,覆盖智能配电柜的上端,防止下雨天时雨水沿着智能配电柜上端的缝隙进入智能配电柜的内部导致内部导线短路。
[0014]2、本技术优点在于通过设置风扇和散热孔,智能配电柜外壁的孔,将智能配电柜内部的热量散发出智能配电柜外部,风扇转动时对智能配电柜加速散热,热量沿着散热孔排出,防止智能配电柜经过阳光暴晒后发热严重。
[0015]3、最后通过设置双轴双轴电机和第三转轴,双轴电机启动时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带动皮带转动,皮带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使太阳能电池板对应阳光照射的方向,加大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装置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装置幕布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1

3中:1、底座;101、铁钩;102、散热孔;2、支架;3、固定块;301、第一转轴;302、幕布;303、孔洞;4、智能配电柜;401、把手;5、太阳能电池板;501、第二转轴;502、固定环;6、双轴电机;601、第三转轴;602、皮带;7、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

3,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至3:
[0023]本实施例提供进一步优选方案一种光伏智能配电的发电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铁钩101,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散热孔102,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2和固定块3,且固定块3的位于支架2的右侧,固定块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01,第一转轴3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幕布302,幕布302的外壁开设有孔洞303,底座1的内部上端嵌入设置有智能配电柜4,智能配电柜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401,支架2的外壁贴合有太阳能电池板5,太阳能电池板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501,太阳能电池板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502,底座1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6,双轴电机6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601,第三转轴6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皮带602,智能配电柜4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风扇7。
[0024]进一步的,固定环502位于把手401的正上方,且固定环502的外围固定有拉绳,当拉绳固定在把手401外围时,太阳能电池板5转动向上拉动拉绳,拉绳拉动将与把手401连接的智能配电柜4提起,便于智能配电柜4的拆卸。
[0025]进一步的,智能配电柜4的外壁开设有孔,且孔与散热孔102配套设置,将智能配电柜4内部的热量散发出智能配电柜4外部,然后沿着热量沿着散热孔102排出。
[0026]进一步的,幕布302的宽度大于智能配电柜4的宽度,且幕布302采用防水材质,幕布302向左拉动时带动第一转轴301转动,覆盖智能配电柜4的上端,防止下雨天时雨水沿着智能配电柜4上端的缝隙进入智能配电柜4的内部导致内部导线短路。
[0027]进一步的,铁钩101与孔洞303处于同一水平线,且孔洞303的宽度大于铁钩101的宽度,幕布302覆盖智能配电柜4时,幕布302外壁的孔洞303与铁钩101挂接固定幕布302。
[0028]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板5的下端和智能配电柜4的上端均设置有导线插口,且两个导线插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两个导线插口的内部连接导线,将太阳能电池板5和智能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智能配电的发电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铁钩(101),所述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散热孔(102),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2)和固定块(3),且所述固定块(3)的位于支架(2)的右侧,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01),所述第一转轴(3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幕布(302),所述幕布(302)的外壁开设有孔洞(303),所述底座(1)的内部上端嵌入设置有智能配电柜(4),所述智能配电柜(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401),所述支架(2)的外壁贴合有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501),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502),所述底座(1)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6),所述双轴电机(6)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601),所述第三转轴(6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皮带(602),所述智能配电柜(4)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风扇(7)。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锐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