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榀张弦式预应力木结构大跨梁
[0001]本技术涉及木结构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榀张弦式预应力木结构大跨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建筑审美要求的日益提高,建筑结构的形式及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许多大型的公共建筑都朝着大跨度、大空间的方向发展,普通的结构形式及材料种类已不能较好的实现建筑品质及新颖性的要求,从而需要一些新的结构形式及材料组合来达到建筑的需求。
[0003]木材是最早用于房屋建设的一种材料,因为取材方便、施工简单、抗震性能好等因素,海内外众多国家木结构建筑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木结构技术发展也非常迅速。现有两种比较常规的采用木材料搭建的建筑:一是普通的仅有单种材料的木结构建筑,单种木材存在生长缺陷、生物危害、不具备经济合理性、能够承载的跨度有限等缺陷;二是木
‑
混凝土组合结构,而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者的材料性能差别大,两种材料用在一起存在违和感,组合结构需要考虑木梁与混凝土板交界面在受力过程中产生的滑移效应,剪力连接件失效时,木结构基本便失去了承载作用,此外,混凝土容易开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榀张弦式预应力木结构大跨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合木梁(1)、木质支撑板(2)、竹筒(3)和预应力钢绞线(4);所述胶合木梁(1)呈拱形,胶合木梁(1)的两端均设置有供预应力钢绞线(4)穿过的若干斜孔,斜孔的上端贯穿胶合木梁(1)对应的端面,下端贯穿胶合木梁(1)的下表面;所述胶合木梁(1)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相互间隔的木质支撑板(2),木质支撑板(2)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圆形的预留孔(201),每个预留孔(201)设置有豁口(2011);若干所述木质支撑板(2)的下端设置有若干竹筒(3),竹筒(3)呈下凸弧状;每根所述竹筒(3)穿过每个木质支撑板(2)下端对应的预留孔(201),竹筒(3)的部分外壁在豁口(2011)处外露,每根竹筒(3)的两端分别与胶合木梁(1)两端的对应斜孔的下端对接;每根所述竹筒(3)内穿设有若干预应力钢绞线(4),预预应力钢绞线(4)的两端分别穿过胶合木梁(1)两端的斜孔并锚固在胶合木梁(1)的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榀张弦式预应力木结构大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支撑板(2)呈Y形,木质支撑板(2)的上端采用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郭俊杰,徐士杰,单志伟,杨光磊,何欢,高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