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534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1
一种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套筒和立柱;底座上设置有圆环形的插槽;底座上设置有垂直于插槽的凹槽;底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按压件,按压件的一端设置有拨杆;底座上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柱,支撑柱上设置有凸出的立柱;立柱的内部中空,立柱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座,每个安装座上均设置有接触件;支撑柱上设置有滑槽,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连杆推动液压油运动;底座上设置有多组弹性件;套筒与连杆固定安装,套筒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供立柱伸出的开口;套筒的两侧设置有卡槽,卡槽与位于凹槽内的拨杆卡接,套筒的底部卡入插槽中,套筒的内壁与弹性件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能够方便的对工件进行定位安装。能够方便的对工件进行定位安装。能够方便的对工件进行定位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件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加工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利用工件自身内孔进行定位装夹,传统内孔定位采用的是定位块与工件内孔配合实现的,同时,定位块由螺纹杆驱动,即将螺纹杆沿螺纹移动转化为定位块的轴向移动,该定位装置需要足够的安装空间。而针对机台内的工件进行加工时,装置安装空间受限时,传统的定位装置难以满足高精度的定位需求,影响了工件的加工精度,从而影响了后续工件的安装。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本技术体积小,能够方便的对工件进行定位安装。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套筒和立柱;
[0008]底座上设置有圆环形的插槽;底座上设置有垂直于插槽的凹槽;底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按压件,按压件的一端设置有拨杆,拨杆位于凹槽中,且拨杆穿过插槽置于套筒的下方;
[0009]底座上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柱,支撑柱上设置有凸出的立柱;立柱的内部中空,立柱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座,每个安装座上均设置有接触件;支撑柱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上设置有上下滑动的连杆,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连杆推动液压油运动;底座上设置有多组弹性件;
[0010]套筒与连杆固定安装,套筒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供立柱伸出的开口;套筒的两侧设置有卡槽,卡槽与位于凹槽内的拨杆卡接,套筒的底部卡入插槽中,套筒的内壁与弹性件相接触。
[0011]优选的,每个安装座上的接触件的水平高度各不相同。
[0012]优选的,插槽的内部设置有强磁铁,套筒的底部与强磁铁磁性向吸。
[0013]优选的,接触件为双层结构,接触件的内部设置弹性内腔,外部设置有外包层。
[0014]优选的,外包层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接触面积的凸起部。
[0015]优选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与机台上的安装孔螺纹配合连接。
[0016]优选的,拨杆朝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楔形块。
[001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1、接触件直接与工件的孔壁相接触,而设置在不同水平高度上的接触件,与工件
孔壁的不同位置接触,从而使得工件的各个位置受力均匀从而保持工件位置固定。
[0019]2、插槽的内部设置有强磁铁,套筒的底部与强磁铁磁性向吸。套筒与底座安装时,套筒的底部插入底座的插槽中,并与强磁铁保持磁吸状态,从而保证套筒位置固定。
[0020]3、接触件为双层结构,接触件的内部设置弹性内腔,外部设置有外包层。液压油挤入内腔中,外包层对内腔起到保护作用,双层结构更加稳定,不易泄漏。
[0021]4、需要将工件取下时,将工件两侧的按压件向下按压,按压件带动拨杆向上运动,楔形块与套筒的底部接触,从而将套筒顶起,与底座分离;此时液压油回位,从而将工件取下。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中底座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中套筒内侧设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中套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中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底座;11、凹槽;12、螺纹柱;13、拨杆;14、楔形块;15、插槽;2、按压件;3、套筒;31、卡槽;4、立柱;5、安装座;51、接触件;511、内腔;512、外包层;6、支撑柱;61、滑槽;62、连杆;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9]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套筒3和立柱4;
[0030]底座1上设置有圆环形的插槽15;底座1上设置有垂直于插槽15的凹槽11;底座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按压件2,按压件2的一端设置有拨杆13,拨杆13位于凹槽11中,且拨杆13穿过插槽15置于套筒3的下方;
[0031]底座1上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柱6,支撑柱6上设置有凸出的立柱4;立柱4的内部中空,立柱4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座5,每个安装座5上均设置有接触件51;支撑柱6上设置有滑槽61,滑槽61上设置有上下滑动的连杆62,支撑柱6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连杆62推动液压油运动;底座1上设置有多组弹性件7;
[0032]套筒3与连杆62固定安装,套筒3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供立柱4伸出的开口;套筒3的两侧设置有卡槽31,卡槽31与位于凹槽11内的拨杆13卡接,套筒3的底部卡入插槽15中,套筒3的内壁与弹性件7相接触。
[003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安装座5上的接触件51的水平高度各不相同。
[0034]需要说明的是,接触件51直接与工件的孔壁相接触,而设置在不同水平高度上的
接触件51,与工件孔壁的不同位置接触,从而使得工件的各个位置受力均匀从而保持工件位置固定。
[003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插槽15的内部设置有强磁铁,套筒3的底部与强磁铁磁性向吸。
[0036]需要说明的是,套筒3与底座1安装时,套筒3的底部插入底座1的插槽15中,并与强磁铁保持磁吸状态,从而保证套筒3位置固定。
[003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接触件51为双层结构,接触件51的内部设置弹性内腔511,外部设置有外包层512。
[0038]需要说明的是,液压油挤入内腔511中,外包层512对内腔511起到保护作用,双层结构更加稳定,不易泄漏。
[003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包层512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接触面积的凸起部。
[004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柱12,螺纹柱12与机台上的安装孔螺纹配合连接。
[0041]需要说明的是,底座1通过螺纹柱12与机台固定安装。
[004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拨杆13朝向套筒3的一侧设置有楔形块14。
[0043]需要说明的是,楔形块14与套筒3的底部接触,用于将套筒3顶起。
[0044]本技术中,先将底座1通过底部的螺纹柱12与机头上的安装孔螺纹配合连接;将底座1安装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台内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套筒(3)和立柱(4);底座(1)上设置有圆环形的插槽(15);底座(1)上设置有垂直于插槽(15)的凹槽(11);底座(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按压件(2),按压件(2)的一端设置有拨杆(13),拨杆(13)位于凹槽(11)中,且拨杆(13)穿过插槽(15)置于套筒(3)的下方;底座(1)上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柱(6),支撑柱(6)上设置有凸出的立柱(4);立柱(4)的内部中空,立柱(4)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座(5),每个安装座(5)上均设置有接触件(51);支撑柱(6)上设置有滑槽(61),滑槽(61)上设置有上下滑动的连杆(62),支撑柱(6)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连杆(62)推动液压油运动;底座(1)上设置有多组弹性件(7);套筒(3)与连杆(62)固定安装,套筒(3)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供立柱(4)伸出的开口;套筒(3)的两侧设置有卡槽(31),卡槽(31)与位于凹槽(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冬华
申请(专利权)人:兴国感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