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520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集热器、循环水箱、补给水箱和蓄水箱,集热器和循环水箱之间使用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连通,补给水箱设置于循环水箱上方并相互连通,补给水箱内设有液位计,与液位计相适配的设有位于补给水箱外部的第一PLC控制器,补给水箱设有补给进入管,补给进入管设有第一电磁阀,补给进入管与水源连通;第一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循环水箱内部设有温度计,与温度计相适配的设有位于循环水箱外部的第二PLC控制器,循环水箱与蓄水箱之间设有输送管,输送管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蓄水箱连接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多个循环,使得整体使用寿命延长。并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属于太阳能集热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日益加强。而众所周知,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是有限的,所以在各种经济、政治和科学研究活动中,资源和能源的问题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太阳能是一种可自由利用、无污染、能量密度不高的持久能源,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也是最廉价,最洁净和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长期以来人们在探索太阳能热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太阳能热水器的热利用转换技术无疑是最为成熟的,其产业化进程也较光伏电池、太阳能发电等产业领先一步。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加热效率低,热水出水慢。尤其在外界温度较低时,蓄水箱中的温度水温温度较低,使用者使用舒适度较低。在外界温度较高时,使用者用水较多,集热器容易干蒸造成爆裂。因此,需要多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具体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集热器、循环水箱、补给水箱和蓄水箱,集热器和循环水箱之间使用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形成连通闭环,补给水箱设置于循环水箱上方并且相互之间连通,补给水箱内设有液位计,与液位计相适配的设有位于补给水箱外部的第一PLC控制器,补给水箱设有补水管,补给水管设有第一电磁阀,补水管与水源连通;第一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
[0004]循环水箱内部设有温度计,与温度计相适配的设有位于循环水箱外部的第二PLC控制器,循环水箱与蓄水箱之间设有输送管,输送管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
[0005]蓄水箱的侧面连接有出水管。
[0006]进一步的,循环水箱上方设有进口,补给水箱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补水管,补水管伸入循环水箱的进口内;补水管的末端设有浮球,浮球随着水位的高低而升降。
[0007]进一步的,补水管中心轴设有一根固定丝,固定丝延伸至补水管外部,超出距离不小于浮球的直径,并且在固定丝的末端设有限位卡球;浮球位于固定丝上,其直径不小于补水管的直径;
[0008]进一步的,补水管的底端位置等于循环水箱内水位的下端阈值警示位置。
[0009]进一步的,蓄水箱包括上蓄水箱和下蓄水箱,上蓄水箱与循环水箱连通,上蓄水箱和下蓄水箱之间使用通管连通,下蓄水箱内设有加热丝,加热丝给下蓄水箱内蓄水加热;下蓄水箱的底部设有进水管。
[0010]进一步的,下蓄水箱配备防电墙。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多功能水箱之间存在多个自循环,使得整
体使用寿命延长。并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集热器,2

循环水箱,3

补给水箱,31

补给进入管,30

补水管,301

固定丝,302
‑ꢀ
限位卡球,4

蓄水箱,40

出水管,41

上蓄水箱,42

下蓄水箱,420

加热器,421

进水管,5

液位计,6

第一电磁阀,7

温度计,8

第二电磁阀,10

上循环管,20

下循环管,6

第一电磁阀, A

第一PLC控制器,B

第二PLC控制器,9

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5]本技术,包括集热器1、循环水箱2、补给水箱3和蓄水箱4,集热器1和循环水箱2之间使用上循环管10和下循环管20形成连通闭环,补给水箱3设置于循环水箱2上方并且相互之间连通,补给水箱3内设有液位计5,与液位计5相适配的设有位于补给水箱3外部的第一PLC控制器A,补给水箱3设有补给进入管31,补给进入管31设有第一电磁阀6,补给进入管31与水源连通;第一PLC控制器A控制第一电磁阀6。
[0016]循环水箱2内部设有温度计7,与温度计7相适配的设有位于循环水箱2外部的第二PLC控制器B,循环水箱2与蓄水箱4之间设有输送管40,输送管40设有第二电磁阀8,第二PLC控制器B 控制第二电磁阀8;
[0017]蓄水箱4的侧面连接有出水管40。
[0018]循环水箱2上方设有进口,补给水箱3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补水管30,补水管30伸入循环水箱2的进口内;补水管30的末端设有浮球9,浮球9随着水位的高低而升降。
[0019]补水管30中心轴设有一根固定丝301,固定丝301延伸至补水管30外部,超出距离不小于浮球的直径,并且在固定丝301的末端设有限位卡球302;浮球9位于固定丝301上,其直径不小于补水管30的直径;
[0020]补水管30的底端位置等于循环水箱2内水位的下端阈值警示位置。蓄水箱4包括上蓄水箱41 和下蓄水箱42,上蓄水箱41与循环水箱2连通,上蓄水箱41和下蓄水箱42之间使用通管连通,下蓄水箱42内设有加热丝420,加热丝420给下蓄水箱42内蓄水加热;下蓄水箱42的底部设有进水管421。下蓄水箱42配备防电墙。
[0021]集热器顶端通过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连接至循环水箱,冷水的密度大于热水密度,冷水通过下循环管进入集热器自动将热水通过上循环管顶入循环水箱,自动循环,加热迅速,节能环保。
[0022]循环水箱与蓄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循环水箱内置有温度计,温度计和电磁阀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有PLC控制器,温度计检测循环水箱内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将热水从循环水箱排入蓄水箱,操作简单快速。
[0023]补给水箱内置有自动补水装置,当液位计检测到补给水箱内水位低于设定值,第二PLC控制器打开第二电磁阀上水,自动化程度高。当循环水箱内的水位低于警戒线时,此时浮球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使得补给水箱中的水通过补水管进入到循环水箱中。从而可以
解决因循环水箱无水供应造成集热器干烧的问题,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实用寿命。当循环水箱内的水位高于警戒线时,浮球堵住补水管,停止补入。
[0024]当上蓄水池中的温度在外界温度的影响下,其温度较低时,即可开启下蓄水池中的电加热管,使得下蓄水池中的水变热。由于热水的密度低于冷水的密度,下蓄水池中的水会自动进入到上蓄水池中,使得用于得到高于上蓄水池原本的温度的水。
[0025]本
技术人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器(1)、循环水箱(2)、补给水箱(3)和蓄水箱(4),所述集热器(1)和循环水箱(2)之间使用上循环管(10)和下循环管(20)形成连通闭环,所述补给水箱(3)设置于循环水箱(2)上方并且相互之间连通,所述补给水箱(3)内设有液位计(5),与所述液位计(5)相适配的设有位于补给水箱(3)外部的第一PLC控制器(A),所述补给水箱(3)设有补给进入管(31),所述补给进入管(31)设有第一电磁阀(6),所述补给进入管(31)与水源连通;所述第一PLC控制器(A)控制第一电磁阀(6);所述循环水箱(2)内部设有温度计(7),与所述温度计(7)相适配的设有位于循环水箱(2)外部的第二PLC控制器(B),所述循环水箱(2)与蓄水箱(4)之间设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设有第二电磁阀(8),所述第二PLC控制器(B)控制第二电磁阀(8);所述蓄水箱(4)的侧面连接有出水管(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2)上方设有进口,所述补给水箱(3)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补水管(30),所述补水管(30)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为勇万琛绪钟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冠群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