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预埋件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956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预埋件减震结构,包括预埋板和减震机构;预埋板:其底面边缘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弯钩锚杆,预埋板的上表面四角对称设有螺纹柱,螺纹柱分别与钢结构底板四角的圆孔活动插接,螺纹柱的上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单元、第二减震单元和第三减震单元,所述第一减震单元设置于预埋板上表面中部的凹槽底壁,第一减震单元的上端与钢结构底板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减震单元对称设置于第一减震单元的前后侧面,第三减震单元对称设置于第一减震单元的左右侧面,该钢结构预埋件减震结构,实现钢结构和预埋件之间的多重减震,减震效果好,稳定性更高,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预埋件减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预埋件
,具体为一种钢结构预埋件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预埋件就是预先安装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就是在结构浇筑时安置的结构配件,是用于砌筑上部结构时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预埋件大多由金属制造,例如:钢筋或者铸铁,也可用木头、塑料等非金属刚性材料,部分建筑对于钢结构和预埋件之间的抗震能力要求比较高,但现有技术中的预埋件大多是通过混凝土将预埋件浇筑在指定位置,然后通过螺栓将钢结构直接固定在预埋件的上端,这种简单的固定方式,使钢结构和预埋件之间的减震结构单一,减震效果较差,造成其稳定性不足,设备的使用寿命受到限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钢结构预埋件减震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钢结构预埋件减震结构,实现钢结构和预埋件之间的多重减震,减震效果好,稳定性更高,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预埋件减震结构,包括预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预埋件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板(1)和减震机构(8);预埋板(1):其底面边缘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弯钩锚杆(4),预埋板(1)的上表面四角对称设有螺纹柱(2),螺纹柱(2)分别与钢结构底板(3)四角的圆孔活动插接,螺纹柱(2)的上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9);减震机构(8):包括第一减震单元(81)、第二减震单元(82)和第三减震单元(83),所述第一减震单元(81)设置于预埋板(1)上表面中部的凹槽底壁,第一减震单元(81)的上端与钢结构底板(3)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减震单元(82)对称设置于第一减震单元(81)的前后侧面,第三减震单元(83)对称设置于第一减震单元(81)的左右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预埋件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单元(81)包括方形柱(811)、方形筒(812)和第一弹簧(813),所述方形筒(812)和第一弹簧(813)分别设置于预埋板(1)上表面中部的凹槽底壁,第一弹簧(813)位于方形筒(812)的内部,方形柱(811)设置于钢结构底板(3)的底面中部,方形柱(811)的底面与第一弹簧(813)的上端固定连接,方形柱(811)的外侧面与方形筒(812)的内壁面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预埋件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单元(82)包括安装板(821)、第二弹簧(822)和方形板(823),所述安装板(821)对称设置于方形柱(811)的前后侧面下端,安装板(821)分别穿过方形筒(812)前后侧面的条形口并延伸至方形筒(812)的外部,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宪
申请(专利权)人:长葛市鑫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