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利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离心风机用蜗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82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蜗壳,尤其是一种能利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离心风机用蜗壳。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能利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离心风机用蜗壳,包括采用压铸制造的第一单元体以及采用压铸制造的第二单元体,其中,第一单元体能与第二单元体适配连接,且第一单元体与第二单元体适配固定连接后,利用所述第一单元体与第二单元体能围合成所需的蜗壳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利用压铸工艺制造后,又能快速实现组装得到蜗壳本体;通过将蜗壳本体分割形成第一单元体、第二单元体解决现有技术中压铸后无法有效进行后续铣削加工的技术难题,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的良率与可靠性。提高加工的良率与可靠性。提高加工的良率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利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离心风机用蜗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蜗壳,尤其是一种能利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离心风机用蜗壳。

技术介绍

[0002]离心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以及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0003]离心风机的壳体包括蜗壳,为了能实现所需的连接配合,一般地,需要在蜗壳的两侧设置圆形开口,以便利用圆形开口与进风网板以及电机壳等的连接配合。目前,采样压铸工艺制备蜗壳时,在压铸后,需要利用铣床等设备对蜗壳内部进行加工,由于圆形开口的内径小于蜗壳内空腔的内径,因此在采用铣床对蜗壳内部加工后,存在铣刀无法有效退出等问题,导致加工流程复杂,加工成本大大上升,加工良率较低,甚至无法有效采用压铸工艺制备蜗壳,难以适应目前的发展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利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离心风机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利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离心风机用蜗壳,其特征是:包括采用压铸制造的第一单元体以及采用压铸制造的第二单元体,其中,第一单元体能与第二单元体适配连接,且第一单元体与第二单元体适配固定连接后,利用所述第一单元体与第二单元体能围合成所需的蜗壳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利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离心风机用蜗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单元体包括蜗壳主体(1),所述蜗壳主体(1)的第一侧面设置能方便压铸后加工的蜗壳主体侧口(18);第二单元体包括能与蜗壳主体(1)的第一侧面适配的进风网板(2),所述进风网板(2)与蜗壳主体(1)的第一侧面对准固定连接后,以利用所述蜗壳主体(1)与进风网板(2)能形成蜗壳本体;利用进风网板(2)能封闭蜗壳主体(1)第一侧面的蜗壳主体侧口(18);在所述进风网板(2)上设置能允许气体通过的网板单元网孔区(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利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离心风机用蜗壳,其特征是:所述蜗壳主体侧口(18)的形状、进风网板(2)的形状与蜗壳主体(1)横切面形状相一致,网板单元网孔区(5)内设置若干网板单元网孔(6),所述网板单元网孔(6)贯通进风网板(2);进风网板(2)通过进风网板连接螺栓(4)能与蜗壳主体(1)的第一侧面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能利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离心风机用蜗壳,其特征是:在蜗壳主体(1)上设置蜗壳连接座(3),进风网板(2)与蜗壳主体(1)的第一侧面固定后,进风网板(2)邻近蜗壳连接座(3)的端部与蜗壳连接座(3)紧密接触,在蜗壳连接座(3)内设置蜗壳出风口(10),所述蜗壳出风口(10)与蜗壳主体(1)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利用压铸工艺制造的离心风机用蜗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单元体包括蜗壳第一分割体(19)以及设置于所述蜗壳第一分割体(19)上的分割体网孔区(22),在所述蜗壳第一分割体(19)内侧的外圈边缘设置分割体第一连板(25);第二单元体包括蜗壳第二分割体(20)以及与所述蜗壳第二分割体(20)一体成型的蜗壳连接座(3),在蜗壳第二分割体(20)的内侧边缘设置分割体第二连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高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王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