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世煜专利>正文

双轴开关电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69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轴开关电位器,即在结构上设置有电位器轴和开关轴,并分别控制开关和阻值,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结构上的一体化,将开关轴设置在电位器轴内,且两个轴在各自的工作方向上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实现这种开关电位器的具体结构是在电位器轴内设置有开关轴,该开关轴的下端连接转轮,该转轮的下端连接开关支架,该开关支架设置在底座的凹槽内;所述电位器轴的下端设置有刷子,该刷子与碳片接触,在碳片上设置有端子;所述开关支架上设置有开关铜桥;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开关端子,底座与外壳连接在一起。(*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电器控制调节的开关电位器,尤其是一种双轴的,即电位器轴与开关轴独立操作,电位器功能与开关功能独立控制,而外形结构上又合为一体的双轴开关电位器
技术介绍
已知的开关电位器有以下两种基本结构1.旋转式开关电位器。一根电位器轴心,以旋转角度的变化,有顺序的控制开关的接通和电位器输出端阻值的调节。即以轴逆时针旋转到底为起始点,在此状态下,开关处于断开状态。顺时针旋转轴20~40度,开关接通,但在此旋转范围内电位器的输出端阻值无明显变化;进一步顺时针旋转轴,电位器输出端阻值才开始正常变化。反方向逆时针操作至终点,电位器输出端阻值回复到最小值(接近0),开关断开。此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1)开关轴与电位器轴共用;无法满足一些需要双轴独立操作的要求。2)电位器输出端无法预设位置(阻值),在一些要求需要保留(预设)前次电器使用状态的场合下,无法满足要求。2.单轴按压式开关电位器。此种开关电位器也为单轴操作方式,即一根轴既用于控制开关状态,同时也用于调节电位器阻值变化。上下按压轴一下,驱动底部开关组件旋转若干角度,同时带动动触片的旋转,从而改变动触片与静触片的接触位置,以达到开关切换的目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轴时,轴带动电位器接触刷旋转,从面实现电位器输出端阻值相应变化。此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1)同样为开关轴与电位器轴共用;无法满足一些需要双轴独立操作的要求。2)此类型的开关电位器的开关轴在无外力作用下,始终处于初始高度,无法从开关电位器本身用目视方法判断出开关接触状态,必须依靠电子仪器测量或附加电路指示灯的方法指明开关所处状态,导致产品的复杂化。上述两种开关电位器,由于都是单轴控制,所以对于某些需要明确将开关与电位器操作件分开的场合,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开关电位器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双轴开关电位器。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双轴开关电位器包括外壳、电位器轴、刷子、螺母、开关轴、转轮、碳片、开关端子、开关银触点、开关铜桥、小弹簧、开关支架、大弹簧、底座、铆钉,其主要结构是在电位器轴内设置有开关轴。该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位器,在电位器轴内设置有开关轴,该开关轴的下端连接转轮,该转轮的下端连接开关支架,该开关支架设置在底座的凹槽内;所述电位器轴的下端设置有刷子,该刷子与碳片接触,在碳片上设置有端子;所述开关支架上设置有开关铜桥,开关铜桥上设置有开关银触点;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开关端子,开关银触点与开关端子相接触,底座与外壳连接在一起。及上述电位器轴,其上段为一圆柱体,下端为一直径大于圆柱体的圆台体,中心设有孔,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滑槽;在圆台体的端面设有凹面,在该凹面内固定有刷子。及上述开关轴为一中心设有阶梯孔的圆柱体,在该圆柱体的外圆设有与电位器内孔滑槽相配合的凸块,在圆柱体的下端设有齿形端面。及上述转轮,其上段为细轴,下段为粗轴,其中在细轴顶端设有固定在开关轴阶梯孔内的圆帽,在粗轴的圆周面设有与开关轴下端齿形端面相啮合的凸块,该凸块的顶端为单向斜面;在粗轴中心设有安装孔。及上述开关支架,其上段为一圆柱体,下端为一方块体,中心设有盲孔;其中在圆柱体的顶端设有插在转轮安装孔内的细轴头,在方块体的侧面设有凹槽,开关铜桥通过弹簧在凹槽内移动,开关铜桥上设有开关银触点,该触点与开关端子上的金属片接触。及上述底座为一方盒,其内设有三个凹槽,其中在中间槽内安装开关支架的方块体,该方块体底面与中间槽内底面之间设有弹簧,在两边槽内安装开关端子,该开关端子的金属脚穿过槽内底面的方孔露在底座的外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产品的电位器与开关在形状上合二为一,在使用功能上完全独立,同时又可清楚的辩别开关状态以及电位器的预设的位置(阻值),达到了体积减少,更有利于产品的美观设计;同时由于开关轴处在电位器轴中心,两个操作装置紧相邻,从而使操作变得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其中1外壳、2电位器轴、5开关轴、7碳片、8电位器端子、13开关端子、15底座。图2是图1的装配分解示意图,其中3刷子、4螺母、6转轮、9开关银触点、10开关铜桥、11小弹簧、12开关支架、14大弹簧、16铆钉。图3是图1中电位器轴2、开关轴5和转轮6组装在一起的示意图,表示开关轴在上限位位置。图4是图3的装配分解示意图,表示转轮、电位器轴和开关轴的装配关系及转轮在电位器轴内的位置,其中21滑槽、61翼齿、62圆帽。图5是图1中电位器轴2、开关轴5和转轮6组装在一起的示意图,表示开关轴在下限位位置。图6是图5的装配分解示意图,表示转轮、电位器轴和开关轴的装配关系及转轮在电位器轴内的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基于这样一种构思,即在结构上设置有电位器轴和开关轴,并分别控制开关和阻值,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结构上的一体化,将开关轴设置在电位器轴内,且两个轴在各自的工作方向上独立工作,互不干扰。解决上述构思的一个具体方案是,将电位器轴2与开关轴5独立制作,电位器轴为内部中空,开关轴装在电位器轴的中空孔内并从孔内穿出。电位器刷子3(动接触片)固定在电位器轴下端,并与中部的碳片7相接触。当电位器轴转动时,电位器动接触片跟随转动,改变与碳片接触位置,从而达到调节阻值的目的。利用电位器轴中空的特点,在其内部设计出一组长短相间的顶部有单向斜面的滑槽21,同时开关轴连接一转轮6,转轮的周面带有与滑槽21相互配合的翼齿61,转轮下部压住开关支架12,关支架12上设有开关铜桥(动接触片)10,随着开关轴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推动转轮沿滑槽同时向下滑出滑槽,再利用直滑槽顶部的斜面与转轮上三个齿顶部的斜面接触,在最底部的弹簧14的向上弹力作用下,驱动转轮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转轮上的三个齿进入电位器轴内侧上所相邻的另一滑槽。由于滑槽的长度不同,从而使转轮所处的高低位置不同,进而开关支架所停留的位置也不同(此结构的工作原理与按压式圆珠笔的工作原理相似)。正是由此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开关动触片与静触片位置的不同,达到开关切换的目的。同时可由开关轴的高低位置差异,轻易辨别出开关所处的状态。电位器阻值的改变是通过转动电位器轴来实现,所以电位器轴和开关轴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实施例本技术由外壳1和底座15及安装在外壳和底座之间的电位器组件和开关组件组成。其中电位器组件包括电位器轴2、刷子3、碳片7和端子8;开关组件包括开关轴5、转轮6、开关支架12、开关端子13、弹簧14等。外壳1为中空体,其上部是圆柱体、下部是方体、方体内设型腔、方体底边设有与底座15连接的安装脚。电位器轴2装在外壳1的空腔里,电位器轴2的内部是空腔,里面设六个滑槽21;开关轴5装在电位器轴2的空腔里,开关轴5内是空腔,里面设阶梯孔;转轮6的上端有一段细脖轴,细脖轴的顶端是圆帽62,转轮6的下端有与滑槽21相配合的三个翼齿61,此外转轮6的底面有孔,转轮6通过其圆帽62固定在开关轴5内;开关支架12由上段的圆柱体和下段的方块体组成,底面中心设有盲孔,圆柱体的顶端是一细轴头,该轴头插在转轮6底面的孔内,方块体的两个侧面有凹槽,该凹槽内设置弹簧11,弹簧11支呈开关铜桥10,开关铜桥10在凹槽内里外移动,开关铜桥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轴开关电位器,这种双轴开关电位器包括外壳、电位器轴、刷子、螺母、开关轴、转轮、碳片、开关端子、开关银触点、开关铜桥、小弹簧、开关支架、大弹簧、底座、铆钉,其特征是在电位器轴内设置有开关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开关电位器,这种双轴开关电位器包括外壳、电位器轴、刷子、螺母、开关轴、转轮、碳片、开关端子、开关银触点、开关铜桥、小弹簧、开关支架、大弹簧、底座、铆钉,其特征是在电位器轴内设置有开关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双轴开关电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位器,在电位器轴内设置有开关轴,该开关轴的下端连接转轮,该转轮的下端连接开关支架,该开关支架设置在底座的凹槽内;所述电位器轴的下端设置有刷子,该刷子与碳片接触,在碳片上设置有端子;所述开关支架上设置有开关铜桥;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开关端子,底座与外壳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双轴开关电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电位器轴,其上段为一圆柱体,下端为一直径大于圆柱体的圆台体,中心设有孔,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滑槽;在圆台体的端面设有凹面,在该凹面内固定有刷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双轴开关电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开关轴为一中心设有阶梯孔的圆柱体,在该圆柱体的外圆设有与电位器内孔滑槽相配合的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铁
申请(专利权)人:洪世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