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员乘坐猴车越位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56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员乘坐猴车越位保护装置,包括吊顶、挡块、第一压力开关、蜂鸣器、警示灯、钢缆、抱索器、气缸、支撑杆和座椅,所述吊顶固定在猴车下车位置的隧道顶部,所述挡块固定在吊顶上,所述第一压力开关安装在挡块内部,所述蜂鸣器和警示灯安装在吊顶上,所述抱索器位于吊顶正下方,所述抱索器内部开设有孔洞,所述钢缆穿过孔洞平行设置在吊顶下方,所述气缸嵌设在抱索器顶部,所述座椅位于抱索器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抱索器和座椅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了结构较为舒适的座椅,设置了安全板对乘客进行保护,抱索器采用稳定结构,减少了晃动,猴车越位会发出警示,并阻挡猴车前进,更加安全。更加安全。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员乘坐猴车越位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保护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员乘坐猴车越位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等行业是事故风险较高的行业,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放在首位的,因此,施工和采矿等工作过程中,一个可靠、安全和舒适的安全保护设备尤为重要;
[0003]猴车是采矿作业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工人到达矿坑的时间,传统的猴车结构较为简单,工人乘坐需保持专注和紧绷状态,以免摔落,无法保证工人乘坐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传统猴车乘坐时会左右摆动,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碰撞,而且猴车必须在下车区域下车,超过下车区域下车会产生危险,传统猴车没有对此进行保护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员乘坐猴车越位保护装置,设置了安全板等结构保护,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强,抱索器为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强,越位时会发出警报,同时阻挡猴车前进,进行有效保护。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人员乘坐猴车越位保护装置,包括吊顶、挡块、第一压力开关、蜂鸣器、警示灯、钢缆、抱索器、气缸、支撑杆和座椅,所述吊顶固定在猴车下车位置的隧道顶部,所述挡块固定在吊顶上,所述第一压力开关安装在挡块内部,所述蜂鸣器和警示灯安装在吊顶上,所述抱索器位于吊顶正下方,所述抱索器内部开设有孔洞,所述钢缆穿过孔洞平行设置在吊顶下方,所述气缸嵌设在抱索器顶部,所述座椅位于抱索器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抱索器和座椅之间。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座椅包括脚踏板、第二压力开关、挡板、坐垫、第三压力开关、靠背、电机和安全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支撑杆的末端,所述挡板一端焊接有脚踏板,所述第二压力开关设置在脚踏板内,所述挡板另一端焊接有坐垫,所述第三压力开关设置在坐垫内,所述靠背焊接在坐垫上,所述电机安装在靠背两侧,所述安全板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压力开关与蜂鸣器和警示灯串联形成电路,挡块和气缸的气压杆长度相同,且二者长度均为吊顶与钢缆间距的三分之二。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缸与第二压力开关和第三压力开关并联形成电路,所述电机与第二压力开关和第三压力开关串联形成电路。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抱索器内部与钢缆接触处为橡胶材质,所述抱索器为倒三角形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脚踏板与坐垫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与脚踏板垂直设置,所述挡板与支撑杆的夹角为45
°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的座椅上设置了两个压力开关,乘坐时会将其触
发,启动安全板对人进行保护,座椅的结构设计可以让乘客处于放松状态,比较舒适,抱索器内部为橡胶材质,可以防止静电,其结构为倒三角形,不易产生晃动,稳定性较强,也比较舒适;
[0013]本装置设置了可在人员乘坐时弹出的气缸,在乘客到达下车位置未下车时,会触发蜂鸣器和警示灯,对乘客进行提醒,同时阻挡猴车前进,起到了有效的越位保护的作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座椅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座椅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
[0019]图中:1、吊顶;2、挡块;3、第一压力开关;4、蜂鸣器;5、警示灯;6、钢缆;7、抱索器;8、气缸;9、支撑杆;10、座椅;101、脚踏板;102、第二压力开关;103、挡板;104、坐垫;105、第三压力开关;106、靠背;107、电机;108、安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人员乘坐猴车越位保护装置,包括吊顶1、挡块2、第一压力开关3、蜂鸣器4、警示灯5、钢缆6、抱索器7、气缸8、支撑杆9和座椅10,吊顶1固定在猴车下车位置的隧道顶部,挡块2固定在吊顶1上,第一压力开关3安装在挡块2内部,蜂鸣器4和警示灯5安装在吊顶1上,抱索器7位于吊顶1正下方,抱索器7内部开设有孔洞,钢缆6穿过孔洞平行设置在吊顶1下方,气缸8嵌设在抱索器7顶部,座椅10位于抱索器7的正下方,支撑杆9设置在抱索器7和座椅10之间;
[0022]座椅10包括脚踏板101、第二压力开关102、挡板103、坐垫104、第三压力开关105、靠背106、电机107和安全板108,挡板103固定在支撑杆9的末端,挡板103一端焊接有脚踏板101,第二压力开关102设置在脚踏板101内,挡板103另一端焊接有坐垫104,第三压力开关105设置在坐垫104内,靠背106焊接在坐垫104上,电机107安装在靠背106两侧,安全板108安装在电机107的输出轴上,该座椅10能够给乘坐者带来更舒适、更安全的乘坐体验;
[0023]第一压力开关3与蜂鸣器4和警示灯5串联形成电路,挡块2和气缸8的气压杆长度相同,且二者长度均为吊顶1与钢缆6间距的三分之二,蜂鸣器4和警示灯5可以为乘坐者做出警示,挡块2和气缸8的气压杆可以阻挡猴车继续前进,为乘客提供越位保护,更加安全;
[0024]气缸8与第二压力开关102和第三压力开关105并联形成电路,电机107与第二压力开关102和第三压力开关105串联形成电路,第二压力开关102和第三压力开关105中任一开关接通,即可启动气缸8,第二压力开关102和第三压力开关105必须同时接通,才可启动电
机107,两个开关可以保证反馈的准确性,防止乘客乘坐姿势不正确影响电路的接通,提高了容错率;
[0025]抱索器7内部与钢缆6接触处为橡胶材质,抱索器7为倒三角形结构,橡胶材质可防止静电的产生,三角形结构使得猴车更加稳定,能够减少设备的摇晃;
[0026]脚踏板101与坐垫104平行设置,支撑杆9与脚踏板101垂直设置,挡板103与支撑杆9的夹角为45
°
,挡板103可为乘客腿部提供支撑,使得乘坐更加舒适。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乘客乘坐猴车时,安全板108处于展开状态,可扶住支撑杆9,踩着脚踏板101坐在坐垫104上,此时,第二压力开关102和第三压力开关105均接通,电机107启动,带动安全板108转动,安全板108闭合,为乘客提供保护,同时,气缸8启动,气压杆弹出,当到达下车点时,乘客起身,第三压力开关105断开,安全板108展开,气缸的8气压杆收回,人员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员乘坐猴车越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1)、挡块(2)、第一压力开关(3)、蜂鸣器(4)、警示灯(5)、钢缆(6)、抱索器(7)、气缸(8)、支撑杆(9)和座椅(10),所述吊顶(1)固定在猴车下车位置的隧道顶部,所述挡块(2)固定在吊顶(1)上,所述第一压力开关(3)安装在挡块(2)内部,所述蜂鸣器(4)和警示灯(5)安装在吊顶(1)上,所述抱索器(7)位于吊顶(1)正下方,所述抱索器(7)内部开设有孔洞,所述钢缆(6)穿过孔洞平行设置在吊顶(1)下方,所述气缸(8)嵌设在抱索器(7)顶部,所述座椅(10)位于抱索器(7)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杆(9)设置在抱索器(7)和座椅(1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乘坐猴车越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0)包括脚踏板(101)、第二压力开关(102)、挡板(103)、坐垫(104)、第三压力开关(105)、靠背(106)、电机(107)和安全板(108),所述挡板(103)固定在支撑杆(9)的末端,所述挡板(103)一端焊接有脚踏板(101),所述第二压力开关(102)设置在脚踏板(101)内,所述挡板(103)另一端焊接有坐垫(104),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秋峰丁飞杨喜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永龙煤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