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52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4
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装置,其包括横梁以及用来支撑的支撑柱,还包括卡块、限位槽和调节槽,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卡块,卡块上旋接有第一固定螺栓,横梁的中部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有调节块,调节块的中部旋接有丝杆,丝杆的底端设置有底板块,底板块的两侧通过第三固定螺栓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滑块,底板块对应滑块位置处开设有滑槽,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绷带,调节块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根据需对弧形支撑板进行圆周调节以及高度调节,同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横向调节,适用性强,有利于患者康复。利于患者康复。利于患者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术后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多为老人发生,老年人骨折疏松,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受外力撞击,由于粗隆部受到内翻,引起髋内翻畸形。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该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长。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做手术,但是,手术后需要长时间在床上休养,而且术后的大腿需要固定和保持一定的姿势,通常使用吊带和普通支架来固定。
[0003]现在的吊带和普通支架对于老人并不适合,吊带和普通支架不能随意调节方向和调节高度以及横向位置,适用性差,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在的吊带和普通支架对于老人并不适合,吊带和普通支架不能随意调节方向和调节高度以及横向位置,适用性差,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横梁以及用来支撑的支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装置,包括横梁(1)以及用来支撑的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块(3)、第一固定螺栓(4)、第二固定螺栓(5)、调节块(6)、丝杆(7)、转动手柄(8)、底板块(9)、第三固定螺栓(10)、连接板(11)、滑块(12)、滑槽(13)、弧形支撑板(14)、绷带(15)、限位块(16)、第一螺纹孔(17)、丝孔(18)、第二螺纹孔(19)、安装槽(20)、限位槽(21)和调节槽(22),支撑柱(2)的底端设置有卡块(3),卡块(3)上旋接有第一固定螺栓(4),横梁(1)的中部通过第二固定螺栓(5)固定有调节块(6),调节块(6)的中部旋接有丝杆(7),丝杆(7)的底端设置有底板块(9),底板块(9)的两侧通过第三固定螺栓(10)固定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滑块(12),底板块(9)对应滑块(12)位置处开设有滑槽(13),连接板(11)的底端设置有弧形支撑板(14),弧形支撑板(14)的顶部设置有绷带(15),调节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