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复位剪切耗能型斗栱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中国古建筑维护、修缮以及加固领域,主要涉及了一种以塑性形变耗能,以弹性恢复力复位的斗栱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的古建筑中,木结构建筑占据了大多数。这些木结构存在了百年甚至上千年,但这也导致了一些木结构年久失修或存在结构上隐患,急需维护和修缮加固。
[0003]斗栱在我国古建筑中的宫殿、阁楼、塔、牌坊、塔轩榭亭廊等建筑上,是不可或缺的构件,他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是古建筑中重要的传力、抗震构件。而其抗震作用的核心就是榫卯连接。由于榫卯链接不是钢接,从而保证了木结构的刚度协调。遇到地震时,由于榫卯连接,木结构各部分会活动,却不散架,以此消耗地震作用带来的能量,起到抗震作用。
[0004]通过对斗栱体系抗震性能的研究,发现了在地震作用下,栌斗与平板枋(宋称普柏枋)之间因挤压和摩擦的相互作用,消耗了一定的能量,但由于栌斗与平板枋之间的连接构件——木榫的尺寸有限,通常在斗底处,易受到挤压而产生塑性变形或者剪切破坏而断裂,从而导致结构的破坏。木榫又因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剪切耗能型斗栱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栌斗,平板枋和斗栱加固装置,所述斗栱加固装置穿过栌斗的底部和平板枋连接斗栱和平板枋;所述斗栱加固装置包括SMA棒、铅棒和分别穿入栌斗和的平板枋的橡胶套筒,铅棒分别穿入栌斗橡胶套筒和平板枋橡胶套筒,SMA棒分别穿入栌斗和平板枋将栌斗和平板枋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剪切耗能型斗栱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栌斗和平板枋中心分别设有贯穿栌斗橡胶套筒和平板枋橡胶套筒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剪切耗能型斗栱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栌斗和平板枋的中心通孔的四周设有贯穿SMA棒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复位剪切耗能型斗栱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铅棒圆心与SMA棒通孔圆心的间距S应不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堃,张锡成,胡卫兵,崔兰浩,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