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供电操作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39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供电操作车,安装在主箱体内部的电池组及支撑在主箱体外底面的行走轮组,在主箱体的底部设有电池组,在主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电池组通过电路连接的供电插孔和充电插口,在主箱体的内部固定有位于电池组上方的水平隔板,在主箱体的同一侧面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有两扇等高对开且左右翻转的柜门,在主箱体的侧面且位于柜门的上方设有两个平行推拉的抽屉;所述的行走轮组包括设置在主箱体外底面两端的驱动轮组和转向轮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驱动轮组和转向轮组,使用省力方便,且主箱体的内部设有电池组,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能够满足特殊使用场景的需求,使用灵活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供电操作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供电操作车。

技术介绍

[0002]医院是指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病员开展必要的医学检查、治疗措施、护理技术、接诊服务、康复设备和救治运输等服务,以救死扶伤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有症状的病员和伤员,也包括不能自理或活动受限有医疗护理依赖的老年人。在目前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护士除了每天都要给病人打针、输液、换药等工作之余,还要时刻给病人进行生命体征测量,如测血压、量体重体温等,来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建立以及评估治疗方案,这样就给护理工作人员带来琐碎而又繁重的工作量,此时就需要使用到医用推车,医用推车是病房防护转运医用设备,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轻护理者的操作负担,但是现在所使用的医用护理车功能较单一,形成了输液、送药、换药等各用一车的局面,这既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又不利于护理管理,而且这些推车都是人力驱动,额外增加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浪费医护人员的时间与精力,因此,亟需对现有的医用推车做出必要的改进和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供电操作车。
[0004]具体内容如下:1.多功能供电操作车,包括主箱体,安装在主箱体内部的电池组及支撑在主箱体外底面的行走轮组,
[0005]所述的主箱体为底部密封、上端开口的立方体状的壳体,在主箱体的底部设有电池组,在主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电池组通过电路连接的供电插孔和充电插口,在主箱体的内部固定有位于电池组上方的水平隔板,在主箱体的同一侧面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有两扇等高对开且左右翻转的柜门,且该柜门高于水平隔板,在主箱体的侧面且位于柜门的上方设有两个平行推拉的抽屉,每个抽屉的下方均支撑有固定在主箱体内部的支撑横杆,在主箱体上表面的两端还固定有对称的保护围栏;
[0006]所述的行走轮组包括设置在主箱体外底面两端的驱动轮组和转向轮组;
[0007]所述的驱动轮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箱和驱动轮,所述的驱动电机和减速箱均固定在主箱体的外底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箱的输入轴同轴固定,该减速箱设有双出头的且与主箱体长度方向垂直的输出轴,每根输出轴的外端均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腿上,该第一支撑腿固定在主箱体的外底面且竖直向下伸出,每根输出轴的自由端上均同轴固定有位于对应第一支撑腿外侧的驱动轮;
[0008]所述的转向轮组包括驱动转轴、转向连杆、固定架和转向轮,所述的驱动转轴转动安装在主箱体上且该驱动转轴竖直贯穿主箱体,在驱动转轴的下端固定有位于主箱体外部的摆动板,该摆动板的中部与驱动转轴的下端固定,在摆动板的两端均铰接有水平摆动的转向连杆,每根转向连杆的自由端均铰接有水平摆动的驱动摆臂,每根驱动摆臂的自由端
均固定在竖直支撑转轴的上端,每根支撑转轴均竖直转动安装在对应的固定架上,每个固定架均固定在位于其内侧的第二支撑腿上,该第二支撑腿固定在主箱体的外底面且竖直向下伸出,在上述支撑转轴上固定有水平向外伸出的安装轴,在安装轴的自由端同轴转动安装有转向轮,该转向轮与上述的驱动轮大小相同且两者的轴线共面,在驱动转轴的上端固定有位于主箱体外部的横向操作把。
[0009]优选的,所述的主箱体的上端口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有上下翻转且与该端口匹配的翻转盖板,在翻转盖板的两侧铰接有对称的限位杆,限位杆的杆体上设有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长圆孔,在主箱体上有水平伸入上述长圆孔内的定位柱,在主箱体上端口的边沿还设有水平向内伸出的且用于支撑翻转盖板的支撑沿板,在翻转盖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工具袋,在翻转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手扣槽。
[0010]优选的,所述的主箱体的上端面设有两块对称的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延伸板,两块延伸板分别设置在主箱体上端面长边的边沿上,且每块延伸板均通过与其固定的铰接轴甲铰接在两个保护围栏之间。
[0011]优选的,在主箱体远离操作把的一端面上固定有推拉扶架和竖直升降的伸缩杆,该伸缩杆中相邻的两根伸缩节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且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有挂钩。
[0012]优选的,在主箱体靠近操作把的一端面上设有上下翻转的翻转踏板和警示尾灯,该翻转踏板通过与其固定的铰接轴乙铰接在两块固定块之间,每块固定块均固定在主箱体对应端面的下端,在两固定块之间固定有位于翻转踏板下方的定位板。
[0013]优选的,所述的柜门的外侧面和抽屉的外端面分别固定有把手甲和把手乙。
[0014]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供电操作车,设置有驱动轮组和转向轮组,转向轮组便于操作车在行走过程中的控制,使用灵活方便且安全可靠,驱动轮组为操作车的行走提供动力,减少人力输出,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主箱体的内部设有电池组,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能够满足特殊使用场景的用电需求,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主箱体的内部以及抽屉均可作为储物空间,且能对物品进行明确的分类,在主箱体的上端口设有翻转盖板,平铺可以作为操作台,掀起来可以使用工具袋存取物件,且主箱体的两侧还设有延伸板,必要时可以扩展操作台面的大小,因此本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性功能多,使用方便省力,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多功能供电操作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多功能供电操作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多功能供电操作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19]图5为多功能供电操作车的仰视图;
[0020]图6为图5中D

D方向的剖视图;
[0021]图7为图6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8为图6中C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9为伸缩杆中相邻的两根伸缩节通过锁紧螺栓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1.主箱体、12.电池组、13.供电插孔、14.充电插口、15.水平隔板、16.第一铰链、17.柜门、18.抽屉、19.支撑横杆、20.保护围栏、21.操作把、22.第二铰链、23.翻转盖板、24.限位杆、25.长圆孔、26.定位柱、27.支撑沿板、28.工具袋、29.手扣槽、30.延伸板、31.铰接轴甲、32.推拉扶架、33.伸缩杆、331.伸缩杆中相邻的两根伸缩节、34.锁紧螺栓、35.挂钩、36.翻转踏板、37.警示尾灯、38.铰接轴乙、39.固定块、40.定位板、41.把手甲、42.把手乙、43.驱动电机、44.减速箱、45.驱动轮、46.输出轴、47.第一支撑腿、48.驱动转轴、49.转向连杆、50.固定架、51.转向轮、52.摆动板、54.驱动摆臂、55.支撑转轴、56.第二支撑腿、57.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参见图1

9,多功能供电操作车,包括主箱体,安装在主箱体内部的电池组及支撑在主箱体外底面的行走轮组;
[0026]所述的主箱体为底部密封、上端开口的立方体状的壳体,在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供电操作车,包括主箱体,安装在主箱体内部的电池组及支撑在主箱体外底面的行走轮组,其特征是:所述的主箱体为底部密封、上端开口的立方体状的壳体,在主箱体的底部设有电池组,在主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电池组通过电路连接的供电插孔和充电插口,在主箱体的内部固定有位于电池组上方的水平隔板,在主箱体的同一侧面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有两扇等高对开且左右翻转的柜门,且该柜门高于水平隔板,在主箱体的侧面且位于柜门的上方设有两个平行推拉的抽屉,每个抽屉的下方均支撑有固定在主箱体内部的支撑横杆,在主箱体上表面的两端还固定有对称的保护围栏;所述的行走轮组包括设置在主箱体外底面两端的驱动轮组和转向轮组;所述的驱动轮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箱和驱动轮,所述的驱动电机和减速箱均固定在主箱体的外底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箱的输入轴同轴固定,该减速箱设有双出头的且与主箱体长度方向垂直的输出轴,每根输出轴的外端均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腿上,该第一支撑腿固定在主箱体的外底面且竖直向下伸出,每根输出轴的自由端上均同轴固定有位于对应第一支撑腿外侧的驱动轮;所述的转向轮组包括驱动转轴、转向连杆、固定架和转向轮,所述的驱动转轴转动安装在主箱体上且该驱动转轴竖直贯穿主箱体,在驱动转轴的下端固定有位于主箱体外部的摆动板,该摆动板的中部与驱动转轴的下端固定,在摆动板的两端均铰接有水平摆动的转向连杆,每根转向连杆的自由端均铰接有水平摆动的驱动摆臂,每根驱动摆臂的自由端均固定在竖直支撑转轴的上端,每根支撑转轴均竖直转动安装在对应的固定架上,每个固定架均固定在位于其内侧的第二支撑腿上,该第二支撑腿固定在主箱体的外底面且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琳王一鸣王静王瑞平谷玉静寇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