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东专利>正文

线路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38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路避雷器给出一种防止架空金属线路感应雷击的避雷器。以往的感应避雷器大都采用压敏电阻对地泄放电流的办法。由于压敏电阻的局限性,不能防止线路上感应电荷的堆积,因此,在许多情况下达不到防雷击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一种具有电荷转移通路的感应避雷器,使线路上堆积的电荷不断被释放掉,达到防止感应雷电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包括架空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市电输电线路,架空裸露通信线路和架空金属管道。(*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线路避雷器,涉及一种架空金属线路的避雷器,进一步讲它是一种防止架空金属线路感应雷击的避雷器。架空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市电输电线路、架空通讯线路和架空金属管道,往往由于感应雷击造成线路中断或设备的毁坏。目前,防止感应雷击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采用压敏电阻或气体放电管并联于线路上;另一类是采用电子限流器的方式。它们都是与地相连构成一个电流泄放通路,用来降低感应电压的幅值和分流感应雷电电流,达到防止感应雷击的目的。但是,这两类防止感应雷击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它无法改变大量感应电荷在线路上的形成和堆积,而这种感应电荷的堆积在雷电产生时会形成危害范围很大的感应雷击;其次,由于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分流效果差、反应迟缓经常造成防雷失效,而电子限流器耐强感应雷击能力差,经常引起电子限流器本身器件的损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架空金属线路上感应电荷堆积的线路避雷器。雷电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分为云和云之间放电及云和地之间的放电。我们通常所说的雷击,绝大多数属于云和地之间的放电闪击。当雷雨云通过本地区时,在雷雨云底部与大地之间会形成正负电荷堆积。如果云底部是带负电荷,则大地表层就是带正电荷。当这种云底、地表层的电荷堆积达到足够大时,云和地之间就会形成闪击。这种闪击通过空气实现,而这一闪击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云地之间电能的释放过程。而每次电能释放过程,都是选择地面较高的物体,特别是那些较高的铁塔和避雷针等。当避雷针形成电荷堆积,就会通过空气泄放。因此,本技术的线路避雷器除了利用以往的入地泄放感应电荷通路,还增加一个通过避雷体的上端针状体向空气泄放电荷的电荷转移通路。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需要防止感应雷击线路与避雷体(如避雷针)的上端之间连接一个电荷转移通路。该电荷转移通路是在防雷线路与避雷体的上端之间连接一个10MΩ-15MΩ的电阻器,使堆积在线路上的感应电荷不断转移到避雷体的上端去。通过避雷体的针状部分向空气中泄放。达到降低线路感应电荷堆积的目的。本技术的线路避雷器的具体结构组成如下选取耐电压大于620V的压敏电阻2,一端与金属连接片6固定,另一端与接线柱8固定,其固定方式可以用焊接,也可用螺钉12固定。这样,由连接片6、压敏电阻2和接线柱8就组成一个压敏电阻器20,并作为对地泄放通路的主要器件。选取10MΩ-15MΩ的电阻3,一端与金属连接片6固定,另一端与接线柱8固定,其固定方式可以用焊接,也可用螺钉12固定。这样,由连接片6、电阻3和接线柱8就组成一个电阻器21,并作为电荷转移通路的主要器件。用螺丝穿钉9、垫圈13和内螺母10将压敏电阻器20的连接片6和电阻器21的连接片6固定起来,这样就组成一个圆规式的线路避雷器。其中,内螺母10起固定作用,调整压敏电阻器20和电阻器21的角度用,外螺母11用于固定与线路1的连线。压敏电阻器20的接线柱8用于固定与入地泄放通路的连接线;电阻器21的接线柱8用于固定与避雷体4上端的连接线。压敏电阻器20与电阻器21的角度可在0-180度之间调整,其角度的大小是根据线路1与避雷体4之间的距离大小和避雷体4的高度来确定。一旦角度调整好,就用内螺母10将连接片6固定紧。对于不同的架空金属线路应选择不同的压敏电阻和电阻器件。具体地讲,对于220kV高压输电线路,选择线长为3米的Y10W-200/500的器件;对于110kV的高压输电线路,选择线长为1.5米的Y5W-100/250的器件;对于普通市电输电线路和金属管线,选择620V、10MΩ的器件即可。本技术的线路避雷器给出了两个通路,除了以往的感应雷电避雷器的对地泄放通路外,增加了一个电荷转移通路。该通路设计在防雷击线路与避雷体4(如避雷针)的上端之间。一旦防雷击线路上堆积感应电荷,就会通过电阻器3不断转移到避雷体4的上端,并通过避雷体4的针状体向空气中释放。不难看出,本技术的线路避雷器给出了两个感应电荷释放通路。防止了线路上的感应电荷的大量堆积,达到防止感应雷击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线路避雷器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塑料外壳的连接示意图。图示说明1是线路,2是压敏电阻,3是电阻,4是避雷体,5是入地线,6是连接片,7是外壳,8是接线柱,9是螺丝穿钉,10是内螺母,11是外螺母,12是固定螺钉,13是垫圈,14是上盖,15是底壳,16是引出孔,17是引出线,18是固定孔,19是端口,20是压敏电阻器,21是电阻器,22是螺母。下面给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线路避雷器的金属连接片6和接线柱8之间安装一个防护外壳7。该防护外壳7选用绝缘性塑料材料。金属连接片6选用厚度为5毫米的青铜材料,当调整好压敏电阻器20与电阻器21之间的角度后,用内螺母10和螺丝穿钉9固定紧。防护外壳7的两端分别用螺钉12与连接片6和接线柱8固定。对于小角度调整,可在压敏电阻器20与电阻器21的金属连接片6之间放置一个金属垫圈13。图4是本实施例的塑料外壳的连接示意图。塑料外壳7由上盖14和底壳15组成。压敏电阻器20和电阻器21的引出线17是通过塑料上盖两端的引出孔16引出,并用螺钉12分别与连接片6和接线柱8的固定孔18固定。压敏电阻器20的结构组成由下面三部分组成青铜材料制成的金属连接片6,塑料防护外壳7(包括内部压敏电阻元件)和青铜材料制成的接线柱8。线路连接片6用螺钉12与引出线17和塑料外壳7的端口19固定在一起,接线柱也是用螺钉与引出线和塑料端口固定在一起。同样,电阻器21也是由三部分组成。用螺丝穿钉9和内螺母10将压敏电阻器20和电阻器21的连接片6固定在一起。螺丝穿钉9的外螺母11选择元宝螺母,便于安装。本实施例的电阻器线长选择0.5米(压敏电阻耐压为620V,电阻为10MΩ),适用范围包括380V市电输电线路,裸露金属通信线路和架空金属管道。本实施例的线路避雷器的安装很简单,用元宝外螺母11固定线路引线的一端,引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需防雷击的线路1上;电荷转移通路引线的一端固定在电阻器21的接线柱8上,另一端固定在避雷体4的上端;对地泄放通路的引线的一端固定在压敏电阻器20的接线柱8上,另一端与入地线5连接。这样,当在线路上有感应电荷堆积时,就会通过对地泄放通路和电荷转移通路释放掉,达到防止感应雷电的目的。为防止锈蚀在安装完毕后,应在连接线的连接部位的连接片6和接线柱8部位涂上防锈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感应雷击的架空金属线路避雷器,由压敏电阻器、电阻器和感应电荷泄放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压敏电阻器和电阻器的一端都有一个连接片,用螺丝钉固定。压敏电阻器和电阻器的另一端都做成普通接线柱形式,用于固定与避雷体之间的连接线,其中,电阻器的接线柱用于固定线路避雷器与避雷体上端的连接线,压敏电阻器的接线柱用于固定与避雷体下端入地部分的连接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感应雷击的架空金属线路避雷器,由压敏电阻器、电阻器和感应电荷泄放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压敏电阻器和电阻器的一端都有一个连接片,用螺丝钉固定。压敏电阻器和电阻器的另一端都做成普通接线柱形式,用于固定与避雷体之间的连接线,其中,电阻器的接线柱用于固定线路避雷器与避雷体上端的连接线,压敏电阻器的接线柱用于固定与避雷体下端入地部分的连接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压敏电阻器和电阻器的最小线长和耐压型号须根据架空金属线路的电压而定,对于220kV高压输电线路,选择Y10W-200/500器件,最小线长为3米;对于110kV高压输电线路,选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