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电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35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脑卒中电刺激装置,包括电刺激器,电刺激器上设有电缆线,电缆线一端设有电极装置,所述电刺激器上设有固定头套,固定头套上设有刺激器盒,固定头套上还设有电极孔;固定头套内设有通风管;固定头套下部设有固定安全束带,固定头套上设有与所述刺激器盒电性连接的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头套将刺激器固定在头套上,然后将导线缠绕在绕线器上,避免了导线粘贴在患者身体上时不慎将导线扯出的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电刺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脑卒中电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现研究发现对患者脑部神经对控制人体运动的部分进行电刺激对患者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身体有着良好的效果,针对不同频率、强弱电流对大脑电刺激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应用于临床,现有的电刺激装置大多采用如图1所示将电极装置置入患者脑部,通过电缆线与电刺激器连接,电刺激器固定在患者身上,然而其存在更换电池不方便,电缆线被物体不慎缠绕而对电极装置和电刺激器进行拉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通过头套将刺激器固定在头套上,然后将导线缠绕在绕线器上,避免了导线粘贴在患者身体上时不慎将导线扯出的风险的脑卒中电刺激装置。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卒中电刺激装置,包括电刺激器,电刺激器上设有电缆线,电缆线一端设有电极装置,所述电刺激器上设有固定头套,固定头套上设有刺激器盒,固定头套上还设有电极孔;固定头套内设有通风管;固定头套下部设有固定安全束带,固定头套上设有与所述刺激器盒电性连接的蓄电池。
[0005]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包括沿所述固定头套侧端面至固定头套顶部布置且管径之间减小的主管,主管上设有与所述主管连通并开口在所述固定头套内表面的副管。
[0006]优选的,所述刺激器盒包括与所述刺激器盒轴连接的盒盖,刺激器盒内设有刺激器槽,刺激器槽内两侧壁内设有固定杆;刺激器槽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绕线器槽;绕线器槽内设有绕线器。
[0007]优选的,所述绕线器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两个对称的转轮,转动轮一端有与所述绕线器槽固定连接的伸缩杆,转动轮另一端设有提手。
[0008]优选的,所述刺激器盒上设有永磁体;所述盒盖端面设有把手,盒盖内设有与永磁体相配合的强磁铁质。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头套上设有刺激器放置模块,刺激器放置模块包括与所述固定头套固定连接的隔板,隔板上设有滑槽,刺激器放置模块还包括与所述隔板滑动配合的刺激器盒,刺激器盒上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刺激器盒之间的区域构成电极孔。
[0010]本技术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固定头套上设置蓄电池,能够为多个电刺激器提供电力,同时在蓄电池没电时可以快速进行更换,更换后的蓄电池进行充电,方便快捷,本技术通过刺激器盒的刺激器槽,实现对电刺激器的收纳,同时通过绕线器对电缆线进行收纳,然后将盒盖固定实现电刺激器的固定,避免了电缆线的冗杂和纠缠,同时避免了不慎对电缆线的拉扯,保护电刺激器,通风管的管径逐渐减
小,根据伯努利方程,空气在狭窄的通道流动速度快的同时周围的气压降低,固定头套内空气从内部排出到头套外部,进而使得周围空气进入头套内,实现加速头套内空气流通速度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电刺激器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头套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通风管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刺激器盒示意图;
[0015]图5是本技术的刺激器槽示意图;
[0016]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固定头套示意图。
[0017]图中:固定头套1、固定安全束带2、电极孔3、通风管4、主管41、副管42、刺激器盒5、绕线器槽51、绕线器52、盒盖53、刺激器槽54、固定杆55、蓄电池6、电刺激器7、电缆线8、电极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所示的一种脑卒中电刺激装置,包括电刺激器7,电刺激器7上设有电缆线8,电缆线8一端设有电极装置9,电刺激器7上设有固定头套1,固定头套1上设有刺激器盒5,固定头套1上还设有电极孔3;固定头套1内设有通风管4;固定头套1下部设有固定安全束带2,固定头套1上设有与刺激器盒5电性连接的蓄电池6。
[0021]通风管4包括沿固定头套1侧端面至固定头套1顶部布置且管径之间减小的主管41,主管41上设有与主管41连通并开口在固定头套1内表面的副管42。
[0022]刺激器盒5包括与刺激器盒5轴连接的盒盖53,刺激器盒5内设有刺激器槽54,刺激器槽54内两侧壁内设有固定杆55;刺激器槽54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绕线器槽51;绕线器槽51内设有绕线器52。
[0023]绕线器52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两个对称的转轮,转动轮一端有与绕线器槽固定连接的伸缩杆,转动轮另一端设有提手;刺激器盒5上设有永磁体;盒盖53端面设有把手,盒盖53内设有与永磁体相配合的强磁铁质。
[0024]电极孔3的侧壁上设有与刺激器盒5相连通的电缆孔,通过固定头套1的电极孔3将电极装置9置入患者头部,然后将固定头套1套在患者头部,或者先将电极装置9置入患者头部,然后将电刺激器7穿过电极孔3,然后将固定头套1套在患者头部,然后将固定安全束带2与患者固定,防止固定头套1移动,然后通过把手将刺激器盒5打开,通过提手将绕线器52从刺激器盒5中提出,将电缆线8通过绕线器52将电缆线8缠绕在绕线器52上,然后将电刺激器7置入刺激器槽54中并压缩其中的固定杆55实现对电刺激器7的固定,刺激器槽54内设有接电触点,用于与蓄电池6电性连接,然后将盒盖53盖上,风从通风管4的主管41的外端开口进
入通风管4中,由于主管41的管径逐渐减小,根据伯努利方程空气的流动速度逐渐加快,其内部气压之间减小,与之相连通的副管41从固定头套1内部抽取空气进入主管41中,固定头套1内空气减少外界的空气进行补充,实现局部空气微循环,空气流动过程中带走了人体产生的热量,实现一定的降温作用。
[0025]实施例二
[0026]一种脑卒中电刺激装置,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固定头套1上设有刺激器放置模块10,刺激器放置模块10包括与固定头套1固定连接的隔板,隔板上设有滑槽,刺激器放置模块10还包括与隔板滑动配合的刺激器盒5,刺激器盒5上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刺激器盒5之间的区域构成电极孔3,
[0027]刺激器放置模块10将刺激器盒5和电极孔3实现模块化组合,可以根据置入电极装置9置入大脑位置的不同将刺激器盒5的位置进行调整,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置入位置的需求。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方案及效果,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与改进,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电刺激装置,包括电刺激器,电刺激器上设有电缆线,电缆线一端设有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器上设有固定头套,固定头套上设有刺激器盒,固定头套上还设有电极孔;固定头套内设有通风管;固定头套下部设有固定安全束带,固定头套上设有与所述刺激器盒电性连接的蓄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卒中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包括沿所述固定头套侧端面至固定头套顶部布置且管径之间减小的主管,主管上设有与所述主管连通并开口在所述固定头套内表面的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脑卒中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器盒包括与所述刺激器盒轴连接的盒盖,刺激器盒内设有刺激器槽,刺激器槽内两侧壁内设有固定杆;刺激器槽一侧设有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鸿程敬亮李臻苗培芳魏莹王沛沛李鑫谢滢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