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径训练用起跑练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31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田径训练用起跑练习装置,包括底座和脚踏机构,所述底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衔接面板,且衔接面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地刺,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卡板,且定位卡板的左右两端内容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卡板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脚踏机构位于衔接杆的前端,所述脚踏机构包括承压面板、衔接轴、脚踏板、防滑垫、承压块、固定块、调节块、定位插孔和插杆。该田径训练用起跑练习装置,依靠定位卡板和定位卡槽之间的配合对衔接杆和脚踏机构的位置进行固定,其定位卡槽的开口方向可以避免脚踏机构在受力过程中出现小幅度的位移情况,保持受力强度,并且脚踏机构的位置可以根据定位卡槽的排列进行调整改变。调整改变。调整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田径训练用起跑练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田径训练设备
,具体为一种田径训练用起跑练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田径运动是指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项目及其由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项目的总称,田径运动历史悠久,起源于人类的基生存与生活活动,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在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腊奥林匹亚村举行,从那时起,田径运动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之一,其中短跑也是田径运动中的其中一种,短跑是田径径赛项目的其中一类,一般包括:50米跑、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4
×
100米接力跑等几项;其运动特性:是人们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在田径跑道上跑完规定的距离,并以最先跑完者为获胜者的项目;在人体机能供能方面,短跑表现为人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速度极限本能,并以无氧代谢供能的方式供能。
[0003]现有的田径训练大多是进行专项训练操作,其中起跑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的起跑练习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可调节范围较少,对于不同的运动员来说适用度不高,无法根据不同的运动员习惯以及不同的运动员体型进行多项调节改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田径训练用起跑练习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田径训练用起跑练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田径训练大多是进行专项训练操作,其中起跑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的起跑练习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可调节范围较少,对于不同的运动员来说适用度不高,无法根据不同的运动员习惯以及不同的运动员体型进行多项调节改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田径训练用起跑练习装置,包括底座和脚踏机构,所述底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衔接面板,且衔接面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地刺,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卡板,且定位卡板的左右两端内容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卡板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卡槽,且定位卡槽的内部贯穿有衔接杆,所述脚踏机构位于衔接杆的前端,所述脚踏机构包括承压面板、衔接轴、脚踏板、防滑垫、承压块、固定块、调节块、定位插孔和插杆,所述承压面板的左端活动连接有衔接轴,且衔接轴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脚踏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承压面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压块,且承压块的右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插孔,且定位插孔的内部贯穿有插杆。
[0006]优选的,所述地刺通过衔接面板与底座的下端相连接,且地刺与底座之间的夹角为60
°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卡板之间关于底座的水平中心线相对称,且定位卡板之间通过定位螺栓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卡槽设置为圆弧状结构,且定位卡槽等距分布于定位卡板的上端。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卡槽的内部宽度与衔接杆的圆弧直径相同,且脚踏机构通过衔接杆和定位卡槽之间的配合与定位卡板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脚踏板通过衔接轴与承压面板的左端相连接,且承压面板、承压块和衔接杆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中依靠底座、衔接面板和地刺之间的配合可以将装个装置与地面之间固定,其中地刺为倾斜状分布,其倾斜方向与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受力方向接近,由此可以避免装置在受力过程中发生位移的情况,从而间接的提高短跑运动员在起步时的受力反馈,并且定位螺栓可以增加定位卡板之间的受力强度;
[0013]2、本技术中依靠定位卡板和定位卡槽之间的配合对衔接杆和脚踏机构的位置进行固定,其定位卡槽的开口方向可以避免脚踏机构在受力过程中出现小幅度的位移情况,保持受力强度,并且脚踏机构的位置可以根据定位卡槽的排列进行调整改变;
[0014]3、本技术中依靠承压面板和脚踏板之间的配合构成了该机构的主体结构,其中脚踏板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以衔接轴为圆心进行旋转调节操作,由此改变脚踏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受力角度,使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田径运动员,并且脚踏板在调节过程中可以通过固定块和调节块以及插杆之间的配合进行固定,其操作方式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脚踏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衔接面板;3、地刺;4、定位卡板;5、定位螺栓;6、定位卡槽;7、衔接杆;8、脚踏机构;801、承压面板;802、衔接轴;803、脚踏板;804、防滑垫;805、承压块;806、固定块;807、调节块;808、定位插孔;809、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田径训练用起跑练习装置,包括底座1和脚踏机构8,底座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衔接面板2,且衔接面板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地刺3,地刺3通过衔接面板2与底座1的下端相连接,且地刺3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为60
°
,底座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卡板4,且定位卡板4的左右两端内容安装有定位螺栓5,定位卡板4之间关于底座1的水平中心线相对称,且定位卡板4之间通过定位螺栓5相连接,依靠底座1、衔接面板2和地刺3之间的配合可以将装个装置与地面之间固定,其中地刺3为倾斜状分布,其倾斜方向与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受力方向接近,由此可以避免装置在受力过程中发生位移的情况,从而间接的提高短跑运动员在起步时的受力反馈,并且定位螺栓5可以增加定位卡板4之间的受力强度;
[0021]定位卡板4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卡槽6,且定位卡槽6的内部贯穿有衔接杆7,定位卡槽6设置为圆弧状结构,且定位卡槽6等距分布于定位卡板4的上端,脚踏机构8位于衔接杆7的前端,定位卡槽6的内部宽度与衔接杆7的圆弧直径相同,且脚踏机构8通过衔接杆7和定位卡槽6之间的配合与定位卡板4相连接,依靠定位卡板4和定位卡槽6之间的配合对衔接杆7和脚踏机构8的位置进行固定,其定位卡槽6的开口方向可以避免脚踏机构8在受力过程中出现小幅度的位移情况,保持受力强度,并且脚踏机构8的位置可以根据定位卡槽6的排列进行调整改变;
[0022]脚踏机构8包括承压面板801、衔接轴802、脚踏板803、防滑垫804、承压块805、固定块806、调节块807、定位插孔808和插杆809,承压面板801的左端活动连接有衔接轴802,且衔接轴80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脚踏板803,脚踏板803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804,且脚踏板80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807,承压面板801的上端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田径训练用起跑练习装置,包括底座(1)和脚踏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衔接面板(2),且衔接面板(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地刺(3),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卡板(4),且定位卡板(4)的左右两端内容安装有定位螺栓(5),所述定位卡板(4)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卡槽(6),且定位卡槽(6)的内部贯穿有衔接杆(7),所述脚踏机构(8)位于衔接杆(7)的前端,所述脚踏机构(8)包括承压面板(801)、衔接轴(802)、脚踏板(803)、防滑垫(804)、承压块(805)、固定块(806)、调节块(807)、定位插孔(808)和插杆(809),所述承压面板(801)的左端活动连接有衔接轴(802),且衔接轴(80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脚踏板(803),所述脚踏板(803)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804),且脚踏板(80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807),所述承压面板(8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压块(805),且承压块(805)的右侧设有固定块(806),所述固定块(806)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插孔(808),且定位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计东阁李猛金润东梁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