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24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海绵城市透水砖包括路面层、透水层和导流层,透水层设置于导流层的上方,路面层设置于透水层的上方,透水层包括通水管和透水环,通水管设置于透水层的内部,通水管的上端贯穿路面层,透水环设置于通水管的内侧顶部,透水环具有通水孔和锥形口,通水孔设置于透水环的顶面,锥形口以开口方向向下的形式设置于通水孔的内侧底部,通过设置透水环,当杂物的大小大于通水孔时,杂物无法进入通水管,而能通过通水孔的小型杂物无法堵塞通水管,解决了现有的透水砖容易被灰尘等杂物堵塞透水的空隙的问题。塞透水的空隙的问题。塞透水的空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住宅开发还是道路、广场、地下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硬化,其彻底改变了地表原有的生态,导致雨水资源流失,同时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增大,为此透水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0003]现有的透水砖在长时间使用后,透水的空隙容易被尘土等杂物堵塞,使透水砖的排水性能降低甚至失效,进而容易造成路面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解决现有的透水砖容易被灰尘等杂物堵塞透水的空隙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包括路面层、透水层和导流层,所述透水层设置于所述导流层的上方,并与所述导流层固定连接,所述路面层设置于所述透水层的上方,并与所述透水层固定连接;
[0006]所述透水层包括通水管和透水环,所述通水管设置于所述透水层的内部,且所述通水管的下端与所述导流层连通,所述通水管的上端贯穿所述路面层,并与所述路面层契合,所述透水环设置于所述通水管的内侧顶部,并与所述通水管固定连接;
[0007]所述透水环具有通水孔和锥形口,所述通水孔设置于所述透水环的顶面,并贯穿所述透水环,所述锥形口以开口方向向下的形式设置于所述通水孔的内侧底部。
[0008]所述透水环用以阻挡过滤较大的灰尘等杂物,防止杂物进入,堵塞所述通水管。
[0009]所述通水管具有通孔和渗水孔,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通水管的顶面,并贯穿所述通水管,且所述通水管与所述透水环契合,所述渗水孔设置于所述通水管的底部侧面,并贯穿所述通水管与所述通孔连通。
[0010]通过所述透水环流入所述通水管的水,沿所述通孔向下流动,通过所述渗水孔流出到所述导流层。
[0011]所述路面层包括地面板和碎渣器,所述地面板设置于所述透水层的上方,并与所述透水层固定连接,所述碎渣器设置于所述地面板的顶部并与所述地面板固定连接。
[0012]所述地面板上的水通过所述透水环和通水管,流入所述导流层,所述碎渣器用以过滤阻拦树叶、垃圾袋等大型杂物,同时将通过所述碎渣器,但是无法进入所述通水管的杂物打碎,便于冲刷清洁。
[0013]所述地面板具有聚水槽和透水孔,所述聚水槽设置于所述地面板的顶部,且所述聚水槽与所述碎渣器契合,所述透水孔设置于所述聚水槽的底部,且所述透水孔贯穿所述地面板,所述透水孔与所述通水管契合。
[0014]在所述地面板上的水由所述聚水槽聚集,然后通过所述透水孔流入所述透水层,
最后从所述导流层排出。
[0015]所述地面板还包括排水道和导流管,所述排水道设置于所述地面板的两侧,且所述排水道设置于所述聚水槽的下方,所述排水道通过所述导流管与所述聚水槽连通。
[0016]通过所述碎渣器进入所述聚水槽的中型杂物,在所述碎渣器打碎后,通过水流沿所述导流管进入所述排水道排出,防止所述聚水槽中杂物堆积,堵塞所述透水孔。
[0017]所述碎渣器包括固定架、弹性漏板和碎渣齿,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聚水槽的内侧,并与所述聚水槽契合,所述弹性漏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碎渣齿设置于所述弹性漏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弹性漏板固定连接。
[0018]所述弹性漏板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聚水槽的内侧,路人经过时,将所述弹性漏板踩下,所述碎渣齿下压将杂物打碎,弹性漏板可以过滤部分大型的垃圾和杂物。
[0019]所述导流层包括分流管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透水层的下方,并与所述透水层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0020]所述地面板的水流进所述通水管,通过所述通水管流入所述分流管中,之后从所述分流管中排出。
[0021]所述分流管包括三通管和两根折管,所述三通管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且所述三通管与所述通水管连通,两根所述折管均设置于所述三通管的下方,并均与所述三通管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折管分别通过所述三通管与所述通水管连通。
[0022]流入所述分流管中的水,经过所述三通管分流,分别从两根所述折管中排出,提升所述导流层的排水能力。
[0023]本技术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通过设置所述透水环,当杂物的大小大于所述通水孔时,杂物无法进入所述通水管,而能通过所述通水孔的小型杂物无法堵塞所述通水管,解决了现有的透水砖容易被灰尘等杂物堵塞透水的空隙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10

透水层、11

透水环、111

锥形口、112

通水孔、12

通水管、121

通孔、122

渗水孔、20

路面层、21

地面板、211

聚水槽、212

透水孔、213

排水道、214

导流管、22

碎渣器、221

弹性漏板、222

固定架、223

碎渣齿、30

导流层、31

分流管、311

三通管、312

折管、32

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0031]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包括路面层20、透水层10和导流层30,所述透水层10设置于所述导流层30的上方,并与所述导流层30固定连接,所述路面层20设置于所述透水层10的上方,并与所述透水层10固定连接;
[0032]所述透水层10包括通水管12和透水环11,所述通水管12设置于所述透水层10的内部,且所述通水管12的下端与所述导流层30连通,所述通水管12的上端贯穿所述路面层20,并与所述路面层20契合,所述透水环11设置于所述通水管12的内侧顶部,并与所述通水管12固定连接;
[0033]所述透水环11具有通水孔112和锥形口111,所述通水孔112设置于所述透水环11的顶面,并贯穿所述透水环11,所述锥形口111以开口方向向下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包括路面层、透水层和导流层,所述透水层设置于所述导流层的上方,并与所述导流层固定连接,所述路面层设置于所述透水层的上方,并与所述透水层固定连接;所述透水层包括通水管和透水环,所述通水管设置于所述透水层的内部,且所述通水管的下端与所述导流层连通,所述通水管的上端贯穿所述路面层,并与所述路面层契合,所述透水环设置于所述通水管的内侧顶部,并与所述通水管固定连接;所述透水环具有通水孔和锥形口,所述通水孔设置于所述透水环的顶面,并贯穿所述透水环,所述锥形口以开口方向向下的形式设置于所述通水孔的内侧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具有通孔和渗水孔,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通水管的顶面,并贯穿所述通水管,且所述通水管与所述透水环契合,所述渗水孔设置于所述通水管的底部侧面,并贯穿所述通水管与所述通孔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包括地面板和碎渣器,所述地面板设置于所述透水层的上方,并与所述透水层固定连接,所述碎渣器设置于所述地面板的顶部并与所述地面板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板具有聚水槽和透水孔,所述聚水槽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仁林李映儒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华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