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17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包括主杆以及固定安装在主杆底端的控制握手,旋转轴的外侧旋转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由于工作人员在采摘的过程中,主杆整体处于倾斜状态,而采摘的角度多变,旋转轴的设置可以很好的使得收集框因重力的原因处在剪柄的正下方,收集框的角度可自动调节,方便采摘收集,杆体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组活动槽,活动槽的内壁间活动设置有锁止斜块,锁止斜块与活动槽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将锁止组件向固定筒内部推动完成啮合后,即可固定旋转组件,从而收集框的位置可以固定,在需要的时候避免收集框随意晃动,且捏合锁止斜块即可停止固定,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果蔬采摘
,具体为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
[0003]目前针对荔枝的采摘大部分采用的较为传统的方法,且现有的采摘剪在采摘的过程中,由于树枝过高,荔枝掉落容易损坏果肉,虽说部分采摘剪挂有布袋,但是,由于布袋为固定的形式,采摘时的角度往往多变,不利于荔枝的收集,其次掉落在布袋的荔枝,由于重力的原因,容易砸伤底部的果肉。
[0004]因此,我们推出了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旋转轴的外侧旋转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由于工作人员在采摘的过程中,主杆整体处于倾斜状态,而采摘的角度多变,旋转轴的设置可以很好的使得收集框因重力的原因处在剪柄的正下方,收集框的角度可自动调节,方便采摘收集,杆体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组活动槽,活动槽的内壁间活动设置有锁止斜块,锁止斜块与活动槽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将锁止组件向固定筒内部推动完成啮合后,即可固定旋转组件,从而收集框的位置可以固定,在需要的时候避免收集框随意晃动,且捏合锁止斜块即可停止固定,方便快捷,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包括主杆以及固定安装在主杆底端的控制握手,所述主杆侧壁上固定套接有扶持垫,主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采摘杆,主杆的外壁上设置有锁紧筒,采摘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收集框;
[0007]所述采摘杆包括杆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杆体底端的限位块,杆体的侧壁上套接有锁止组件,锁止组件的上方套接有旋转组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顶端还固定连接有剪柄,剪柄的侧壁上活动设置有剪刃,剪刃的底端与杆体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杆。
[0009]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壁间活动设置有锁止斜块,锁止斜块与活动槽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0010]进一步地,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活动套接在杆体外壁上的活动筒,以及均匀设置在活动筒上端外壁上的凸齿,活动筒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与锁止斜块相对应,锁止斜块卡合在通孔的内壁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套接在杆体外壁上的旋转轴,旋转轴的外侧旋
转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内壁间均匀设置有凹齿,且凹齿与凸齿相啮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框包括固定连接在旋转组件侧壁上的连接块,连接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连接框设置相同的两组,两组连接框之间设置有布袋,连接框的内壁间均匀设置有缓冲垫,且缓冲垫呈三角状,缓冲垫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的构件。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锁止组件的上方固定套接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套接在杆体外壁上的旋转轴,旋转轴的外侧旋转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收集框包括固定连接在旋转组件侧壁上的连接块,由于工作人员在采摘的过程中,主杆整体处于倾斜状态,而采摘的角度多变,旋转轴的设置可以很好的使得收集框因重力的原因处在剪柄的正下方,收集框的角度可自动调节,方便采摘收集。
[0016]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杆体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组活动槽,活动槽的内壁间活动设置有锁止斜块,锁止斜块与活动槽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锁止组件包括活动套接在杆体外壁上的活动筒,以及均匀设置在活动筒上端外壁上的凸齿,活动筒靠近下端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组通孔,固定筒的内壁间均匀设置有凹齿,且凹齿与凸齿相啮合,将锁止组件向固定筒内部推动完成啮合后,即可固定旋转组件,从而收集框的位置可以固定,在需要的时候避免收集框随意晃动,且捏合锁止斜块即可停止固定,方便快捷。
[0017]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连接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连接框设置相同的两组,两组连接框之间设置有布袋,连接框的内壁间均匀设置有缓冲垫,且缓冲垫呈三角状,缓冲垫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的构件,在荔枝掉落时,两组缓冲垫可以很好的减少冲击力,避免砸伤底部的果肉,降低损坏率,提高品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采摘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杆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旋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收集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主杆;2、控制握手;3、扶持垫;4、采摘杆;41、杆体;411、活动槽;412、锁止斜块;413、复位弹簧;42、限位块;43、锁止组件;431、活动筒;432、凸齿;433、通孔;44、旋转组件;441、旋转轴;442、固定筒;443、凹齿;45、剪柄;46、剪刃;47、连杆;5、锁紧筒;6、收集框;61、连接块;62、连接框;63、布袋;64、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包括主杆1以及固定安装在主杆1底端的
控制握手2,主杆1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扶持垫3,主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采摘杆4,主杆1靠近采摘杆4的外壁上活动设置有锁紧筒5,且主杆1为锁紧筒5控制的可伸缩组件,采摘杆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收集框6。
[0026]请参阅图2

3,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采摘杆4包括杆体41,以及固定连接在杆体41底端的限位块42,杆体4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组活动槽411,活动槽411的内壁间活动设置有锁止斜块412,锁止斜块412与活动槽411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13,杆体41靠近限位块42的侧壁上活动套接有锁止组件43,锁止组件43包括活动套接在杆体41外壁上的活动筒431,以及均匀设置在活动筒431上端外壁上的凸齿432,活动筒431靠近下端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组通孔433,两组通孔433分别与两组锁止斜块412相对应,两组锁止斜块412卡合在两组通孔433的内壁间,锁止组件43的上方固定套接有旋转组件44,杆体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包括主杆(1)以及固定安装在主杆(1)底端的控制握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侧壁上固定套接有扶持垫(3),主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采摘杆(4),主杆(1)的外壁上设置有锁紧筒(5),采摘杆(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收集框(6);所述采摘杆(4)包括杆体(41),以及固定连接在杆体(41)底端的限位块(42),杆体(41)的侧壁上套接有锁止组件(43),锁止组件(43)的上方套接有旋转组件(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41)的顶端还固定连接有剪柄(45),剪柄(45)的侧壁上活动设置有剪刃(46),剪刃(46)的底端与杆体(41)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杆(4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41)的侧壁上开设有活动槽(411),活动槽(411)的内壁间活动设置有锁止斜块(412),锁止斜块(412)与活动槽(411)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荔枝果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日忠吴新文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