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柏廷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80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护栏,包括第一柱杆、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和缓冲轮,使用时,当非机动车或者行人撞向护栏时,设置在护栏底部的缓冲轮首先会与非机动车车轮或者人员腿部相撞,由于缓冲轮具备弹性缓冲功能,能够通过受压反弹抵消部分冲击力,进而达到缓冲保护作用,同时撞击力会推动缓冲轮快速转动,通过缓冲轮转动将撞击时产生的能量吸收,当需要对本装置进行拆卸搬运时,先将护栏向上提起,使插座脱离插头,然后将定位销从上下栏体之间取出,将上栏体通过第二铰接件与下栏体折叠在一起,然后再通过第一铰接件将左右相邻的下栏体折叠在一起,如此,可大大减小本装置的空间占用面积,方便搬运及运输。方便搬运及运输。方便搬运及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护栏。

技术介绍

[0002]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护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护栏常常被用作对建筑基坑的防护,在现在大多数建筑施工工地,基坑护栏已经是随处可见的了,这是除了保障施工的安全之外,还有就是避免其他人员在附近活动时发生意外。
[0003]但是,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防护护栏存在以下不足;
[0004]1、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防护护栏无法进行多方向折叠,携带和运输不便。
[0005]2、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防护护栏不具备对外部撞击的缓冲作用,无法保证自身稳定以及受到撞击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护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护栏,包括第一柱杆、第二柱杆、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和缓冲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护栏,包括第一柱杆(1)、第二柱杆(2)、第一铰接件(7)、第二铰接件(8)和缓冲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杆(1)和第二柱杆(2)左右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柱杆(1)和第二柱杆(2)之间设置有第一下栏体(3)、第二下栏体(4)、第一上栏体(5)和第二上栏体(6),所述第一下栏体(3)和第二下栏体(4)并排设置,所述第一下栏体(3)和第二下栏体(4)之间设置有第一铰接件(7),并且第一下栏体(3)和第二下栏体(4)通过第一铰接件(7)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栏体(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上栏体(5),所述第二下栏体(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上栏体(6),所述第一下栏体(3)和第一上栏体(5)之间以及第二下栏体(4)和第二上栏体(6)之间均设置有第二铰接件(8),所述第一下栏体(3)通过第二铰接件(8)与第一上栏体(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栏体(4)通过第二铰接件(8)与第二上栏体(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栏体(3)和第一上栏体(5)靠近第一柱杆(1)的一侧均安装有插座(10),所述第二下栏体(4)和第二上栏体(6)靠近第二柱杆(2)的一侧均安装有插座(10),所述第一下栏体(3)和第二下栏体(4)上的插座(10)与对应安装在第一柱杆(1)上的插头(11)配合插接,所述第二下栏体(4)通过安装在其上的插座(10)与对应安装在第二柱杆(2)上的插头(1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下栏体(3)的底端和第二下栏体(4)的底端均焊接有底框体(15),所述底框体(15)内安装有缓冲轮(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栏体(5)和第二上栏体(6)的底部栏框上均开设有上限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柏廷
申请(专利权)人:武柏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