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利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CN202020388013.1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畜禽粪污好氧发酵的纳米膜装置,该装置通过风机、述曝气管道和流通孔对覆盖膜内部的有机肥进行布气增氧,但在实际应用中,风机将外部的空气通过流通孔不断的鼓入覆盖膜内部时,流通孔附近的有机肥容易固化,影响发酵效率,同时,该装置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气,氨气和氧气在加入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通入水会生成硝酸,而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该装置只是利用渗滤液收集井对渗液进行收集,却不能对氨气进行回收利用,十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利用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纳米膜好氧发酵装置在布气时,流通孔附近的有机肥容易固化,影响发酵效率且不能对氨气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装置(1),所述发酵装置(1)包括堆放台(101),所述堆放台(101)表面堆放有有机肥,所述有机肥的外侧设置有覆盖膜(102),所述堆放台(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气管(104),所述第一通气管(104)的一端与风机(105)连通,所述堆放台(101)的表面设置有布气装置(103),所述布气装置(103)包括隔绝座(1030)和第二通气管(1037),所述隔绝座(1030)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支撑座(1031),所述支撑座(1031)的表面与支撑管(103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管(1032)靠近所述支撑座(1031)的一端表面设置有齿槽(1033),所述支撑座(103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管(1032)旋转的驱动装置(1034),所述支撑管(103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隔绝座(1030)并延伸至所述隔绝座(1030)的外部,所述支撑管(1032)延伸至所述隔绝座(1030)外部的一端与布气腔(1035)连接,所述布气腔(1035)的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布气管(1036),所述布气管(1036)均与所述布气腔(1035)的底部呈倾斜设置,所述布气管(1036)的一端均与所述布气腔(1035)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103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管(104)远离风机(10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1037)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隔绝座(1030)、所述支撑座(1031)和所述支撑管(1032)并与所述布气腔(1035)内部连通;收集装置(2),所述收集装置(2)包括收集井(201)、收集管(205)和收集器(206),所述收集井(201)设置于所述堆放台(101)的一侧,所述收集井(201)的内壁设置有夹层(202),所述夹层(20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209),所述收集管(205)均设置于所述堆放台(101)的内部,所述收集器(206)均匀设置于所述堆放台(101)的表面,所述收集管(205)通过所述收集器(206)与所述覆盖膜(102)的内部连通,所述收集管(205)的一端均与所述收集井(201)的内部连通,所述收集管(205)靠近所述收集井(201)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04),所述收集井(20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三通管(203),所述三通管(203)的第一支管与所述收集井(201)的内部连通,所述三通管(203)的第二支管与气囊(2014)的进气端连通,所述三通管(203)的第三支管与连接管(2011)的一端连通,所述三通管(203)的第三支管靠近所述连接管(20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花,胡昌海,王正业,高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格瑞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