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374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安装在预制柱顶部的用于支撑预制叠合梁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预制柱安装缺口,两个对称的预制柱安装缺口形成与预制柱相匹配的预制柱安装孔,支撑板底面上垂直安装用于与预制柱固定连接的固定翼板和用于连接两个支撑板的连接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保证多个预制叠合梁的梁底标高的一致性,而不需要逐一对多个预制叠合梁的梁底标高进行调平,省时省力,能够提高预制叠合梁现场装配的施工效率。施工效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标准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大量节省资源,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建筑品质,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是建筑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的根本转变,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和发展方向,近几年,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在应用较多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大多实现了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但是,随着装配式建筑结构造型的多样化,装配式建筑中设置在预制柱的顶端的预制叠合梁的数量通常有多个,且多个预制叠合梁可以呈正交布设,也可以呈非正交布设,因此,在预制柱的顶端现场装配多个预制叠合梁时,存在多个预制叠合梁定位难,需要反复调平的技术问题,导致预制叠合梁的装配施工效率低下;因此,应该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保证多个预制叠合梁的梁底标高的一致性,而不需要逐一对多个预制叠合梁的梁底标高进行调平,省时省力,能够提高预制叠合梁现场装配的施工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安装在预制柱顶部的用于支撑预制叠合梁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预制柱安装缺口,两个对称的所述预制柱安装缺口形成与所述预制柱相匹配的预制柱安装孔,所述支撑板底面上垂直安装用于与所述预制柱固定连接的固定翼板和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连接翼板。
[0005]上述的一种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安装缺口为矩形缺口,所述预制柱安装孔为与所述预制柱相匹配的方形安装孔。
[0006]上述的一种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缺口具有三个矩形侧面,所述固定翼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固定翼板的内侧面分别与三个所述矩形侧面一一对应且相平齐,所述固定翼板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制柱的侧面上。
[0007]上述的一种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具有两个扣合面,所述连接翼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翼板的内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扣合面一一对应且相平齐,两个相对应的所述连接翼板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9]1、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对称布设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固定翼板和连接翼板,实际使用时,由于支撑板上开设有预制柱安装缺口,且两个对称的预制柱安装缺
口形成与预制柱相匹配的预制柱安装孔,因此,在实际安装时,只需要将两个支撑板的预制柱安装缺口卡装在预制柱的顶部,使预制柱的顶部穿设在预制柱安装孔内,之后,利用连接翼板实现两个支撑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再将固定翼板固定安装在预制柱上,且使支撑板的顶面与预制柱的顶面相平齐,即能够实现本支撑装置与预制柱之间的可靠连接。
[0010]2、本技术的两个支撑板能够起到同时支撑与定位多个预制叠合梁的作用,两个支撑板的顶面的标高即为预制叠合梁的梁底标高,能够保证多个预制叠合梁的梁底标高的一致性,而不需要逐一对多个预制叠合梁的梁底标高进行调平,省时省力,能够提高预制叠合梁现场装配的施工效率。
[0011]3、本技术便于拆装,便于重复使用,每个梁柱节点只需要一个本支撑装置,即能够完成多个预制叠合梁的支撑作业,节省资源。
[0012]4、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0013]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保证多个预制叠合梁的梁底标高的一致性,而不需要逐一对多个预制叠合梁的梁底标高进行调平,省时省力,能够提高预制叠合梁现场装配的施工效率。
[00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与预制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支撑板;
ꢀꢀꢀꢀꢀꢀꢀꢀꢀꢀ1‑
1—预制柱安装缺口;
ꢀꢀꢀ
2—固定翼板;
[0021]3—连接翼板;
ꢀꢀꢀꢀꢀꢀꢀꢀ
4—斜拉筋;
ꢀꢀꢀꢀꢀꢀꢀꢀꢀꢀꢀꢀꢀ
5—第一紧固螺栓;
[0022]6—第二紧固螺栓;
ꢀꢀꢀꢀ
7—预制柱;
ꢀꢀꢀꢀꢀꢀꢀꢀꢀꢀꢀꢀꢀ
8—预制叠合梁;
[0023]9—矩形侧面;
ꢀꢀꢀꢀꢀꢀꢀꢀ
10—扣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安装在预制柱7顶部的用于支撑预制叠合梁8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上开设有预制柱安装缺口1

1,两个对称的所述预制柱安装缺口1

1形成与所述预制柱7相匹配的预制柱安装孔,所述支撑板1底面上垂直安装用于与所述预制柱7固定连接的固定翼板2和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连接翼板3。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对称布设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支撑板1、固定翼板2和连接翼板3,实际使用时,由于支撑板1上开设有预制柱安装缺口1

1,且两个对称的预制柱安装缺口1

1形成与所述预制柱7相匹配的预制柱安装孔,因此,在实际安装时,只需要将两个支撑板1的预制柱安装缺口1

1卡装在预制柱7的顶部,使预制柱7的顶部穿设在预制柱安装孔内,之后,利用连接翼板3实现两个支撑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再将固定翼板2固定安装在预制柱7上,且使支撑板1的顶面与预制柱7的顶面相平齐,即能够实现本支撑装置与预制柱
7之间的可靠连接。
[0026]如图4所示,实际使用时,装配式建筑中设置在预制柱7的顶端的预制叠合梁8的数量通常有多个,且多个预制叠合梁8可以呈正交布设,也可以呈非正交布设,因此,在预制柱7的顶端现场装配多个预制叠合梁8时,多个预制叠合梁8均放置在两个支撑板1的顶面上,两个支撑板1能够起到同时支撑与定位多个预制叠合梁8的作用,两个支撑板1的顶面的标高即为预制叠合梁8的梁底标高,能够保证多个预制叠合梁8的梁底标高的一致性,而不需要逐一对多个预制叠合梁8的梁底标高进行调平,省时省力,能够提高预制叠合梁8现场装配的施工效率。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柱安装缺口1

1为矩形缺口,所述预制柱安装孔为与所述预制柱7相匹配的方形安装孔。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安装在预制柱(7)顶部的用于支撑预制叠合梁(8)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上开设有预制柱安装缺口(1

1),两个对称的所述预制柱安装缺口(1

1)形成与所述预制柱(7)相匹配的预制柱安装孔,所述支撑板(1)底面上垂直安装用于与所述预制柱(7)固定连接的固定翼板(2)和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连接翼板(3)。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调平预制叠合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安装缺口(1

1)为矩形缺口,所述预制柱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静张磊何一婷王俊杰娄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