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气标本混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65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气标本混匀仪,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若干混匀组件,若干混匀组件沿底座的上表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混匀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电机和传动件;底座的上表面宽度方向一端固设第一立柱、另一端固设第二立柱,电机安装在第二立柱的上端;传动件包括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各固设有一中杆,两中杆分别固连有一连杆,一连杆与第一立柱转动连接,另一连杆与电机的输出轴固连;底座还设置有控制器、电池和若干控制键,若干电机、若干控制键、电池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键的数量与电机的数量相等;本实施例有效替代人手,对血气标本进行持续混匀,解决了血气标本在转运过程中难以持续混匀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气标本混匀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气标本混匀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检验科血液标本的混匀装置是用于试管中血液样本的混匀,而且是在标本送达检验科后,进行血液的混匀,血气分析标本是直接通过血气针注入血气分析仪内以进行检测的,且避免与大气接触,普通的试管血液样本混匀装置不适用于血气针的混匀。血气标本在抽取后需要立即开始进行混匀,目前,临床检验工作中的血气标本的混匀都是手动进行,通过双手手掌夹住血气针进行往复搓动,工作量大,当工作较忙时,容易出现手忙脚乱导致血气针夹持不稳掉落,造成不良后果,而且,在送检途中,血气针放置在转运箱内,血气样本无法被持续混匀,容易出现血细胞的分层,如上机操作混合不匀易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甚至出现血液凝固,堵塞血气分析仪导致检测失败以致需重新抽取患者血液的情况发生。为实现血气标本在转运途中也能够进行持续混匀,申请号为CN201822198774.6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血气分析样本混匀装置,该装置能够代替人手对血气标本进行混匀,实现血气标本转运过程中的持续混匀,但是该装置的夹子层叠设置,而盒体内空间狭小,导致血气针的装取很不方便;该装置通过齿轮箱进行传动,无法对单个血气针标本的混匀进行单独控制,同时也由于盒体内空间狭小,每次装放任一个血气标本时,都要使所有的血气标本的混匀暂停,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气标本混匀仪,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血气标本混匀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均水平设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若干混匀组件,若干所述混匀组件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混匀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电机和传动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宽度方向一端固设所述第一立柱、另一端固设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所述传动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水平设置,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各固设有一中杆,所述横杆和两所述中杆构成一“ㄇ”形结构的连接件,所述横杆上固设有用于可拆卸固定血气针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朝向所述连接件的“ㄇ”形开口外侧设置,两所述中杆各自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分别固连有一连杆,两所述连杆的朝向相互远离设置,两所述连杆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横杆的轴线平行,一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立柱转动连接,转动轴线与该连杆的轴线重合,另一所述连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连,该连杆的轴线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轴线重合;所述底座还设置有控制器、电池和若干控制键,若干所述电机、若干所述控制键、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键的数量与所述电机的数量相等,所有所述控制键分别通过所述控制器一一对应控制连接一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池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侧,所述控制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
[0006]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底面覆盖有减震防滑垫。
[0007]优选地,所有所述混匀组件和所有所述控制键上按照连接关系均分别标记有一一对应的序号。
[0008]优选地,所述夹持件为两“C”形卡扣,两所述“C”形卡扣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所述“C”形卡扣的连线方向与所述横杆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C”形卡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连接件的“ㄇ”形开口朝向一致;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轴线与“C”形卡扣的内侧弧形的中心线重合。
[0009]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可拆卸盖合有盖子,所述盖子盖合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时,所述混匀组件及固定在其上的血气针均位于所述盖子的内侧,所有所述控制键均位于所述盖子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盖子采用透明材料制作。
[0010]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实施例有效替代人手,对血气标本进行持续混匀,解决了血气标本在转运过程中难以持续混匀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混匀组件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使得每个血气针的装取都简单方便,每个混匀组件设置有独立的电机,每个电机有对应的控制键通过控制器进行独立控制,每个混匀组件之间的工作互不干扰,使用方便;标本送达检验室后,尚未轮到检测的血气标本可以保持持续混匀,无需因其他血气针的装取而暂停混匀,有效提高了血气标本进行检测时的混匀程度,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匀组件的示意图。
[0015]其中:1

底座、2

混匀组件、21

第一立柱、22

第二立柱、23

电机、24

传动件、241

连接件、2411

横杆、2412

中杆、242

夹持件、243

连杆、3

控制键、4

减震防滑垫、5

序号、6

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图3,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均水平设置,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若干混匀组件2,若干混匀组件2沿底座1的上表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混匀组件2包括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22、电机23和传动件24;底
座1的上表面宽度方向一端固设第一立柱21、另一端固设第二立柱22,电机23安装在第二立柱22的上端;传动件24包括横杆2411,横杆2411水平设置,横杆2411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各固设有一中杆2412,横杆2411和两中杆2412构成一“ㄇ”形结构的连接件241,横杆2411上固设有用于可拆卸固定血气针的夹持件242,夹持件242朝向连接件241的“ㄇ”形开口外侧设置,两中杆2412各自远离横杆2411的一端分别固连有一连杆243,两连杆243的朝向相互远离设置,两连杆243的轴线重合且与横杆2411的轴线平行,一连杆243与第一立柱21转动连接,转动轴线与该连杆243的轴线重合,另一连杆243与电机23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气标本混匀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均水平设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若干混匀组件,若干所述混匀组件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混匀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电机和传动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宽度方向一端固设所述第一立柱、另一端固设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所述传动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水平设置,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各固设有一中杆,所述横杆和两所述中杆构成一“ㄇ”形结构的连接件,所述横杆上固设有用于可拆卸固定血气针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朝向所述连接件的“ㄇ”形开口外侧设置,两所述中杆各自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分别固连有一连杆,两所述连杆的朝向相互远离设置,两所述连杆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横杆的轴线平行,一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立柱转动连接,转动轴线与该连杆的轴线重合,另一所述连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连,该连杆的轴线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轴线重合;所述底座还设置有控制器、电池和若干控制键,若干所述电机、若干所述控制键、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键的数量与所述电机的数量相等,所有所述控制键分别通过所述控制器一一对应控制连接一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柳华张红雨梁卡强帅马兴璇黄伊轩易娟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