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换热板束及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54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换热板束及换热器,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之间通过焊接部形成若干个膜袋,在膜袋内设置蓄热结构,所述膜袋与蓄热结构密封形成蓄热体结构,所述蓄热结构能够与通过换热板束的介质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薄膜换热板束及换热器,成本更加低廉,装配更加简单,换热性能更加优异,适用于能源化工、空气调节、废气处理、太阳能蓄热等多个领域的换热需要,具有极高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极高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极高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薄膜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一般情况下,热交换器是一种从一种介质被动转移热量到另一介质的装置。介质通常是液体或气体。热交换器所做的工作是根据以下热力学定律:当物体被加热时,所述物体内所包含的热能会向外扩散到周围环境中,直到已在物体和环境之间达到平衡。热交换器有多种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空间加热、制冷、空调、电厂、化工厂、石化厂、炼油厂、天然气处理和污水处理中的传热。
[0003]基本热交换器的设计一般涉及由隔板分离的两个腔室或通道。含要转移热能的介质穿过一个通道,和可接收热能的一个介质穿过另一个通道。介质也可以同流或逆流流动。热量在两个介质之间通过穿过隔板而扩散,直到传热速率与热能转移的速率相匹配。所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类型和尺寸取决于用作隔板的材料类型和所引入的介质的各种性质,包括它们的相位、温度、密度、粘度、压力、化学组成和各种其它特性。
[0004]两种最常见的热交换器类型是管壳式热交换器和板框式热交换器。其它类型的热交换器包括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换热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膜层(301)和第二膜层(302),所述第一膜层(301)和所述第二膜层(302)之间通过焊接部形成若干个膜袋(303),在膜袋(303)内设置蓄热结构(15),所述膜袋(303)与蓄热结构(15)密封形成蓄热体结构,所述蓄热结构(15)能够与通过换热板束(3)的介质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换热板束,其特征在于,述第一膜层(301)与所述第二膜层(302)之间焊接成条状膜袋(303),在膜袋(303)中填充蓄热结构(15),条状膜袋(303)两端焊接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换热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301)与所述第二膜层(302)之间进行网格焊接,形成网格状膜袋(303),网格状膜袋(303)中填充蓄热结构(15),网格状膜袋(303)四周焊接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换热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301)与所述第二膜层(302)之间采用矩阵点或矩阵断续长条焊接成间断式连接膜袋(303),间断式连接膜袋(303)中填充蓄热结构(15),在膜袋(303)的四周焊接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薄膜换热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301)和/或所述第二膜层(302)采用柔性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第一膜层(301)、所述第二膜层(302)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1

0.8mm。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聚园邵松周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瑞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