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楼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346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楼防雷装置,包括:设有顶面且四周设有外墙的楼体,装于楼体中的精密仪表设备、电源线和信号线,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楼防雷装置还包括:设于顶面的接闪带框、与接闪带框连接的接闪网,设于地面且位于外墙外侧的地沟,置于地沟中的闭合接地网,多个沿外墙敷设且下端设有与闭合接地网连接的横向段的引下线;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带框连接;引下线的材料为Φ16热镀锌圆钢。所述的控制楼防雷装置,能分流直击雷的电压,保护建筑内地网地电位稳定,隔离引下线磁场使建筑内金属管线不产生大的感应过电压,从而保护建筑内精密电子仪表设备不受雷电灾害。精密电子仪表设备不受雷电灾害。精密电子仪表设备不受雷电灾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楼防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是一种控制楼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雷电灾害是对人类威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闪电的强度高达十亿伏特,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传输或存储的信号、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建筑防雷系统可从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602003.7的技术公开的一种住宅楼防雷系统获得了解;目前,世界上各种建筑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的接闪杆和接闪带,利用建筑物钢筋做引下线和建筑基础接地网联通防雷;这种防直接雷击方式实践证明是经济和有效的。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精密电子仪表设备的使用和联网,特别是集中设置精密仪表设备的控制楼采用这种传统的防直击雷措施对这些电子设备的保护却显得无能为力;直击雷经过建筑物钢筋直放入地,导致地网地电位上升;高电压由设备接地线引入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雷电流沿建筑柱内钢筋引下入地时,在建筑柱内钢筋周围产生磁场,建筑柱内钢筋周围的各种金属管(线)上经感应会产生过电压损坏精密电子设备。因此,设计一种能分流直击雷的电压,保护建筑内地网地电位稳定,隔离引下线磁场使建筑内金属管线不产生大的感应过电压,从而保护建筑内精密电子仪表设备不受雷电灾害的伤害的控制楼防雷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住宅楼防雷系统不能有效保护建筑内精密电子仪表设备不受雷电灾害的伤害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分流直击雷的电压,保护建筑内地网地电位稳定,隔离引下线磁场使建筑内金属管线不产生大的感应过电压,从而保护建筑内精密电子仪表设备不受雷电灾害的伤害的控制楼防雷装置。
[0004]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控制楼防雷装置,包括:设有顶面且四周设有外墙的楼体,装于楼体中的精密仪表设备、电源线和信号线,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楼防雷装置还包括:设于顶面的接闪带框、与接闪带框连接的接闪网,设于地面且位于外墙外侧的地沟,置于地沟中的闭合接地网,多个沿外墙敷设且下端设有与闭合接地网连接的横向段的引下线;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带框连接;引下线敷设时避开门窗;引下线的材料为Φ16热镀锌圆钢;地沟设有盖板。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精密仪表设备的接地端口、电源线的接地端口和信号线的接地端口等过电压易于侵入的端口均装有浪涌保护器。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楼防雷装置还包括个数与引下线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串接于引下线中的断接卡子;断接卡子离地面的高度为1.4m至1.6m。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接闪带框由两个纵向接闪带和两个横向接闪带连接构成;接闪
网包括:多个并列设置且两端与两个横向接闪带一一对应连接的纵向接闪杆,多个并列设置且两端与两个纵向接闪带一一对应连接的横向接闪杆;接闪网的网格尺寸为5m*5m或6m*4m。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地沟的高度为75 mm至 85mm,地沟的宽度为55 mm至 65mm;闭合接地网包括:置于地沟中的接地闭合圈,多个沿地沟分布且上端设有与接地闭合圈焊接的弯折段的垂直接地体;相邻两个垂直接地体相隔4.5m至5m;垂直接地体下端插入地沟底面;地沟内侧与外墙外侧之间的距离为3m至3.2m;接地闭合圈的材料为50*5热镀锌扁钢。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弯折段与接地闭合圈的焊接长度大于等于接地闭合圈宽度的两倍;弯折段与垂直接地体的焊接处覆盖有防锈层。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防锈层为防锈漆层。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相邻两个引下线的间隔距离为2 m至12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控制楼防雷装置,包括:设于顶面的接闪带框、与接闪带框连接的接闪网,设于地面且位于外墙外侧的地沟,置于地沟中的闭合接地网,多个沿外墙敷设且下端设有与闭合接地网连接的横向段的引下线,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带框连接,地沟内侧与外墙外侧之间的距离为3m至3.2m,能克服使用传统的接闪杆和接闪带,利用建筑物钢筋做引下线和建筑基础接地网联通防雷,直击雷经过建筑物钢筋直放入地,导致地网地电位上升;高电压由设备接地线引入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雷电流沿建筑柱内钢筋引下入地时,在建筑柱内钢筋周围产生磁场,建筑柱内钢筋周围的各种金属管(线)上经感应会产生过电压损坏精密电子设备的不足,能分流直击雷的电压,保护建筑内地网地电位稳定,隔离引下线磁场使建筑内金属管线不产生大的感应过电压,从而保护建筑内精密电子仪表设备不受雷电灾害。精密仪表设备的接地端口、电源线的接地端口和信号线的接地端口等过电压易于侵入的端口均装有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过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将侵入系统的冲击过电压箝制到允许的耐压水平,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引下线中串接断接卡子,断接卡子又叫防雷断接卡;断接卡子的作用是可以把接地装置和避雷装置断开,利于准确测量防雷接地的电阻值;断接卡子离地面的高度为1.4m至1.6m,方便操作。接闪网与接闪带框配合作为接闪器,接闪网的网格尺寸为5m*5m或6m*4m,接闪效果较好。接地闭合圈与垂直接地体配合,垂直接地体上端设有与接地闭合圈焊接的弯折段,弯折段与接地闭合圈的焊接长度大于等于接地闭合圈宽度的两倍,接地效果较好。弯折段与接地闭合圈的焊接长度大于等于接地闭合圈宽度的两倍,利于提高连接强度且提高导电性。引下线的材料为Φ16热镀锌圆钢,接地闭合圈的材料为50*5热镀锌扁钢,弯折段与垂直接地体的焊接处覆盖有防锈层,利于防锈通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6]图中:顶面1,外墙2,楼体3,精密仪表设备4,地沟5,横向段6,引下线7,浪涌保护器8,断接卡子9,纵向接闪带10,两个横向接闪带11,纵向接闪杆12,横向接闪杆13,网格14,接
地闭合圈15,弯折段16,垂直接地体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
[0018]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控制楼防雷装置,包括:设有顶面1且四周设有外墙2的楼体3,装于楼体3中的精密仪表设备4、电源线(未图示)和信号线(未图示),设于顶面1的接闪带框、与接闪带框焊接的接闪网,设于地面且位于外墙2外侧的地沟5,置于地沟5中的闭合接地网,多个沿外墙2敷设且下端设有与闭合接地网焊接的横向段6的引下线7;引下线7上端与接闪带框连接;引下线7敷设时避开门窗;引下线7的材料为Φ16热镀锌圆钢;地沟设有盖板(未图示)。
[0019]所述的精密仪表设备4的接地端口、电源线的接地端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楼防雷装置,包括:设有顶面且四周设有外墙的楼体,装于楼体中的精密仪表设备、电源线和信号线,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楼防雷装置还包括:设于顶面的接闪带框、与接闪带框连接的接闪网,设于地面且位于外墙外侧的地沟,置于地沟中的闭合接地网,多个沿外墙敷设且下端设有与闭合接地网连接的横向段的引下线;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带框连接;地沟设有盖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楼防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精密仪表设备的接地端口、电源线的接地端口和信号线的接地端口均装有浪涌保护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楼防雷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个数与引下线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串接于引下线中的断接卡子;断接卡子离地面的高度为1.4m至1.6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控制楼防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接闪带框由两个纵向接闪带和两个横向接闪带连接构成;接闪网包括:多个并列设置且两端与两个横向接闪带一一对应连接的纵向接闪杆,多个并列设置且两端与两个纵向接闪带一一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细林俞小俊黄超军费良许敏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