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重症患者俯卧位引流安全性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38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增加重症患者俯卧位引流安全性的设备,包括支撑架、升降台、第一板、第二板和固定带,安装有剪叉升降机驱动的升降台,可根据患者的引流需要调节升降台的高度,使用更便利;且升降台上安装有卡接的固定带,将患者固定在升降台上,防止患者引流时滑落,安全性更高;第一板用以患者的上身趴下,通过第一板上的引流孔进行引流,同时可调节第一板的摆动角度,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同时升降台上安装有可充气的气囊,在患者俯卧位引流堵塞时,通过储气罐利用增压阀向气囊内充入气体,瞬间充满气囊,气囊冲击患者腹部,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排出患者腹部的堵塞,急救性效果更好,更值得推广使用。更值得推广使用。更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重症患者俯卧位引流安全性的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增加重症患者俯卧位引流安全性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医学领域中,引流疗法为用导管或纱布条、药捻纸条等插入脓疡疮孔,使脓液排出畅通,治疗外科疮疡,或用于体腔手术后引流等的方法,正常状态下,人体胸腔、腹腔内都有少量液体,对腔室内的脏器起润滑作用,如在病理状态下导致腔室内液体量增加超出正常生理范围时,将成为一种病症,如胸水和腹水。
[0003]在目前的俯卧位引流时,患者较为不便,同时重症患者行动较为不便,在普通的引流床上,俯卧位较为危险,容易由引流床上滑落,且易造成患者的腹腔发生堵塞,严重者危害患者的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加重症患者俯卧位引流安全性的设备,旨在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患者行动不边,易滑落,腹腔发生堵塞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加重症患者俯卧位引流安全性的设备,包括支撑架、升降台、第一板、第二板和固定带。
[0006]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驱动平台,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安装有带有锁片的万向轮,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过槽。
[0007]所述驱动平台上安装有两个剪叉升降机,两个所述剪叉升降机穿过所述过槽。
[0008]所述升降台安装在两个所述剪叉升降机的升降端上。
[0009]所述固定带通过皮带安装在所述升降台上。
[0010]所述第一板铰接所述升降台,所述第一板的下表面铰接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板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
[0011]所述第二板铰接所述升降台,所述第二板的下表面铰接有电动推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二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板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
[0012]所述第二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弧形垫。
[0013]所述固定带上安装有卡扣,所述升降台上通过皮带安装有和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
[0014]所述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槽。
[0015]所述固定带上的皮带上安装有调节扣。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板的引流孔。
[0017]所述引流孔的内壁上粘贴有海绵制的环形垫。
[0018]优选的,所述升降台上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有增压阀,所述增压阀通过气管连接有储气罐。
[0019]所述储气罐和增压阀均安装在所述驱动平台上。
[0020]优选的,所述升降台的两侧均安装有扶手板。
[0021]所述扶手板上安装有把手,且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套装有胶皮套。
[0022]优选的,所述升降台、第一板、第二板和扶手板的上表面均铺设有海绵垫。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增加重症患者俯卧位引流安全性的设备,安装有剪叉升降机驱动的升降台,可根据患者的引流需要调节升降台的高度,使用更便利;且升降台上安装有卡接的固定带,将患者固定在升降台上,防止患者引流时滑落,安全性更高;第一板用以患者的上身趴下,通过第一板上的引流孔进行引流,同时可调节第一板的摆动角度,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同时升降台上安装有可充气的气囊,在患者俯卧位引流堵塞时,通过储气罐利用增压阀向气囊内充入气体,瞬间充满气囊,气囊冲击患者腹部,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排出患者腹部的堵塞,急救性效果更好;升降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均铺设有海绵垫,俯卧位引流时更舒适,不易磕碰伤患者,且此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性更高,更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主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的俯视图;
[0026]图中:1、支撑架;101、驱动平台;102、过槽;103、万向轮;2、升降台;3、第一板;301、电动推杆一;302、引流孔;303、环形垫;4、第二板;401、电动推杆二;402、弧形垫;5、扶手板;501、把手;6、剪叉升降机;7、固定带;701、卡扣;702、卡槽;703、调节扣;8、气囊;9、储气罐;901、增压阀;10、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增加重症患者俯卧位引流安全性的设备,包括支撑架1、升降台2、第一板3、第二板4和固定带7,支撑架1上安装有驱动平台101,支撑架1的下表面安装有带有锁片的万向轮103,支撑架1上开设有过槽102,驱动平台101上安装有两个剪叉升降机6,两个剪叉升降机6穿过过槽102,升降台2安装在两个剪叉升降机6的升降端上,升降台2上安装有气囊8,气囊8通过气管连接有增压阀901,增压阀901通过气管连接有储气罐9,储气罐9和增压阀901均安装在驱动平台101上。
[0029]其中,万向轮103便于移动此设备,可在不同的病房使用,使用更便利,剪叉升降机6可带动升降台2升降,下降时患者趴在升降台2上更方便,两个剪叉升降机6的推力更强,便于带动更重的患者升降,储气罐9可将储存的气体送入气囊8中,增压阀901可增加气体的压力,使气体快速充入气囊8中,在患者发生腹腔堵塞时,快速充气的气囊可8冲击患者的腹部,进而促成海姆立克急救法,排出患者腹腔的堵塞,抢救更迅速,安全性更高。
[0030]请参阅图2,固定带7通过皮带安装在升降台2上,固定带7上安装有卡扣701,升降台2上通过皮带安装有和卡扣701相配合的卡槽702,卡扣701可拆卸连接卡槽702,固定带7
上的皮带上安装有调节扣703。
[0031]其中,固定带7可将患者固定在升降台2上,防止患者在升降台上滑落,卡扣701可拆卸连接卡槽702,取下卡扣701更便利,同时固定带7上的皮带上的调节扣703可调节皮带的长度,进而使固定带7固定不同体重的患者,适用范围更广泛。
[0032]请参阅图1,第一板3铰接升降台2,第一板3的下表面铰接有电动推杆一301,电动推杆一301一端铰接第一板3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支撑架1的上表面,第一板3上开设有贯穿第一板3的引流孔302,引流孔302的内壁上粘贴有海绵制的环形垫303。
[0033]此外,患者的上身可趴在第一板3上,第一板3可在升降台2上摆动,电动推杆一301通过自己的伸缩带动第一板3摆动,进而调节患者的姿势,便于患者引流,同时引流孔302可使引流管通过,同时患者的脸可紧贴环形垫303,海绵制的环形垫303可防止磕碰伤患者。
[0034]请参阅图1,第二板4铰接升降台2,第二板4的下表面铰接有电动推杆二401,电动推杆二401一端铰接第二板4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支撑架1的上表面,第二板4的上表面安装有弧形垫402。
[0035]另外,患者的双腿可放在第二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重症患者俯卧位引流安全性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升降台(2)、第一板(3)、第二板(4)和固定带(7);所述支撑架(1)上安装有驱动平台(101),所述支撑架(1)的下表面安装有带有锁片的万向轮(103),所述支撑架(1)上开设有过槽(102);所述驱动平台(101)上安装有两个剪叉升降机(6),两个所述剪叉升降机(6)穿过所述过槽(102);所述升降台(2)安装在两个所述剪叉升降机(6)的升降端上;所述固定带(7)通过皮带安装在所述升降台(2)上;所述第一板(3)铰接所述升降台(2),所述第一板(3)的下表面铰接有电动推杆一(301),所述电动推杆一(301)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板(3)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板(4)铰接所述升降台(2),所述第二板(4)的下表面铰接有电动推杆二(401),所述电动推杆二(401)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板(4)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板(4)的上表面安装有弧形垫(4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重症患者俯卧位引流安全性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7)上安装有卡扣(701),所述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艳萍曹培洪居置波曹冬毅宋蓉蓉朱春华倪浩亮郭云晨王岗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