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19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配电柜,其结构包括机体、防护盖、散热口、防护门、铰链连接块、接线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配电柜,防护门上与机体的连接部分上设有顶出结构,能够在机体内的电元件发生烧毁过热的时候,让外壳内的热吸附块对热量进行快速吸收,从而经由导热支架传导热量至热膨胀曲板上,即可使热膨胀曲板快速弯曲变形,推动受压板下压,使通气板向通气凹槽靠近,接通气囊与受压弹簧槽中间的空气流通,使通气囊中的气体快速流动至受压弹簧槽中,挤压顶杆快速弹出,将防护门弹开,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在配电柜内电器元件烧毁整个配电柜过热的时候,自动将其上的柜门弹开,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灭火,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配电柜


[0001]本技术是一种新型配电柜,属于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配电柜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3]现有配电柜在使用的时候,为了保护其内部的电元件,其多采用的使金属材质制成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导致其内的电元件在发生烧毁的时候,易使整个配电柜外壳处于高温状态下,不利于工作人员打开柜门进行灭火,对配电柜使用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配电柜,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现有配电柜在使用的时候,为了保护其内部的电元件,其多采用的使金属材质制成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导致其内的电元件在发生烧毁的时候,易使整个配电柜外壳处于高温状态下,不利于工作人员打开柜门进行灭火,对配电柜使用的安全性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配电柜,其结构包括机体、防护盖、散热口、防护门、铰链连接块、接线盒,所述机体的顶端设有防护盖,所述散热口与机体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护门位于防护盖的右下方,所述铰链连接块嵌入安装于防护门上,所述接线盒设于机体内,所述防护门包括顶出结构、把手、门体、转轴,所述顶出结构设于门体的左端上,所述把手与门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轴嵌入安装于门体的右端上,所述顶出结构包括顶杆、热膨胀曲板、热吸附块、导热支架、受压板、气囊、通气板、外壳、通气凹槽、受压弹簧槽,所述顶杆嵌入安装于受压弹簧槽上,所述热膨胀曲板的底端与受压板的顶端活动触碰,所述热吸附块的底端与导热支架的顶端相焊接,所述气囊设于受压弹簧槽的右端上,所述通气板的顶端与受压板的底端相焊接,所述通气凹槽位于通气板的下方,所述受压弹簧槽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门体位于防护盖的右下方。
[0006]优选的,所述机体与防护门铰链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顶杆的主体为圆柱结构,其顶部为半圆球体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气囊为球体空壳结构,其左端下方部分衔接有一根长条圆管。
[0009]优选的,所述热膨胀曲板的主体为半圆曲块结构,左右两端衔接有长方体板块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热吸附块与导热支架相互垂直。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一种新型配电柜,通过打开机体上的防护门,即可对其内的电器元件进行调试使用,且防护门上与机体的连接部分上设有顶出结构,能够在机体内的电元件发
生烧毁过热的时候,让外壳内的热吸附块对热量进行快速吸收,从而经由导热支架传导热量至热膨胀曲板上,即可使热膨胀曲板快速弯曲变形,推动受压板下压,使通气板向通气凹槽靠近,即可接通气囊与受压弹簧槽中间的空气流通,使通气囊中的气体快速流动至受压弹簧槽中,挤压顶杆快速弹出,与机体碰撞,即可将防护门弹开,露出机体内的电元件进行灭火,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在配电柜内电器元件烧毁整个配电柜过热的时候,自动将其上的柜门弹开,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灭火,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顶出结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顶出结构运行后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机体

1、防护盖

2、散热口

3、防护门

4、铰链连接块

5、接线盒

6、顶出结构

41、把手

42、门体

43、转轴

44、顶杆

411、热膨胀曲板

412、热吸附块

413、导热支架

414、受压板

415、气囊

416、通气板

417、外壳

418、通气凹槽

419、受压弹簧槽

41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配电柜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机体1、防护盖2、散热口3、防护门4、铰链连接块5、接线盒6,所述机体1的顶端设有防护盖2,所述散热口3与机体1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护门4位于防护盖2的右下方,所述铰链连接块5嵌入安装于防护门4上,所述接线盒6设于机体1内,所述防护门4包括顶出结构41、把手42、门体43、转轴44,所述顶出结构41设于门体43的左端上,所述把手42与门体4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轴44嵌入安装于门体43的右端上,所述顶出结构41包括顶杆411、热膨胀曲板412、热吸附块413、导热支架414、受压板415、气囊416、通气板417、外壳418、通气凹槽419、受压弹簧槽4110,所述顶杆411嵌入安装于受压弹簧槽4110上,所述热膨胀曲板412的底端与受压板415的顶端活动触碰,所述热吸附块413的底端与导热支架414的顶端相焊接,所述气囊416设于受压弹簧槽4110的右端上,所述通气板417的顶端与受压板415的底端相焊接,所述通气凹槽419位于通气板417的下方,所述受压弹簧槽4110与外壳41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门体43位于防护盖2的右下方,所述机体1与防护门4铰链连接,所述顶杆411的主体为圆柱结构,其顶部为半圆球体结构,所述气囊416为球体空壳结构,其左端下方部分衔接有一根长条圆管,所述热膨胀曲板412的主体为半圆曲块结构,左右两端衔接有长方体板块结构,所述热吸附块413与导热支架414相互垂直。
[0021]在需要使用配电柜的时候,通过打开机体1上的防护门4,即可对其内的电器元件进行调试使用,且防护门4上与机体1的连接部分上设有顶出结构413,能够在机体1内的电
元件发生烧毁过热的时候,让外壳418内的热吸附块413对热量进行快速吸收,从而经由导热支架414传导热量至热膨胀曲板412上,即可使热膨胀曲板412快速弯曲变形,推动受压板415下压,使通气板417向通气凹槽419靠近,即可接通气囊416与受压弹簧槽4110中间的空气流通,使通气囊416中的气体快速流动至受压弹簧槽4110中,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配电柜,其结构包括机体(1)、防护盖(2)、散热口(3)、防护门(4)、铰链连接块(5)、接线盒(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端设有防护盖(2),所述散热口(3)与机体(1)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护门(4)位于防护盖(2)的右下方,所述铰链连接块(5)嵌入安装于防护门(4)上,所述接线盒(6)设于机体(1)内,所述防护门(4)包括顶出结构(41)、把手(42)、门体(43)、转轴(44),所述顶出结构(41)设于门体(43)的左端上,所述把手(42)与门体(4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轴(44)嵌入安装于门体(43)的右端上,所述顶出结构(41)包括顶杆(411)、热膨胀曲板(412)、热吸附块(413)、导热支架(414)、受压板(415)、气囊(416)、通气板(417)、外壳(418)、通气凹槽(419)、受压弹簧槽(4110),所述顶杆(411)嵌入安装于受压弹簧槽(4110)上,所述热膨胀曲板(412)的底端与受压板(415)的顶端活动触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陈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科斯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