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孔洞密闭性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309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孔洞密闭性检测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检测装置、控制中心、监控管理云平台和终端,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的采集模块、整流电源模块、告警模块、驱逐模块、通信模块。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振动传感器的大范围检测和微波运动传感器的具体形态检测相结合,实现对电缆孔洞是否密封,有无小动物进入的实时监测,同时实现对小动物种类的判断,从而进行针对性驱逐,防止电缆线路受到破坏,确保电路系统的正常运行。正常运行。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孔洞密闭性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孔洞密闭性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生产生活用电量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基础建设也越来越多,而随着电力系统的建设,很多变电站已经实现无人值守,只有在有任务时,工作人员才会到变电站执行任务。在运维操作站管理模式下,一个运维操作站管理数个子站,子站一般为无人值守变电站,工作人员在集中办公地点办公,子站有任务时,工作人员再从集中办公地点去子站执行任务。变电站的供送电线路,很多是通过地下电缆的方式与外界联通。
[0003]有资料显示,变电站电缆孔洞存在封堵不实、堵料脱落等情况,会使老鼠进入变电站从而引发小动物事件,目前电网系统中,变电站中小动物引起设备跳闸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变电站中老鼠、小松鼠等小动物的检测手段只能依靠粘鼠板、捉鼠笼等手段,捕鼠手段较为被动,又缺乏时效性,缺乏一种实时性的检测装置。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105809867A公开了一种“电缆沟小动物入侵预警系统”。采用了由运维站总机、变电站主机、监测分机组成,系统可以在电缆沟小动物开始出现时检测到它的存在,然后向工作人员发送带有小动物出现位置的信息,使得工作人员在小动物造成破坏前有针对性的及时检查上述电缆沟进行封堵,从而避免了盲目的翻动盖板,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上述技术方案仅简单采集小动物存在信息,缺少应对措施,无法确保电缆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解决原有的技术方案单一检测方法不准确,缺少有效处理措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缆孔洞密闭性检测系统,通过将振动传感器的大范围检测和微波运动传感器的具体形态检测相结合,实现对电缆孔洞是否密封,有无小动物进入的实时监测,同时实现对小动物种类的判断,从而进行针对性驱逐,防止电缆线路受到破坏,确保电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包括依次相连的检测装置、控制中心、监控管理云平台和终端,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的采集模块、整流电源模块、告警模块、驱逐模块、通信模块。检测装置中的采集模块采集信息之后将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采集信息与设定的比较信息进行比较,若满足比较条件,则控制驱逐模块进行驱逐工作,告警模块发出警报,若驱逐模块工作结束后,采集模块采集信息恢复正常,则告警模块停止工作,同时将记录通过通信模块传输到控制中心,并记录到监控管理云平台,若驱逐模块工作结束后采集模块采集信息未恢复正常,则通知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对驱逐模块进行手动控制,若仍未恢复正常,则工作人员去现场排除危险。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工作模块,所述外壳上方设有
密封盖,密封盖顶端设有驱逐模块。外壳和密封盖实现对内部工作模块的保护,驱逐模块设置在密封盖顶端增大作用范围。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外表面设有采集模块,所述采集装置包括微波运动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微波运动传感器由发射天线发出的微波,遇到被测物体时将被吸收或反射,使功率发生变化,若利用接收天线接收通过被测物体或由被测物反射回来的微波,并将它转换成电信号,再由测量电路处理,就实现了微波检测,检测结果更精确。振动传感器通过采集振动信号,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振动监测,范围更广。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微波运动传感器设置在外壳外表面靠近密封盖处,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在外壳外表面靠近底面处,振动传感器下表面与地面接触。微波运动传感器设置在外壳外表面靠近密封盖处,便于发出和接收信号,振动传感器下表面与地面接触,便于采集振动信号。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驱逐模块包括次声波播放器,所述次声波播放器底部与电机转轴相连,次声波播放器上方设有防水顶。通过控制电机控制次声波播放器朝向,使驱逐更具有针对性,防水顶用于对驱逐模块进行保护,防止水分进入造成破坏。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整流电源模块输入端与电缆相连,输出端分别与采集模块、中央处理器、告警模块、驱逐模块、通信模块相连。整流电源模块对电缆中的电流整流以适用于采集装置。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微波运动传感器的天线为扇形喇叭天线,微波运动传感器的扇形喇叭天线有四个,分别朝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确保能够实现对各个方向的监测,避免出现遗漏。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振动传感器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扇形喇叭天线下方。实现微波运动传感器与振动传感器的配合,精确定位。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振动传感器的大范围检测和微波运动传感器的具体形态检测相结合,实现对电缆孔洞是否密封,有无小动物进入的实时监测,同时实现对小动物种类的判断,从而进行针对性驱逐,防止电缆线路受到破坏,确保电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电路原理连接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图。
[0017]图中1检测装置,1.1采集模块,1.11微波运动传感器,1.12振动传感器,1.2中央处理器,1.3整流电源模块,1.4告警模块,1.5驱逐模块,1.6通信模块,1.7外壳,1.8密封盖,1.9防水顶,2控制中心,3监控管理云平台,4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9]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缆孔洞密闭性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相连的检测装置1、控制中心2、监控管理云平台3和终端4,所述检测装置1包括中央处理器1.2和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2相连的采集模块1.1、整流电源模块1.3、告警模块1.4、驱逐模块1.5、通
信模块1.6。整流电源模块1.3输入端与电缆相连,输出端分别与采集模块1.1、中央处理器1.2、告警模块1.4、驱逐模块1.5、通信模块1.6相连,整流电源模块对电缆中的电流整流以适用于采集装置。
[0020]如图2所示,检测装置1包括外壳1.7,所述外壳1.7上方设有密封盖1.8,外壳1.7内部设有工作模块,工作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1.2、整流电源模块1.3、告警模块1.4和通信模块1.6。外壳和密封盖实现对内部工作模块的保护。密封盖1.8顶端设有驱逐模块1.5,驱逐模块设置在密封盖顶端增大作用范围。驱逐模块1.5包括次声波播放器,所述次声波播放器底部与电机转轴相连,次声波播放器上方设有防水顶1.9。
[0021]外壳1.7外表面设有采集模块1.1,所述采集装置1.1包括微波运动传感器1.11和振动传感器1.12。微波运动传感器由发射天线发出的微波,遇到被测物体时将被吸收或反射,使功率发生变化,若利用接收天线接收通过被测物体或由被测物反射回来的微波,并将它转换成电信号,再由测量电路处理,就实现了微波检测,检测结果更精确。振动传感器通过采集振动信号,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振动监测,范围更广。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孔洞密闭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检测装置(1)、控制中心(2)、监控管理云平台(3)和终端(4),所述检测装置(1)包括中央处理器(1.2)和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2)相连的采集模块(1.1)、整流电源模块(1.3)、告警模块(1.4)、驱逐模块(1.5)、通信模块(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孔洞密闭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1)包括外壳(1.7),所述外壳(1.7)上方设有密封盖(1.8),外壳(1.7)内部设有工作模块,密封盖(1.8)顶端设有驱逐模块(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孔洞密闭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7)外表面设有采集模块(1.1),所述采集装置(1.1)包括微波运动传感器(1.11)和振动传感器(1.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孔洞密闭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运动传感器(1.11)设置在外壳(1.7)外表面靠近密封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归宇陈昱凌秋阳戴则维钱晓杰王钢辉殷文宣徐凯杜鹏远吴娜朱月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